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河南分网 > 城镇化

三门峡: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的成功实践

2014-09-30 11:09:00  来源:河南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河南日报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地域广袤,人口众多,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从我省实际情况看,山区和丘陵面积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26.6%、17.7%,而且有5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黄河滩区(即“三山一滩”地区),脱贫致富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这些地区农业如何发展、农民怎么增收,已成为影响我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门峡市丘陵沟壑纵横,天气十年九旱,耕地面积不多,然而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先后超越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他们是如何靠发展农业来促进农民增收的?其成功经验对全省“三山一滩”区域扶贫开发有何借鉴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三门峡市,深入陕县、灵宝市等地,进企业、入果园、下菇棚,就其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以期对丘陵山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

  一、农民收入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奇迹——三门峡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实践

  三门峡市现辖三县二市一区,总人口226万,其中乡村人口167万人,地貌特征大体为“五山四陵一分川”,耕地面积243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仅有68万亩。

  201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15.84亿元,生产总值1204.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172亿元,增加值99.7亿元,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8926元,由2010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2元,发展到2013年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0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451元,今年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3.4%,增幅均居全省省辖市第一位。对于山区丘陵面积多达90%以上的三门峡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发现,2013年农民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达4999.6元,占全部收入的56%以上,第一产业产值中,来自果、牧、林、烟、菌、菜等特色农业产值占84.28%,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1.因地制宜调结构,因势利导促转型,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民致富新路径

  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说:“三门峡农业与平原地区相比,区别在特色,优势也在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既是面对自然条件的无奈之举,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需要。”

  由于耕地稀缺,三门峡缺少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的有利条件,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有着发展特色农业的自然禀赋。这里被誉为“亚洲第一高山果园”,是苹果、大枣等果品的最佳适生区,是长江以北最好的烟叶生产区,也是绿色生态农产品的优势生产区。因此,三门峡立足当地实际,走上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之路。

  三门峡的农业结构调整,是群众自发调整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和优化升级,直到2010年以来,才逐渐实现了由小而全向

  高精特优的根本性转变。

  灵宝市是三门峡特色农业发展的缩影。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时代,灵宝市号称农业“三大宝”的就是苹果、棉花和大枣,全市120万亩耕地,种植苹果20万亩、大枣10万亩、棉花20万亩,其余70万亩为粮食。灵宝市委农办主任张磊介绍说,经过两轮农业结构大调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苹果面积上升到70万亩,大枣、粮食为15万亩、35万亩,这一结构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然而苹果面积虽然上去了,由于管理问题和组织问题,产业化、科技化、标准化程度低,效益忽高忽低,没有比较优势,群众并没有真正赚到多少钱。近年来,灵宝苹果产业调整逐步走上了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彻底改变了过去苹果论筐卖、不值钱的现象,现在的苹果论个卖,精品果一个10元以上,超过了过去一筐苹果的价钱,亩均收入万元以上,真正打响了灵宝苹果品牌,2013年品牌价值达到43.2亿元,名列全国县级市第一名,先后荣获德国“柏林农业博览会名牌农产品金奖”、“中国农产品价值百强”等荣誉称号。2013年灵宝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303元,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6357.66元,贡献率61.7%,特色农业功不可没。

  苹果产业的兴盛,见证了三门峡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到2009年,三门峡苹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16万亩,产量则由7.7亿公斤上升到12.9亿公斤,产值由7.32亿元上升到21.63亿元,但是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由18.1%上升到21.8%,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不明显,甚至发生过果贱伤农导致的弃果砍树现象。到2013年,三门峡苹果面积由116万亩逐步上升到160万亩,苹果产量也达到了16.6亿公斤,产值上升为44.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8%,不仅面积上去了,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优化了,发展方式转变了,经济效益突出了,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经过多年的探索,三门峡市逐步确立了以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尤其是201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调结构、抓特色、转方式、增收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全市形成了以果品产业为龙头,以烟叶、食用菌等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畜牧、林业、中药材、桑蚕、茶叶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格局,初步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富民强市的科学发展路径。

