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开封11月25日消息(记者 彭华)11月21日上午,预约开封博物馆研学实验课的同学们按时到来,疫情期间,每堂课的预约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同学们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后,在开博研学教员的带领下,开启了博物馆研学之旅。
  一千年前的宋代,在开封城内,有一座高12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高的“通天神器”,它可观天象,可演示天上1464颗星星的运行轨迹,它可计时报时,每天的误差不超过1秒。这样一座“黑科技”满满的高大机械装置,就是北宋中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苏颂主持制造的。这座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了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苏颂也被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这是开封博物馆的第一堂研学实验课,现在就带着同学们走进它,认识它,领略它的魅力。
  来到水运仪象台下方,清晰的运转声音传入耳中,同学们被庞大的机械装置所震撼。水运仪象台分为三层,最顶层用来观测天象,中层用来演示天象,底层是计时报时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中的枢轮是间歇式转动的。这是同学们通过观察水运仪象台一步一步得出的结论,但心中又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被水连续冲击的枢轮并不是连续转动的?原来在枢轮顶端有一个可以“抓住”枢轮,又能“放开”枢轮的部件,这个部件也就是当代机械表里面的关键部件“擒纵器”的前身。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古人的计时工具:圭表、日晷、滴漏、沙漏,知道了为什么说水运仪象台的“擒纵器”是一项影响世界的黑科技,对他的制造者苏颂这位宋代科学家充满敬佩之情。
  接下来就是动手环节,两人一组用乐高拼装 “擒纵器”,通过动手,同学们了解到了多个学科知识,比如:重心高低和稳定性的关系,大小齿轮联动的关系,以及压力和摩擦力的关系等等,知道了苏颂在制造水运仪象台过程中运用的科学原理,也体验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认识到团结协作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在另一个教室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研学课。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最能打动人的艺术形式之一。
  课程开始,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到展厅参观馆藏文物大晟编钟,这套编钟不同于我们熟悉的先秦编钟,他们有着大小一致的外形,却能敲出不同的音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们的大晟编钟是通过钟壁的厚薄不同来调整音高的。北宋崇宁三年,宋徽宗有感全国音律不齐,亲自下令铸造大晟编钟,发往各州县定音,使全国范围内达到了“音同高”,我们所熟悉的那些优美的宋词佳句,才能在各个地方唱出同样的曲调,它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十二律编钟定音器。但十分可惜,大晟编钟在使用了仅仅二十年后,就因为靖康之难导致流散各地,同学们还仔细观察了大晟钟的外形和纹饰,对于它有了全新的认识。
  来到7号展厅实验区,同学们看到了复原的可以演奏的大晟新钟。同学化身宋代乐工,大家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分工协作,使用各自的量杯,调音器等实验工具,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调整出do音,然后按照宋代使用的三分损益法,损就是减少,益就是增加,即是把一个数值平均分成三份,然后在原有数值的基础上做加法或减法,这种方法只需要定出一个标准音就能推算出其他所有的音。同学们利用这个方法推算出七个音,用相对应的水量数值,每组都做出了一套水杯编钟,大家使用自己做出的水杯编钟,演奏着清脆悦耳的音乐。通过亲手模拟完整的宋代定音过程,同学们了解了物体震动频率和音色之间的物理规律,也深切感受到了大晟编钟的历史价值。
  在课程的最后,同学们还走上舞台,亲手敲奏大晟新钟,在余音袅袅的钟声里,结束了这堂别开生面的宋代音乐课。
  
  
  据悉,开封市博物馆围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馆蔵和展陈文物为支撑,引进先进理念,整合馆内资源,强化科学普及和社会教育功能,打造了系列特色研学课程。这次与乐其研学实践教育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两堂实验课,第一次开启网上预约,仅一天就已约满,之后还将有更加精彩的课程陆续推出。开博将成为中小学生研习历史文化的新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