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南分网 > 新闻中心

央广网

河南阳光信访创"新"模式 中原首档电视信访节目亮相

2015-08-06 17:20:00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中原第一档电视信访栏目《百姓信访》的正式推出

    央广网河南分网8月6日消息(记者 胡晓辉 李永军 王德贵) 8月6日上午九点,由河南省信访局、河南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百姓信访》开播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河南电视台600演播大厅举行。这标志着中原第一档电视信访栏目《百姓信访》的正式推出,同时,河南TV+信访的宣传格局正式启动。此次《百姓信访》栏目的开播,不但能够起到很好的主动发声,正面引导,舒缓社会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同时也打造一个阳光、透明、公开的信访新平台。当天,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蒋美兰,河南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王少春以及十八地市和十个省直管县的信访部门负责人也都出席了开播仪式。开播仪式现场,成立了《百姓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并给第一批信访调解员颁发聘书。

  《百姓信访》将于周日晚(19:25)在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黄金档正式推出。河南省信访局、河南电视台两家单位紧追当下“互联网+”这种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性的将信访工作与电视节目相结合,联手推出中原首档电视信访节目---《百姓信访》。它首次揭开河南信访工作的神秘面纱,直击信访现场,搭建调解平台,用纪实手法记录并展示民生诉求化解过程,也将成为河南首档电视信访节目。

  《百姓信访》栏目的开播,也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与支持。2015年4月16日,省委副书记邓凯批示:“把握导向,认真办好。”5月20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批示:“借这个栏目宣传法治、调解民意,化解矛盾,要下功夫做才能做好。”省政府副省长李亚同志亲自指导创办、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栏目创办一要内外有别,二要访诉分离。5月25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朱夏炎也提出具体要求:“这是一个好节目,开弓没有回头箭,要用心用劲,力争把《百姓信访》办成名栏目”。

  电视+信访:不是简单拼接!而是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共振效应。

  信访题材曾经是电视节目的“雷区”,因为其牵涉的矛盾多、政策性强,以往电视媒体的选材都会自觉规避此类题材。此次河南省信访局和河南电视台联合开办《百姓信访》栏目,就是大胆打破以往思路,突破性创新,让媒体作为第三方平台,在镜头下公开透明的推动一些积案、难题的化解。这无论是在电视系统,还是在信访系统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河南阳光信访、开门办信访的一次破冰之旅。“开办《百姓信访》栏目,是我台公共频道在‘百姓’系列节目的基础上大胆融合、突破创新的一次发力之作,既是‘百姓’系列节目的创新之举,也将成为公共频道‘百姓’系列栏目的重要组成部门。”河南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王少春说。

  让信访“触电”,突破“禁区”,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拼胆量,而是将两种社会资源巧妙嫁接,深度融合。在传统渠道下,一些案件在系统内部存在空转问题。当事人没少往职能部门反映问题,接待员也没少费精力,但是公函批来批去,有些问题就是得不到及时解决,效率不高。很多信访案件本来是小事,后来久拖不解决,在处理中地方政府又维护当地利益,最终变成了积案、难题。电视+信访,就能以全新的第三方去打破现有的格局,将会能够有力推动一些积案、难题的化解。

  “电视的宣传、引导、监督作用与信访部门的协调、督办案件的功能深度结合,相互拉动,相互给力,互为一体,产生共振效应,实现为媒体立命,为百姓排忧,为政府助力的多赢效果。” 河南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王少春在8月6日栏目开播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上说。

  电视+信访:不是光“晒”出难题,还要解开“死疙瘩”。

  《百姓信访》节目将采取纪实的方式,讲述信访人的诉求以及信访之路,注重展现各方的情感和人性,既追求故事性,也讲究导向性;既突出正面报道,也体现新闻监督。

  通过电视平台,让政府和信访人、被信访部门在同一个平台上公开地、平等地当面沟通交流,对质对话、释疑解惑,把各方利益和不同诉求直观地晒在一个平台上,把各方的难处都摊出来、晒出来。

  同时,栏目组还专门聘请专家学者、群众代表、律师等社会力量参与,组成的信访调解团队,联合当地信访工作人员,一起出谋划策、现场协调,直至矛盾化解,让信访工作亮起来、快起来、硬起来。

  《高位截瘫的生命砝码》是《百姓信访》6月份试播期间的一期节目。讲述了信访人敬艳玲的丈夫和儿子在打工时出现意外事故,丈夫坠楼死亡,儿子摔成重伤,高位截瘫。为了讨要说法,敬艳玲带着瘫痪的儿子来到中牟县信访局上访,并把瘫痪的儿子扔在中牟县信访局,以此要挟。中牟县信访局联合栏目组,通过半个月的时间,召集10家相关单位和部门,召开11次信访协调会,最终为敬艳玲母子讨回公道。节目以纪实的手法,展示了敬艳玲信访之路的艰辛,但是节目并没有仅限于此,而是继续通过镜头展示了当地信访部门与信访调解员一起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出谋划策,多方协调努力,最终将这件棘手的信访案件圆满处理的全过程。整个过程,没有摆拍、彩排,没有官话、套话,只有切切实实的解决问题的行动。

  电视+信访:提升百姓获得感,提高政府公信力。

  每一个信访人,每一个信访事项的背后,都是百姓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而电视+信访,正好恰到好处的找到这个契合点,在公开透明的展示在镜头下,既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又实现了百姓获得感的满足。“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提出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群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搭建起了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蒋美兰说。

  今年5月份,开封市32岁的谷风波在郑州市杓袁药材批发市场卸货时,触碰到货车上空的高压线,当场身亡。死者家属认为供电公司的高压线过低不符合安全规定,才致人意外伤亡,而供电公司并不认同。于是,死者家属开始到郑州市信访局上访,要求信访局帮忙讨要说法。郑州市信访局常务副局长李应旺接到信访诉求后,立即安排人员调查了解,随即成立工作组,并亲自督办案件的处理解决。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召集供电、安监、公安、医疗等10多个部门,召开17次协调会。最长的一次协调会召开了10个多小时,最终责任单位承担了应有的责任,并与家属达成赔偿和解协议。“我们没有想到事情能这么圆满的处理,要跟所有参与协调处理这个事的政府部门说声谢谢”,信访人谷二红在最后一次协调会现场,给在场的信访工作人员和政府职能部门鞠躬致谢。

  《百姓信访》以纪实的方式,历时一个多月,全程记录了这起信访事项的化解,并以《悬在头顶的“死神”》为题在试播期间播出,很多观众打来电话,给郑州市信访局点赞。

  通过电视+信访的模式,去展示信访干部深入到百姓中去,体察民生疾苦、化解信访难题的全过程,搭建了一个政府和群众、信访人和信访部门之间更加公开、有效的桥梁,做到让“领导满意、群众欢迎、市场接受”。

  《百姓信访》栏目从今年4月19日开始试播,目前已播放了节目16期。节目涉及全省8个省辖市2个直管县,每期节目都挑选代表性案例,对各地化解类似问题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6期信访节目共涉及的13起具体信访问题,都圆满解决了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惠及群众2000多人。

编辑:彭华

关键词:河南;阳光信访;百姓信访;信访局;河南电视台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河南法院推行行政案件异地管辖改革成效显著

2015-08-06 18:19:00

河南高院张立勇院长率法官参观河南百姓抗战主题展览

2015-08-06 16:36:00

河南201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稳步推进

2015-08-06 10:17: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