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周口8月27日消息(记者 汪宁)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河南周口商水县,很多农村妇女乃至老人都练就了一手渔网编织“绝活”,很多妇女依靠渔网编织“编”出了梦想、“编”出了名堂。她们农闲之余一天能织一二十个渔网,不出家门一个月就挣一两千元。

  

  “巧媳妇”们在编织渔网(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

  8月26日,记者走进因编织渔网而知名的“生态渔网之乡”商水县,在该县平店乡李岗村龙巢网业产业扶贫基地,记者看到几名妇女坐在一间厂房外面的阴凉处,正在编织着手中的渔网。穿网须、织渔网,她们仿佛编织渔网高手,飞针引线、织梭飞舞,个个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即使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也毫不逊色。

  

  “巧媳妇”贾兰(右)和苗爱荣(左)正在穿网须(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

  在厂房一角,有几位穿着印有“龙巢网业”的白色工装服的妇女,正在穿针引线编织渔网。贾兰便是其中的一员。贾兰说,自己是平店乡李岗村的贫困户,今年68岁,因身体不好却又不想闲着度日,便在村旁边的龙巢网业扶贫基地干点小活儿。她告诉记者,年纪大了手不太灵活,所以就穿穿网须,但是这个活儿很方便,既可以拿回家做,不耽误做饭洗衣服,闲了也可以来车间干,一个月挣600多块零花钱不是问题。

  贾兰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党的政策好,县里还支持,该得的都得了。别看自己年纪大了,但精神好得很!“努力干、不掉队,在政府帮扶和补贴下,我基本上算是已经脱贫了!”

  一同在穿网须的还有同村的苗爱荣,她也和记者攀谈起来。她说,自己干织渔网的活儿已经有十来年了,今年已经75岁,“虽然年龄大了,但是累不着,很轻松!我现在就穿穿网须,一个月也能挣六七百块钱。”

  说完,两人爽朗地笑着对记者说:“看我们这白色工装服,穿着就是显年轻!”

  

  68岁的单秀荣在给渔网连网框(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

  “全国笼网看商水,商水笼网数龙巢”。据介绍,龙巢网业在帮扶群众九月增收方面采取‘公司+分厂+联系点+农户+贫困户’的模式,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已发展30多个分厂、1万多个农户,同时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27户,带动300户贫困户残疾人就业增收,传授一技之长,带动省内外超过10万妇媪从事这项产业。年加工成品渔网600多万条,产品销往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湖北等10多个省区,30多个沿海县市水产公司,部分出口到海外东南亚、俄罗斯罗斯托夫地区,带动成千上万名“巧媳妇”和留守老人发家致富,让更多的“巧媳妇”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自己的幸福生活。

  商水县平店乡乡长吴锋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乡利用劳动力密集优势,发展以渔网编织为主的“巧媳妇”工程40多个,实现了全乡“巧媳妇”工程全覆盖,安排就业1万多人。渔网产业,已经成为全乡脱贫增收的主渠道。

  该乡李岗村李德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自己和老伴因多年来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被确定为贫困户。唯一的女儿已经成家,自己便和老两口在家门口打点零工。

  “农忙时就不来了,没事时干点,能保障住生活,两个人一个月能挣2000块钱,”李德行说,除此之外,老两口享受的还有其它政策补贴。李德行坚信,自己很快也会脱贫!

  

  龙巢网业生产车间(央广网记者 汪宁 摄)

  渔网织出康庄大道。据了解,商水县自2012年开始大力发展由留守妇女参与以手工加工为主的巧媳妇程项目,采取总部在集聚区、乡村设分厂、车间进农家的方式组织生产,帮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取得显著成效。

  箱包鞋帽、针织袜业、毛发加工、工艺电子、刺绣塑编、食品加工......目前,河南商水县已形成渔网编织、服装服饰、玩具无纺布制品三大主导产业,涵盖20多个产业,全县“巧媳好”工程加工基地、企业、站点发展到635家,稳定从业人员12万人以上,人均年收入1.2万元,年创产值50亿元以上,其中渔网具年销售量达1亿条以上,年创产值30亿元,从业人员达7万多人。全县136个贫困村已实现“巧媳妇”工程全覆盖,累计带动2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在全县产业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