  目前,三门峡正在组织编制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20年,把果品、畜牧建成两个综合产值超过百亿元的产业,把林药茶、设施农业、粮食生产及加工建成3个产值超过50亿元的产业,将全市建成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市,实现传统农业小市向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的新跨越。

  2.突出优势抓特色,做大规模促效益,夯实特色农业富民新支撑

  不光有苹果,三门峡其他果品也颇为可观。2013年全市水果、干果总面积371万亩,产值6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2%,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为1860元,占20.8%。苹果年产量16.6亿公斤,可以保证全国人民平均每人吃到一公斤多;核桃种植同样位居全省第一,面积达80万亩,产量占全省1/3。

  2012年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抓住特色农业这个主攻方向,调强果品产业、烟叶产业、食用菌产业,调大畜牧产业、蔬菜产业、水产业,调优粮食、林业等其他产业,让三门峡农业特色

  更加明显,优势更加突出,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产业支撑。

  目前,三门峡果品、烟叶、林产业均居全省第一位,带动了畜牧、蔬菜、食用菌等其他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富民增收主导产业。

  三门峡的烟叶生产效益显著,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5年保持全省第一,烟农户均种烟15亩以上,纯收入4.5万元。全市食用菌产业后劲十足,年产值13亿元,菌农户均收入2万元。全市建成了30万亩中药材、20万亩特色蔬菜、10万亩杜仲和金银花保健茶原料生产基地,全省规模最大的100万头雏鹰农牧生态黑猪养殖基地、100万只卢氏鸡绿壳蛋生产基地,新大牧业20万头种猪生产基地等,让三门峡的畜牧业也充满希望。

  3.提质增效转方式,现代农业现异彩,放大特色农业富民新优势

  如何把传统的特色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三门峡市副市长牛兰英介绍了在产业集群、产品加工、品牌打造、科技推广和项目建设方面的“五抓”,让人印象深刻。

  抓集群,激活特色优势。以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为引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33个,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92家,运行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7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示范园区110家,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114家,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合作互助型、示范园区引领型、家庭农场致富型等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市新型经营农业主体年销售收入75.6亿元,净利润9.39亿元,出口创汇1.4亿美元,带动农户33.8万户。

  抓加工,延伸特色优势。河南缘份果业公司是一家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的民营企业,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吃干榨净、升级转型、循环节能”,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建设果品基地15万亩和14万吨的浓缩果蔬汁生产线,产品90%以上出口欧美市场。

  加工业的大力发展,是三门峡不断加大引导支持,“倾斜、扶持、奖励”三管齐下的结果。目前,三门峡果品加工企业共有10家,加工能力60万吨,浓缩果汁产能40万吨,占全国的1/6,形成了果品加工的全产业链。

  抓品牌,叫响特色优势。三门峡不断走出去、请进来,先后到北京、上海、南宁、厦门等地进行农产品推介活动,同时每年在本地举办果品贸易洽谈会,邀请外地客商前来洽谈。全市主打特色牌、生态牌、质量牌,“三品一标”农产品12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3个,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三门峡苹果、灵宝大枣、渑池牛心柿饼、卢氏黑木耳、卢氏鸡绿壳蛋、观音堂牛肉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口感风味独特的传统特色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抓科技,增强特色优势。三门峡建成全省首家市级农业物联网总控中心和11个物联网技术应用基地,建成了“金三角”地区第一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组织全市30个知名品牌200多个品种集中开展网上销售,农民足不出户,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将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网上交易额累计达到15亿元。建成了晋豫陕“金三角”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成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抓项目,夯实特色优势。三门峡高度重视农业

  项目工作,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组织举办农业项目培训班,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农业项目工作奖励和“三农”干部培训。同时,通过召开政、银、农座谈会、对接会等形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2012年和2013年,市直农口单位争取上级各类竞争性资金年均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2013年总额达到近18亿元,有效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夯实了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4.积极实施大通关战略,以开放促发展,提升特色农业富民新境界

