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信息戏曲一体化团队记者 郭珂

  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决定因素,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2019年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将健康素养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明确了目标、指标、路径和举措。近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上升,数据显示2019年总体水平达到19.17%,较2015年上升8.92个百分点,但与2022年和2030年分别不低于22%和30%的预期目标有差距,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还有提升空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促进了公民对健康的进一步理解和渴求,加速了公民健康素养的提升,也突出系统性提升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每个人的健康“体质”受先天和后天两大因素影响,而个人健康“素质”的提升则主要依靠后天培养。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中小学健康促进、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抓好中小学儿童的健康素养培养,是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最长远的途径。从现状看,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于成人,中小学生及其养护人健康知识和应急技能不足,存在认识误区和养护不当等现象。据2019年《中国中小学校医室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阶段59.6%的中小学校未设置校医室或保健室,且缺乏专业的健康教育资料,校医医学专业背景比例低,县域突出,需要权威科学的指导和管理。从长远看,中小学期是身心迅速发育的关键期,而肥胖、近视、龋齿、生长迟缓、心理行为异常、意外伤害等危害儿童健康,需要早期综合干预和指导,从而提高儿童的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维持健康的基本技能,促进儿童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达到完善状态,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发展,为成人期健康和长寿奠定基础。从效益看,中小学生的身心可塑性极强,在儿童期拥有健康素养越高,其以后用于健康维护支出就会越低。与儿童相比,成年后行为习惯的纠正难度增加,老年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程度低。因此,培养具有较高健康素养水平的儿童势在必行。

  综上,儿童健康素养的提升需要家庭、学校、医院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将学校和医院作为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医务人员、教师“主力军”和媒体传播作用,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健康素养,对提升全民素质、培育文明新风、建设健康中国有长远重大影响。

  二、建议

  一是,建立“医教家”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将健康教育与促进贯穿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对中小学生及其养护人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培训,从知识、行为、技能等方面培养儿童关注健康、重视健康的意识和习惯,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

  二是,建立区域性学生健康管理平台,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和健康监测制度,实现医疗机构与中小学健康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促进儿童健康管理常态化、智能化。

  三是,医疗机构设置面向社会开放的儿童疾病预防-保健科普教育基地,系统提升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能力,制定分年龄段、科学规范、符合孩子接受方式的疾病预防-保健科普知识,线上线下结合推广,实现医务人员由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职责的拓展、医疗机构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