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洪江国际艺术村少数民族歌手为主组建的乐队,泛乐器纯人声乐队盐巴乐队成立仪式于2019年10月14日下午在洪江举行。乐队成立后,将挖掘和整理当地少数民族音乐,尤其是将在无伴奏纯人声音乐、泛乐器音乐等方面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盐巴乐队部分歌手现场表演

  洪江是个少数民族地区。布依、苗族、水族等等普遍能歌善舞。他们将歌舞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歌舞抒发感情,用歌舞传递文化。但是,由于这里长期较封闭和少数民族歌手文化程度不高等原因,歌舞都处于自娱自乐程度。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钟少兰讲话

  而今天,在当地有关部门和领导以及入驻洪江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以本地民间歌手为主,成立了盐巴乐队,让洪江的歌舞走出洪江,走出贵州,走向世界成为了可能。乐队主打两种音乐类型,一是纯人声音乐: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一种不要伴奏的纯人声音乐。两个以上歌手,同唱一首歌,自动分声部,互为伴奏,声音悠扬动听,堪称天籁;还有就是泛乐器音乐:吹起竹筒、敲打竹竿,甚至颠簸手中的簸箕、踏响脚下的土地,发起声响,都能够合在一起成为好听的音乐,风吹万物,无非音乐,流水动石,都是歌唱。

  洪江国际艺术村驻村代表李向明讲话

  据悉,在乐队成立仪式之前,乐队已经启动了《洪江之歌》的打造,为此盐巴乐队发起人——来自北京的导演、编剧张弓惊,乐队制作人、驻村青年艺术家程黛雄及乐队主创进行了大量的采风工作,录制大量具有本土特色的素材。

  泛乐器纯人声乐队盐巴乐队发起人张弓惊讲话

  对于乐队名称,乐队发起人张弓惊这样解释:在全世界,食盐被称为“百味之首”。而贵州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自古缺盐。虽然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发挥聪明智慧发明醅菜代盐(酸汤)等各种方式,但是盐巴仍然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渴望。斗米斤盐的历史,让食盐成为贵州偏远地区的“稀世珍宝”。涮涮盐(吃饭时放到蘸水里涮一下就赶紧取出来),吊吊盐(用一块纱布将盐包起悬吊,吃饭前舔一口),成为古代贵州一大奇观。直到解放以后,政府积极调运食盐,解除盐荒,困扰贵州几千年的缺盐问题才彻底宣告结束。

  洪江村支部书记韦开科讲话

  盐巴乐队,是对古老沧桑岁月的一种回忆,也是对自身伟大使命的一种宣示。为洪江国际艺术村带盐(代言)!为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荔波带盐!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带盐!为新时代的贵州带盐!为中国带盐,为文化带盐!

  荔波县文联驻村干部杨享禄现场主持

  这个仪式,同时也是张弓惊导演在洪江的老房修复项目“诗邸”的动工仪式。洪江村地处大山深处,是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如今的洪江吸引了全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已经呈现出文化活动和项目遍地开花、欣欣向荣的景象。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钟少兰向乐队队长韦国衢授旗

  此次,驻村艺术家贾方舟、驻村艺术家李向明、驻村艺术家诗人雁西;钟少兰(荔波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杨青(朝阳镇镇长)、江华林(朝阳镇副镇长)、尚广富(洪江脱贫攻坚队长)、曾洪波(洪江驻村第一书记)、韦开科(洪江村支部书记)、覃永钧(洪江村委会主任)、杨享禄(荔波县文联驻村干部杨享禄)出席了本次仪式。仪式最后,由钟部长向盐巴乐队队长韦国衢授旗,全体艺术家及领导在旗帜上签字留念,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领导嘉宾在队旗上签字留念

  经过数年的精准扶贫,洪江村已经实现脱贫正在走往小康的路上。洪江村的小康,不仅仅村民们有了宽敞的住房,有了漂亮的村容村貌,不愁吃不愁穿;更重要的,洪江的小康,还有村民的素质的提升。阳光快乐的精神面貌,有教养、有素养,这是新时代的洪江。这一切,就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支撑。

  合影留念

  盐巴乐队成立,走出去,将成为洪江人骄傲的名片;同时也会在村里进行演出,让全体村民受到美的感染,为移风易俗、共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洪江做贡献!祝泛乐器纯人声乐队盐巴乐队在今后的日子,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