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朝鲜族乡农民送戏进城参加建党百年文化旅游季文艺汇演。

樊万老师与桦川县实验小学学生进行快板表演。

财税合唱团演唱《八一起义歌》。

桦川县文化馆演职人员走进桦川县苏苏村演出。

书画进校园。

桦川县庆祝农民丰收节暨第三届稻香节文艺演出。

文化志愿者下乡演出。

千人快板表演。

●截至目前,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 、文化馆1个(乡镇分馆5个)、博物馆1个 、农家书屋115个。

●全县已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5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10个,覆盖率达100%,打通了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年均举办各类主题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150余场,送戏、送电影下乡演出1860余场,惠及农村群众11万余人次。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9月4日晚6点30分,由桦川县文化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夕阳红艺术团举办的“金秋放歌”演唱会,在沿江广场隆重唱响。他们用接地气的歌声“颂歌献给党”,用激情的诗句歌颂党的光辉历程。

文化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展示着城市的风貌,也推动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桦川县扎实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在打造文化新桦川过程中,涌现出县合唱艺术团、社区文工团、夕阳红艺术团、长新社区小乐队等20多支文化志愿者团队。志愿者们践行“奉献、友爱、互助、团结”宗旨,将公共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奉献中,蕴藏在快乐里。广泛参与全县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情暖桦川”“文化志愿社区行”等系列活动。通过文化的形式将雷锋精神、冷云精神、桦川精神根植于百姓心中。

大篷车开进乡村 文化惠民暖人心

2020年8月31日,对桦川县梨丰乡东昌盛和西昌盛村村民们来说,县文化志愿者联合会和文化馆组织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大篷车送戏下乡演出,成为他们最开心的日子。

东昌盛和西昌盛村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村屯,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打工或从商,剩下老弱妇孺留在村里,平时文化活动贫乏。文化志愿者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里。上午9时,尽管天气炎热,但村民们已早早等在村委会的大院里了。动听的独唱、传统的曲艺、快板书、京东大鼓,精彩的节目令全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特别是文化志愿者创编的快板书《孝道》,教育并震撼了村民的心灵。看到如此“接地气”的节目,他们纷纷用相机、手机记录下这一难忘的瞬间。

西昌盛村村委会主任说:“节目非常好,贴近实际,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深受感动,希望这样的节目经常下乡”。刚表演完节目的文化志愿者张长河告诉记者:“作为文化志愿者能够把自己的一技之长展现给这里的父老乡亲,我非常高兴,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能为老百姓演出。”

桦川县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活动从去年8月份开展至今,已在全县九乡镇演出150多场,吸引了近10万名群众观看,为广大农村观众送上精彩、丰盛的文化大餐。

从“送戏下乡”到“送戏进城”

农村群众文化红火起来后,之前的文化馆和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变成了农民“送戏进城”。今年6月, 桦川县文化旅游季广场大舞台启动以来,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全县9个乡镇农民文化志愿者轮番进城演戏,给乡土文艺人才一个展现的舞台。农民演出队进城演出,吸引数千名群众观看。

身患癌症的66岁梨丰乡农民佟文发在一次进城演出前与农民歌手李凤商量:“我也不知道哪天就没了,你陪我演一出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吧”。李凤被老佟的精神感动得流下眼泪。演出时正赶上北京“美丽中国”百部环保微电影摄制组来桦川拍摄宣传片,就把他们的节目拍了下来。截至目前,由各乡镇12支队伍300多人参与的农民“送戏进城”已演出18场。

从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到农民送戏进城,变化源于县里对民间文艺团队的扶持。2019年,桦川县在对农村文化发展调研时发现,许多乡村有较好的文艺演出基础,农村妇女跳健身舞,农家孩子学小提琴、学二胡,于是文体广旅局因势利导,为农民乐团培训文艺骨干,提供灯光、音响、乐器等器材方面的支持并争取省里的补助资金。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桦川县民间文艺演出的热情被点燃。

传承优秀文化 点燃内心善良

“我组织、我活动、我快乐、我愿意。”这是桦川县文化志愿者联合会主席杜边参与志愿服务的真实感受。

退休后,杜边组织成立了桦川县文化志愿者联合会,创办了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杜边传媒》,扎进最有温度的基层,组织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几年来,杜边带着合唱艺术团、社区文工团、夕阳红艺术团等,常年活跃在休闲广场和农村,颂扬和谐社会的主旋律。文化志愿者的足迹遍布乡村,爱心的火把照得更亮更远。

