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9月3日消息 (记者马俊玮 通讯员田为 曹玥)9月2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协同作战,与时间赛跑,在七个小时内,普外科崔云甫和钟翔宇带领团队完成了一台肝移植手术,泌尿外科祝清国和王海平带领团队完成了两台肾移植手术,使一名进行过四次心脏支架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和两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重获新生。

据了解,哈医大二院已获批心脏、肝脏、肺脏、肾脏等所有大器官移植手术资质,并均已成功开展。此次移植手术是哈医大二院继今年6月末刚完成了一台肝移植和两台肾移植手术后再一次成功实施移植手术。

哈医大二院普外科主任崔云甫(右2)带领王志东(左2)、康鹏程(右1)、姜兴明(左1)对病肝进行切除。哈医大二院 供图

家住哈市,今年44岁的刘先生(化姓)从小患有乙肝,糖尿病多年,伴有冠心病和肝硬化。近半年,他身体情况急转直下,脾脏肿大,门脉高压,在哈医大二院被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移植是他唯一的生存希望。9月1日他接到了期盼已久的电话,通知他配型成功,可以进行肝移植手术了。

9月2日,哈医大二院移植团队全体准备就绪。普外科团队和泌尿外科团队将一个供肝和两个供肾顺利从外院转运回来,并进行精细修剪工作。9点40分,肝移植手术开始。崔云甫和钟翔宇科室全员密切配合,凭借多年来肝脏手术的经验,顺利截断肝上、肝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和胆道之间的联系。经过两个多小时,肝移植的上半场取得了完美开局,病变肝脏被成功完整摘除。下半程手术中,崔云甫和钟翔宇带领团队将供体肝植入患者体内,并将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及门静脉进行吻合,肝动脉、胆道进行接驳、缝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之后,每放开一个止血夹,都能看到血液汩汩的顺利通过缝合口处。这些毫米、厘米级的管道接驳工作极其考验医生的细致程度。在反复确认供肝成功移植后,进行了缝合、关腹。16时40分,所有手术流程结束,肝移植手术用时七个小时顺利完成。术后8小时刘先生恢复意识,生命体征平稳。

同日,哈医大二院泌尿外科主任祝清国和副主任王海平分别带领团队历时两个小时,为38岁和44岁的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王先生和孙先生(化姓)成功进行了肾移植手术,术后两人均直接转回普通病房。术后三个小时全部清醒,正常排尿,饮食正常。

普外科主任崔云甫介绍,上世纪90年代,哈医大二院肝胆外科专家先后完成各类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18例,目前哈医大二院肝移植存活时间最长为24年,哈医大二院首位“换肝人”生活质量非常好。

哈医大二院副院长刘明说,器官移植一度被称为“医学皇冠上的明珠”,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属于医学界的高端诊疗技术,代表着生命科学的重大进展。目前哈医大二院已获批心脏、肝脏、肺脏、肾脏等所有大器官移植手术资质,并均已成功开展。器官移植工作的开展极大地带动了医院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是在攀登医疗技术顶峰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哈医大二院将积极推进器官移植的各项工作,逐渐使器官移植手术成为医院的常规手术之一,为更多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器官捐献与移植,延续的是生命大爱。没有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就无从谈起。”刘明说,捐献人体器官,被誉为“献上生命的礼物”,对于不幸离世的器官捐献者来说,是生命的延续;对于接受捐献成功移植器官的人来说,绽放的是新的生命光彩。2015年1月1日起,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器官移植给了生命新的曙光,为了让这道曙光惠及更多人,期待更多人加入这个特殊而伟大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