【编者按】巍巍大别山,浓浓红色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栉风沐雨、沧桑巨变,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本网特开设专题《大别山上红旗飘》,采用“党史+短视频”的形式,邀您跟随镜头走进信阳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参观光山花山寨会议旧址,探访商城金刚台红军洞群……追寻先辈足迹,聆听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使故事“可视化”,让“党史”活起来,推动党史学习“走深、走实、走心”,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央广网信阳5月24日消息(记者 彭华 实习记者 李冬冬)从光山县城一路向西南方向驱车而行,沿途绿树掩映,大约半个小时,看到十来座连成片的古旧土胚房,往右一拐,前行近百米,就到了著名的花山寨会议旧址。

  花山寨会议旧址。 (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提起红军长征几乎无人不知,说到花山寨会议则鲜有人闻。但实际上,花山寨会议被称为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决策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就是在花山寨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作出了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的历史决策,成为决定红二十五军前途命运的转折点。

  在花山寨会议旧址左侧约百米处,有一个三间平房的民居,那是85岁老人王茂贵的家。王茂贵曾经是一名志愿军战士,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后,就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文殊乡花山寨村,义务守护花山寨烈士陵墓,并为前来瞻仰的游客讲解。

  王茂贵拿着笤帚和抹布来到烈士陵墓。(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从1968年到现在,一晃眼半个多世纪就这样过去了。每天一大早起床简单洗漱后,王茂贵拿着笤帚和抹布就出门了。“年纪大了觉少,心里惦记着那些烈士,就常去看看他们。”这条97级的台阶,王茂贵没有数过自己到底走了多少遍,每天少则一两趟,遇上参观的人多了,那就数不清了。

  “但为什么是97级台阶,这个我清楚。”王茂贵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是为了纪念红二十五军的97名将领。没有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除了每天扫扫落叶、擦拭墓碑外,王茂贵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前来瞻仰的游客进行讲解。人数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接待过4000多人。“党和国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来瞻仰烈士的人越来越多,我看着也高兴。”王茂贵说。

 

王茂贵扫除地上的落叶。(央广网发 李冬冬摄)

  别看他现在讲起来滔滔不绝,起初可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人上了年纪后,记性不好,我就把要讲的东西写下来,先讲给家人听。”早些年王茂贵读过两年私塾,还上过小学,能够识文断字,但真正要讲清讲好红二十五军的历史还是有些吃力。于是,他找来《红色花山寨》一书学习,遇到不会的字就查字典,讲着讲着忘了,就再翻翻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王茂贵讲解起来可谓头头是道。“虽然王茂贵老人是业余义务讲解员,但他的水平可是专业级别的,经常受邀到各地讲解红二十五军的历史,就连我们都得向他学习!”光山县文旅局讲解员屈应娟说道。

  “我自己当过兵,上过战场,知道先辈、烈士们都多么不容易。”直到现在,王茂贵和老伴儿还住在三间简朴的民房当中,一块花布从中间隔开,分成卧室和客厅两部分,一台14寸失了真的彩色电视是为数不多的值钱家电,用来看自己喜欢的军旅题材电视剧。

  有人问他,你都八十多了,为啥还守在这儿?王茂贵回答道:“这是我的家乡,这些烈士都是我的前辈。我活着一天,就要为这些烈士站好岗。”他直言自己身体还行,还能上台阶,就当做锻炼了。

  在采访时王茂贵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他认为学习党史很有必要,重新翻开历史,让我们知道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是如何为人民谋幸福的,从历史中寻找初心和使命。

  

王茂贵给前来瞻仰烈士的学生讲述红二十五军的故事。(央广网发 光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谈到现在的生活,王茂贵直言自己很满意、很知足,吃得饱、穿得暖,前些年生了病还有医保能报销,“比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们,我不知道比他们幸福多少倍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他也能过,不过相比那些,他更想离烈士们近一些。看到每天游客络绎不绝,红色精神能够世代相传,他感到无比欣慰。他说,只要能干得动,就一直讲好红色故事,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