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类家庭”模式下郑州的30个家庭和179个娃

2017-01-23 09:47:00来源:大河报

  “类家庭”模式下郑州的30个家庭和179个娃

  马延珍跟孩子一起玩闹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敲门声响起的时候,马延珍刚做好午饭。沙发前面的茶几上摆着四盘菜,有肉,有蔬菜,有蛋。茶几四周围着六个孩子,马延珍抱着其中两个年龄最小、还不到两岁的孩子坐在沙发上,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喂饭。她的婆婆李淑霞照顾另外四个大点的孩子吃饭。老四周立飘今年8岁,她当天有些感冒,没有食欲,李淑霞专门买来鸡蛋糕给她吃。“叫奶奶。”李淑霞给周立飘擦了一把鼻涕,逗她说。周立飘费力地从喉咙里挤出两个含糊不清的音节:“奶奶。”“哎!”李淑霞答应得清脆又响亮,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她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然而,李淑霞不是周立飘的奶奶,马延珍也不是两个幼儿的妈妈,她们婆媳俩是被人雇来的,做这几个孩子的奶奶和妈妈。这间屋子里的两大六小八个人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在她们所住的楼里,同样的家庭还有30户,这30户家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类家庭”。

  A

  东北婆媳的第4个郑州春节

  在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的东北角,有三栋6层的小洋楼,每栋一梯两户,入户有电梯,每户三室两厅,是14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

  李淑霞一家住在一楼,房间里窗明几净,米黄色的墙壁上挂满照片,非常温馨。照片里是李淑霞婆媳俩和6个孩子的合影。这6个孩子中,有三个是唐氏综合征,也叫先天愚型,两个患有脑瘫,一个有精神疾病。6个孩子中,只有周立飘一个会说话,而且还含混不清。

  李淑霞是哈尔滨人,今年62岁,大约在七八年前,她随二儿子两口来到郑州生活。因为儿子长年工作在外,婆媳俩闲在家里。在三年多前,听人说起福利院在招募“类家庭”的家长,她和儿媳妇马延珍报了名。

  既然是“类家庭”,就不是真正的家庭。家庭的父母是福利院雇来的,家庭的孩子是福利院收养的流浪儿童。福利院专门建起的三栋楼里,共有30户“类家庭”,179个孩子,平均每个家庭有6个孩子。这些孩子中,每一个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最多的是患唐氏综合征。“类家庭”的家长,就是要照顾这些孩子。

  30户“类家庭”几乎都由一对夫妇和五六个孩子构成,只有李淑霞一家比较特殊,是唯一一对婆媳组合,所以,她们家里养的也全部是女孩子。

  不到两岁的周月新,是这个家庭里最小的娃娃。在一年多前,她被遗弃在郑州一家医院的门口,患有唐氏综合征,民警将她送到了福利院。

  “我就是喜欢小孩儿。刚来的时候一看,这样的孩子确实没带过,也不好带,但再一想,这些孩子真是太可怜了,我就再也挪不开步了。”做“类家庭”的家长,要求一年365天,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无论是过年过节,都要在福利院里,而且为了避免影响“类家庭”的孩子,自己的家人也要求尽可能少来。李淑霞成为“类家庭”的家长后的三年,就没再回过东北老家,每年到了年三十,大儿子和大儿媳带着孙子孙女过来一起团圆,过完年之后就会离开。

  李淑霞家的墙上的照片里,有一张是个小女孩,可爱的大眼睛炯炯有神,这是她的亲孙女,李淑霞一年也见不了两三次。她很挂念她,但是她更放不下眼前的这些孩子。

  B

  “高薪”大厨的“低薪”工作

  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于2008年开院,类家庭项目也于当年伴随启动。每年,福利院都会收留二三百个被遗弃的婴童,有些身体健康的,会被好心人收养,剩下身有残疾的,就由福利院养大。院里给这些没名字婴童起名字,男孩子都姓郑,女孩子都姓周(谐音“州”),每年院里都会选两个字给他们排“辈分”,比如去年选的是“明月”,所以男孩子就叫“郑明×”,女孩子就叫“周月×”。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就加入了“类家庭”。

  2009年,福利院第一次共组成6户家庭,其中来自长垣县的姚成然夫妇,是最早报名的一户。长垣县是厨师之乡,姚成然也是个大厨,他从1981年就来到郑州,一直在各个饭店当大厨。2009年,有人告诉他福利院要“招募爸爸”。