今年以来,文化志愿服务下乡、进公园、进社区、进学校50余场,观众超万人。搅热了民间民俗艺术,少数民族特色艺术群体也活跃起来。东部乡镇的书画群体、悦来镇的文学创作、民间民俗艺术群体遍布乡村。文化志愿者原创歌曲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杜边演唱的原创歌曲《故乡情》《三江英雄》《好梦中国》《换了人间》《中华雄风》《越活心里越亮堂》在桦川擎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杜边在接受采访时说:“让‘接地气’的文化志愿服务紧贴民心。用文化之根滋润时代土壤,让志愿服务点燃人们内心的善良。”

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艺术传承人樊万也是一名文化志愿者,每周四他都会去“千人快板基地”——桦川县实验小学教学生快板。一辆自行车和满身的“真功夫”,樊万就是这样简单、质朴。“办辅导班多赚钱,守着金饭碗作奉献”,别人的言语刺激,老樊从不在意,对认准的事一条道跑到黑。

樊万义务教了二十年快板,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总是耐心细致地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发音,手把手地指导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将吐字清晰、韵味纯正、浑厚朴实的表演风格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学生们每处细微的进步都让他看到了快板艺术后继有人的希望。

不仅是学生,教师们也备受感染。冷云小学教师那娜在和学生筹备全市比赛过程中,深深爱上了快板艺术。樊万老师身上的奉献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更让她为之感动。她和学生们在全市比赛夺冠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那娜说:“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传统文化是城市之‘魂’,只有不断培植传承发展的沃土,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茁壮成长。”

“文化四季”精彩不断 惠民活动馨香满城

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季、夏有干部职工合唱艺术节、秋有红色文艺轻骑兵“三下乡”、冬有“大美桦川、幸福生活”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如今的桦川一年四季好戏连台。

“近年来,全县以‘文化四季’惠民活动为统揽,围绕建党百年、移风易俗、扫黑除恶、法制建设、安全生产、乡村振兴等主题,年均举办各类主题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200余场,惠及农村群众10余万人次。”桦川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贾明良说。

目前,全县已建成115个村(社区)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打通了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此基础上,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通过在活动内容、服务延伸、品牌建设、机制创新、功能拓展、供需对接等多方面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基层百姓的文化获得感。

在“文化兴县”和“文化扶贫”建设过程中,以节庆活动为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日趋成熟。干部职工群众合唱艺术节、七月之声音乐会、春节联欢会、社区邻居节、老干部重阳节、激情广场大家唱、中小学生艺术节、文化志愿者送戏下乡、农民送戏进城等群众文化广场演出从形式到内容、从运作到影响都有新突破。

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共在各村、社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450余次,送书下基层5000余册,送电影下乡近3000场,开展社区文化节、文明大舞台等基层文艺活动40余次,广受群众称赞。书画院组织书画爱好者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活动20余次。连续三届的“感动桦川人物”联欢会及“桦川稻香节”已形成品牌。

连续四年举办了以“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主题的干部职工合唱比赛,丰富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开展了“东极之春·三江杏花节”群众美术、书法、摄影线上比赛活动,广泛动员辖区群众积极参与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同时,他们充分用农家书屋、绿色网吧,积极开展“书香满桦川”全民阅读活动暨“绿书签行动”系列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图书馆连续10年与县内5所小学联合开展大手拉小手千人手绘活动。

此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樊万与县实验小学第二课堂结合,开设学唱快板课程,至今培养快板学员2000余人,优秀学员加入县文化志愿者参与县内“三下乡”“县春晚”等各种群众文化演出,对快板书艺术推广与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该县千人快板表演已叫响省内,正在酝酿策划“万人快板”表演活动,创吉尼斯纪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桦川米画被评为“最具地域文化特色奖”,参与妇女创业基金拓展项目,传授培训米画粘贴技法学员达200余人。

桦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马小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城市底蕴,让群众共浴文化春风。”(明剑雄 赵新 董福乔 记者刘亿服 刘大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