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农发行承德分行的杜欣同志被组织派往承德县上谷镇马杖子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彼时,他才刚做完股骨头坏死手术后不久。自赶赴贫困村工作的第一天起,他便一头扎进了扶贫事业,从126户贫困户挣扎于温饱线,再到全部实现脱贫且生活水平提高,杜书记这一扎根就是3年。1000多个加班加点、忙碌奔波的日子里,村民们看着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在基础设施落后、没有有利资源做支撑的马杖子村里,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抓宣传驱动+引项目推动+贫困户行动”的脱贫致富路。

  马杖子村是承德县的131个贫困村之一,行政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05亩、人均1.23亩,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407户1062口人,2018年识别认定后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397口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7%。杜书记到任后,与驻村工作队成员和村两委同志一道,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实地入户调查等多种途径,及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那时的田间地头、乡间小路和群众的家里总能看见农发行驻村工作队的身影,也正是这样,他很快便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自此,承德农发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抓宣传驱动 攻坚有保障

  在村干部的心里,杜欣同志是帮助他们出谋划策的“领路人”。他深知,想要干好扶贫工作,首先要让自己、让驻村工作队变成扶贫政策的明白人,将扶贫政策宣传到位,让老百姓们真正在好政策下收益。杜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四个统筹”和县委的精准扶贫方案和扶贫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和要求,吃透政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工作中,他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农户大力宣传“六不评”“五必看”“六优先”、“两不愁、三保障”等相关精准扶贫政策。有的贫困户没上过学,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乍一听政策时仿佛听天书一般,还错误地认为再好的政策也轮不到平民百姓的身上,杜书记常常是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被匆匆打断,他想尽办法把政策讲解得通俗易懂,及时扭转村民的错误思想。有的贫困户白天忙农活不在家,杜书记几次上门都失望而归,于是便放弃休息时间,顺应村民们的作息规律入户讲解。一段时间后,贫困户们逐步了解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最开始的抵触和误解开始配合工作。杜书记始终不在乎村民们的误解和抗拒,通过深入浅出、不厌其烦政策宣传,提高了广大村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知,让贫困户们看到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奠定了配合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思想基础。

  引项目推动 生活有改观

  在县领导的心里,杜欣同志是帮助他们分忧解难的“好助手”。连日的奔波走访让他很吃惊:村集体竟然没有1分钱的收入!同时也了解到,马杖子村的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甚至还有5、6个村民小组的生活用水保障不足,灌溉用水也较为缺乏。环卫设施匮乏,没有垃圾集中收集点,卫生环境不佳。道路扬尘严重,绿化不成体系。心灵的震撼让他更加坚定:扶贫一定要由传统的“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于是,杜书记开始马不停蹄奔走寻找项目帮扶,实现创业增收。他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多次去政府找领导汇报情况争取资金支持。在县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杜书记引进了300万元的帮扶资金,为马杖子村建起了村级光伏电站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建成,成功为村集体每年带来18万元的收入,彻底摆脱了曾经“零”收入的困境。

  初驻村之时,村部办公用房简陋,办公条件不好,各种硬件设施配备不齐全。随着具体情况逐渐被摸清,各项工作开展逐渐明晰,杜书记开始着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他不知疲倦地奔走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向行里申请帮扶资金,致力于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如今,翻修扩建后达180平方米的新村部旧貌换新颜,屋内办公设施一应俱全。除此之外,还投入了8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卫生室,并配备了村医,让老百姓们身体不适时不出村子也能及时救治。

  马杖子村支部书记激动地说:农发行扶贫工作队驻村的3年时间里,村里变化很大,原来自然村地面的尘土有一拳头厚,现在都硬化修了水泥路,村里的各种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原来天黑时我们走路都得摸黑,现在一到晚上,杜书记帮我们引资建起的80盏路灯齐刷刷亮起来,村民们的心里也跟着亮了起来,大伙真是感激不尽。

  贫困户行动 脱贫有干劲

  在贫困户的心里,杜欣同志是心系他们生活的“知心友”。经过了解情况,杜书记发现村里的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且女性较多,他们接受科技的能力差,劳动产出的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极低,基本上还维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和管理模式。为了帮助百姓脱贫致富,杜书记想尽了一切办法。通过研究政策和实地考察,他决定发展户用光伏项目。经协调,户用光伏项目共41户参与,由每户个人投资5000元,同时政府对每户补贴12000元,项目建成后并网发电,可使每户收益提高至8000元。贫困户自己行动起来,走上了富裕路。

  杜书记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目睹农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在他心里,只要群众的事,再小都是大事。直到现在,每当回忆起3年前第一次走进贫困村民的家中,看到家徒四壁、缺衣少食的真实场景时,他还依然感觉心里有股难受劲儿。村民郭某一家生活拮据,母亲患了癌症,妻子又因为身体残疾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在村里抬不起头,杜书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常常主动上门走访,在思想上开导他、在生活上帮助他。村里的老房多以砖石结构为主,质量较差,郭某住的房子更是破旧不堪,亟需进一步安全改造,摸底情况后,杜书记就和村干部沟通协调,把情况第一时间上报,争取到危房改造资金,帮助他翻建了住房。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驻村帮扶期间,杜书记协助村干部对全村18户破旧房屋进行了危房改造,其中新建8户、维修10户。如今,他们住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心中有了底,脸上乐开了花。

  几年的时间里,杜欣同志与驻村队员、镇村干部一起扶贫帮困,从精准识别到精准帮扶,从完善资料到入户走访,从落实政策到稳定脱贫,他与贫困户早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不是佩戴着农发行的行徽,他很可能被当作是贫困户的热心邻居,与贫困户们聊天时,他面带微笑、认真倾听,偶尔会询问上几句,也常常给老乡们一些提醒和建议。他用脚步丈量服务群众的距离,用勤勉照亮脱贫攻坚的征程,用真情化解脱贫路上的艰难。

  截至2019年底,马杖子村126户贫困户实现如期脱贫,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5300余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30余万元,杜欣同志和驻村工作队的其他同志连续3年在全市考核中达到优秀。(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