  近年来,三门峡强力实施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产业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四大一高”战略引领经济转型、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路子。“大通关”打通了农民增收关,“大交通”铺就了农民增收路,“大商贸”延伸了农民增收链,“大旅游”扩大了农民增收面,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了农民增收新方向。

  大通关促进大开放,大开放带动大发展。全市建成了2家国家级和5家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三门峡具有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企业达到19家,出口农产品的种类有苹果、食用菌、浓缩果汁等20多种产品。2013年出口农产品1362批,货值1.13亿美元,占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六分之一,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加收入400元。

  二、三门峡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启示

  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是农业由传统走向市场、农村由落后迈向现代、农民由传统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城镇化生活的历史进程,是党和政府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三门峡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快了这一改革进程,因地制宜,激活要素,充分释放了丘陵山区的巨大经济潜能,初步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动力。三门峡的成功实践,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思考和启示。

  启示之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当地自然禀赋,走因地制宜发展的道路。

  在丘陵山区不具备建设高标准粮田的地方,特别是在“三山一滩”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农民单靠种粮无法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这些地方农业如何发展、农民如何增收,三门峡发展特色农业的做法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要注重落实省委书记郭庚茂提出的“转”和“迁”,引导贫困地区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变,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增收致富,同时对难以就近转移就业、又没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的,进行整体搬迁,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新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实现转移致富、搬迁致富。另一方面,更要注重落实郭庚茂提出的“特”,在广大丘陵山区地带,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茶则茶、宜牧则牧、宜菌则菌,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培育产业支撑,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在本地脱贫、增收致富。

  启示之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是丘陵山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立足“亚洲第一高山果园”的优势,三门峡大力

  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培育了一批像二仙坡果业有限公司一样,有区域优势,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产业化集群,发展了烟叶、食用菌和其他生态农业产品,带动了农业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种植业结构向园艺蔬菜业调整,大农业结构向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向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这种根据地方资源禀赋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对其他地区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启示之三: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把政府的引导推动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群众意愿有效结合。

  特色农业来自群众的创造,而将特色农业优化升级,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尽责任。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大力推广群众创造出来的好技术、好路子,在此基础上,政府加强引导,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供高效服务,推广高新技术,才能最终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规避风险,良性发展。

  特色农业要实现高端发展、品牌发展,必须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道路,需要政府来引导,通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连片发展,通过壮大龙头企业、扩大集群规模、开展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条,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样才能抵御市场风险,建立竞争优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的核心力量,同样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启示之四:发展特色农业,必须不断加快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创新。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农户要靠“小舢板”出海,很难不被市场的巨浪吞没。必须在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推广特色农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

  要创新经营机制,推进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土地出租或“订单农业”等形式,主动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生产能手、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改变土地零星、分散、兼业的传统农业经营格局。

  要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的确权颁证工作,使农村资源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便于流动。积极探索开展林权、土地权、山权、房权、水权以及大型农机具、活畜禽等的抵(质)押贷款,使得“资源变资产”、“死钱变活钱”、“小钱变大钱”。

  要创新支农机制,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探索新的农业保险机制,建立农业风险补偿基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特色农业发展。

  启示之五: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

  地方特色农业,一般都建立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往往是生产粗放,既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质量优势,更遑论品牌,但在三门峡市,情况完全不同。

  从种苗的培育、田间的管理,到产品的运输和加工,全产业链与科技的紧密融合,充分挖掘了农业的内在潜力;从“寺河山”到“二仙坡”,产品品牌的建设彰显出无穷的魅力;从国内市场到通过欧盟相关认证,现代市场和管理手段的运用,拓展了产品的市场空间。

  三门峡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丘陵山区要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找准、做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和科技的手段,必须把群众的创造与政府的引导结合起来。这对其他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尤其对下一步我省“三山一滩”地区的扶贫开发,或许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记者张光辉 方化祎 吴烨 通讯员韩海军

编辑:任伟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