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河南分网 > 教育

"卧底"VS"拉黑"父母为何难进孩子"朋友圈"

2015-01-21 08:42: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说两句  分享到:

   图片来源:网络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父母希望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却试图摆脱父母的掌控。于是,一些孩子纷纷把父母拉入了微信“黑名单”。

   “你们快帮我看看,怎么才能重新申请一个新微信号?”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民周莉向同事请教。周莉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女儿小雯(化名)总觉得在父母的“监视”下,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将妈妈拉入了微信“黑名单”。

   像周莉这样被孩子拉入微信“黑名单”的现象,在中学生中很普遍。记者随机对乌鲁木齐市50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其中10名学生的家长不玩微信;12名学生拒将其父母加为好友;15名学生把父母加为好友,但在“朋友圈”屏蔽;仅有13名学生将父母加为好友,并对他们开放“朋友圈”。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把孩子和父母隔在微信“朋友圈”两端呢?

   孩子:不想一切都被父母掌控

   16岁的小雯从2014年9月开始到住宿制高中学习,性格开朗的她与舍友的关系持续升温,有时候宿舍熄灯后还和舍友们在“朋友圈”里互动。

   “为什么这么晚还没休息?自己要调整好住校作息时间”……第二天一觉醒来,小雯的手机收到了周莉的七八条评论。“看到那么多评论,我被吓了一跳。”小雯说,事情并没有结束,午休时,她又被母亲数落了一通。

   从那时起,小雯就成了周莉微信圈里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收到母亲的回复。“我也知道她这样做是出于关心,但真的让我浑身不舒服,感觉总有一双眼睛盯着我。”小雯表示,这是她最终将父母“拉黑”的原因。

   父母希望通过微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孩子却试图摆脱父母的“高压”控制。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没有将父母屏蔽,却把父母分到另外一组,“朋友圈”内所有的信息都没有对其公开。乌鲁木齐某校初一学生张硕认为,将父母直接屏蔽或者“拉黑”不太好,“分组以后,我的一举一动就不会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同时又不妨碍我和父母在微信上沟通。”

编辑:牛闪闪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