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点赞!这俩80后郑漂小伙免费请环卫吃午餐一年多

2017-01-16 09:39: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1月16日消息  当过垃圾清运车司机,扛过煤气罐,送过水,搬过米面油,一个几乎没上过学,一个仅是大专毕业,早年在郑州打拼的两个郑漂小伙,创业开起饭馆后,坚持一年多为环卫工提供免费午餐。热乎乎的可口饭菜让他们吃出了家的味道,也感受到社会满满的正能量。

  场景:一盆大骨头、芝麻叶面条,环卫工吃得好更吃得饱

  时间:中午11点40分 

  地点:长江路与京广路交叉口东50米路北

  “来,先给大爷大妈上几盘凉菜吃着,把新弄出来的爆米花也端上来,再倒上热水赶快喝着,暖和暖和。”老板王旭看到十几名身穿橘红色马夹的环卫工相继走进来,急忙招呼着安排他们坐下来。另一个老板贾建超则在厨房安排着厨师给大骨头炖上,把环卫工的面煮好一点,酱多放点。

  

  每天中午的这个时候,是王旭和贾建超最忙活的。而这样的场景,已经有一年多了。

  不一会儿,几盆香喷喷地大骨头上了餐桌,环卫工吃的有说有笑。

  这时,王旭又安排服务员给一位环卫工阿姨送来了一碗茄汁面。原来她信佛,不吃肉,就喜欢吃碗面。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王旭都记在心里。

  环卫工们吃罢大骨头,服务员又端上来几盆芝麻叶擀面条。王旭在一旁招呼着,“没吃够了吭个气,咱再来一盆。”

  “我都在这吃一年多了,每天不仅有肉吃,而且不重样。想吃芝麻面条有芝麻面条,不想吃了,还有馍蘸酱。肉也没少吃过,大虾、香炒鸡每周都能吃到,这比过年都吃的好。”干了六年环卫工的53岁朱师傅说到这俩老板,嘴里有禁不住的感激。

  朱师傅说,自己每月工资不到2000多元,除掉房租、贴补家用,所剩无几,“以前中午就对付吃点馒头或者自己带碗面条,哪舍得下馆子。”

  

  “俺们上班时间卡得很紧,难得好好吃顿饭,这里老板人好,让我们在这吃饭,还不收钱,真是省了不少心。”旁边的环卫工阿姨边吃饭边告诉记者,她负责大马路周边的一部分路段,只要是上班时间,午饭基本上都是在这家饭店解决的。她表示,长期在这吃饭,感觉饭店像自家的一样。

  环卫工捡我钱包主动归还,让我对这个群体很认可

   

  

  今年31岁的王旭是南阳人,2006年大专毕业后在郑州没找到工作,便当起了两个月的环卫垃圾清运车的司机。辞职后,找到了一份扛煤气罐的体力活,负责挨家挨户给人送煤气罐。哪怕一次性扛个几百斤,肩膀压的通红,他也咬牙坚持。这一干,便是九年。

  说起与贾建超的相识,王旭笑道,“我去给饭店送煤气罐,恰巧他去给饭店送米面油,俺俩算是认识了。”

  王旭口中的这位贾建超,就是和他共同合伙开饭店的兄弟。比王旭大5岁,许昌人,没上过什么学,十几岁就开始在郑州漂泊。当过饭店服务员,做过水果商贩,后来借钱开了一家粮油店,每天起早贪黑地给饭店送米面油,坚持了有八年之久。

  一年多前,两人在长江路与京广路选了门面房,决心创业开饭店,起名“三味故事”,主打菜便是《三国》里关、张二人为庆祝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做的三道大菜:醉香大盆骨、菌香炒鸡和香辣虾。

  问及为何请环卫工吃饭,王旭说缘于一段朴素的情结。

  

  在他还是煤气罐搬运工时,有一次,钱包丢了,环卫工捡到后,主动给他送过来,这让他对环卫工这个群体倍感认可。

  “我以前给垃圾清运车当司机时,就经常见到环卫工边扫地边用塑料袋裹着馒头吃,真让人看得不忍心。”王旭回忆道。

  同样早年在郑州奋斗吃过不少苦的贾建超,和王旭有着一样的情结,俩人一拍即合,便从饭店开业的那天起,邀请周边环卫工来免费吃午饭。多的时候每天有二三十个人,最少的时候也有十四五个。

  我的饭店开到哪里,环卫工就有水喝、有饭吃

   

  

  如今,在王旭和贾建超的眼里,环卫工就像他们村里的伯伯婶婶,离老远都跟他们打招呼,亲切地狠。

  夏天时,饭店经常经营到凌晨两三点,如果碰到早起上班的环卫工,他们也会唤进来吃碗热面,喝口水再开始工作。

  “咱们每天在环卫工身上会花费多少钱?”聊天中,记者问到。

  “从来没算过,吃也就吃了,做人不能一味的盯着钱看。只要能让他们吃口热饭,喝口热水,就中。”王旭和贾建超说了同样的话。

  记者发现,爱心真的可以传递。在这个小饭店里,有了两位热心老板,底下的员工也倍感热情,离老远就对环卫工“大爷”“大妈”地喊。

  

  说起新年愿望,俩人说,希望明年在郑州能开三五家分店,让更多的环卫工都吃上热饭,“我们的饭店开到哪里,环卫工就有水喝、有饭吃。”

  记者手记

   

  

  “一顿热乎饭”让环卫工人们的身体暖了,心里更暖。相比于“城市美容师”的美名,环卫工人显然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和权利保障。

  两个郑漂小伙,早年在郑州打拼吃了很多苦,如今创业解决了温饱,便开始为社会上需要关心的人奉献爱心,这是一种善举,更是一份仁心。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请环卫工人吃饭”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模仿效应。

  从郑州一家汽车补胎店老板谭双有请环卫工人吃早餐,到兴华南街一家酒店冬至请环卫工吃团圆饭,从汝南埠镇为环卫工设立“环卫工人爱心大食堂”,到太康街头“红军战士”为环卫工做早餐,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开始加入这场关注环卫工人的爱心行动中,为他们提供一个歇脚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一些防寒的衣物。

  尽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早已被喊烂的口号,但在此时却焕发出了真正的价值,而这也在为社会营造一种尊重环卫工人及其劳动成果的良好氛围。

  我想,比实在、贴心更可贵的,是来自社会的尊重与善意。关爱环卫工,至少彰显了城市的温暖,传递了社会各界的敬意,也可以给他们暖暖的“获得感”。

编辑: 李行
关键词: 环卫工人;免费;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