  “当时是说福利院有很多小孩,都没人照顾,非常可怜,福利院花钱请人当家长”。组建“类家庭”,福利院支付每个孩子每月600元的生活费用,这些钱要全部用在孩子的生活上。每位家长每个月会有1600元的劳务费用,姚成然原来做大厨,收入要比这高很多,但是他同样被这些可怜娃“牵”住了心,在这里一呆就是8年多。

  “这是行善积德的事儿,不在于钱的多少”,姚成然乐于这样的生活。虽然六个孩子全部有残疾,还有一个是全身瘫痪,但是长时间的相处,夫妇俩还是和孩子们建起了深厚的感情。3个月前,他养的一个残疾较轻的孩子,被一对美国夫妇接到美国去领养,姚成然的老伴儿至今还经常一个人偷偷地掉泪,“虽然娃子有病,但养了这么长时间,真是不舍得”。

  福利院里给每户人家都分有几畦菜地,姚成然在自家地里种上白菜、萝卜和大葱,过两天白菜就要出土窖起来了,他趁着送罢孩子去学校的空闲,去地里转了一圈,拍了拍自己种的白菜,说:“长得真结实。”

  C

  农村大姐的新爱好

  做“类家庭”的家长,每天早上6点就要起床,光是给孩子们穿衣服,就要花一个多小时。家长们总是起床后先把锅搁上,然后照顾孩子们穿衣洗漱,起床和做饭穿插进行。

  这里的孩子都要上学,学校就在福利院里面,有针对各种孩子的不同班级。孩子们吃过早饭,8点半送到学校,家长们回到家里收拾屋子。很多孩子的便溺都不能自理,家长们每天都得洗衣服。上午10点多去接孩子回家,准备午饭,下午两点钟再把孩子送到学校,下午4点再接回来,一直到孩子上床休息后,他们才能休息。

  “没有哪个家长能在12点前睡觉,就是睡着了半夜也得起来几次”,福利院“类家庭”的负责人付清说,很多孩子都不能自理,家长们半夜还要检查几次床褥。

  在30个类家庭中,最“年轻”的一对夫妻,是来自新密农村的张建宏、曲月琴夫妇。曲月琴记得很清楚,她是2016年5月13日来到的这里,现在才只有半年时间。之所以她把日子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她认为“类家庭”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

  曲月琴是农村妇女,身体健壮,她以前在纸厂上过班,在银行做过保安,和爱人去过各地打工,在刚刚组建“类家庭”的时候,她也很不习惯。

  “刚来的时候,感觉就跟‘活监狱’一样”,曲月琴笑哈哈地说,原来她在老家的时候,爱好很多,经常和邻居姐妹们一起打个牌,逛个集,绣个十字绣。现在的她一年到头,除了每隔两三天,趁着孩子们去上课的间隙,骑电动车去附近买些生活必需品外,其余的时间全部守在家里。原来的那些“爱好”已经全部放下了,现在的她,爱好就是听院里组织的各种家长培训,学习各种教育孩子的方法。

  曲月琴照顾的孩子中,10岁的郑民史是一个智障儿童,曲月琴至今记得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连裤子都不知道怎么提”,现在,半年过去了,曲月琴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照顾郑民史,孩子已经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曲月琴说,她在这里干的是“很有意义的事儿”。

  D

  “类家庭”之父的新愿望

  郑州,是类家庭的首创地。“类家庭”的发起人之一,就是郑州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明锁。组建“类家庭”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营造完全类似于正常家庭的生活氛围,让那些流浪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今后重返家庭、融入社会做准备。2003年8月,全国第一个“类家庭”在郑州建立。如今在郑州,除了儿童福利院的30户类家庭外,在郑州市区还有100多户“院外家庭寄养”模式的“类家庭”。

  “‘类家庭’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作为“类家庭”之父,张明锁教授一直持续着对“类家庭”的关注和研究,在现代社会,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的情形下,张明锁认为,“类家庭”这种互助形式,不光能针对流浪儿童应用,针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家庭,都可以推广应用“类家庭”的模式,来进行救助和保护,“一个家庭能力有限,几个家庭结合起来,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张明锁说,这也是他下一步着力的方向。记者 丁丰林 文 吴国强 摄影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类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寄养;家庭功能;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