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当天,当众多市民沉浸在小长假的轻松惬意中,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G107东移至江山路段)项目则吹响了“百日会战”的号角,数百名建设者在施工现场集体宣誓:促进度、抓质量、保目标,大战100天。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进程加快推进,全市的重点项目加快了建设步伐,处处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扮演着补短板、调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角色。面对疫情冲击、外部环境变化,保障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以项目建设为主导的投资拉动成为重要抓手。

  全市重点项目开工超八成

  抓投资,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今年以来,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克难攻坚,力促一批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项目加速落地建设。

  4月3日,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G107东移至江山路段)项目拉开建设序幕,这条路是我市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重要通道,建成后也将成为我市沿黄河最美的一条路。

  4月16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工程、中国邮政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项目同日开建。作为郑州机场三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货运区工程开工,意味着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项目作为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北货运区的重要配套设施,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第四大国际邮件集散口岸的核心工程。项目建成后对于提高河南“空中丝路”辐射能力,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我市推出了投资项目备案、审批工作“不见面”在线办理模式,确保重点项目应开尽开、加速建设。来自市重点项目办的数字显示,截至4月24日,全市省市级重点项目已累计开工项目178个,开工率84.8%。

  5月2日,S312郑州境改建工程(G107东移至江山路段)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放弃节日休息,冒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工地上忙碌 本报记者 张倩 摄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成亮点

  重点项目的加速开工,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向好回暖,工业投资增速由负转正,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尤其亮眼。

  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8个百分点,比1~2月提高4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3.5%,增速比1~2月提高52.1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79.6%,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6%,比1~2月提高31.3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增长成为全市工业投资的亮点。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3.5%,比1~2月增速提高87.4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投资的18.1%,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总投资30亿元的紫荆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园项目,助推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579.3%;总投资1.7亿元的铁路人车物一体化安全防护系统项目,和应答器传输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起,拉动全市专用仪器仪表投资增长203.5%。

  分析指出,全市工业投资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增工业项目的带动。一季度,全市新开工工业项目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5个;计划总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0.8%,实际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193.1%。新开工工业项目拉动工业投资增长11.9个百分点。

  激发投资活力凝聚发展动力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进一步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必然被提上日程。

  4月下旬,我市出台《郑州市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从激发活力扩大投资、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建立健全推进机制等方面出台举措,激励全市加速项目建设进度,扩投资、稳增长。

  《措施》明确,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体系,每季度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且位次前三名的县 (市、区)、开发区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推进5G基建、工业互联网、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提质增效;加快项目建设,对年度综合排名前三名的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

  4月底,交通运输部门明确了今年的投资建设目标: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左右。国省干线路桥项目建成7个、开工3个。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

  航空港区作为全市开放发展的引领区,明确2020年要重点加快机场三期、郑州南站等枢纽节点工程建设,确保京港澳高速、省道102、华夏大道组合式互通立交年底建成通车……

  随着一系列稳投资政策举措的落实,我市的投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有效投资需求持续释放,必将为推动郑州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蓄积后劲。(记者 侯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