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汇 

联合国中文电台负责人李茂奇发表演讲

中广网 2009-11-1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11月10日消息 2009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图为联合国中文电台负责人李茂奇发表主题为《全球华语广播的发展及合作》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特别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谈一谈全球华语广播的发展和合作的问题,刚才赵台也讲到了就是我以前做的工作有一点体会,1920年10月20号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正式宣告开播,是世界上第一家商业电台的成立,在十多年之后华语广播应运而生,从那时起到现在,海外华语电台经历了从租赁广播时段到拥有广播频率,从套用负播(音)到转向中国频率播出的跨越,直到90年代中期,据不完全统计,大概估计海外华语电台发展到数十家,目前在北美、澳洲、东南亚的主要城市可以说有华人大量聚集的城市就可以看到华语电台的存在。在许多的重要城市,纽约、洛杉矶、墨尔本、悉尼华语电台不仅有一家,而且可以看到有多家电台竞争。海外华语电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到政府、国际组织或公众资金支持的公众广播服务机构,通常它们都是多语种的,比如澳洲广播电台、德国之声、英国广播公司、美国之音、韩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联合国广播电台,这些机构他们的中文服务广播主要的目标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大中华文化圈内的听众进行信息传播,这些广播机构具有明确的使命,办台宗旨要么是向世人传达本国和本机构对世界焦点问题的看法和立场,要么是执行本国法律所执行的任务,向海外多方面、综合性的传播自己国家的形象,有机构还肩负着推广本国语言的特殊使命。这些政府或者公用电台的基本共性就是依靠政府的拨款维持它的运营,与商业电台不同它们不必为广告和收入发愁,比如说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公布的2004年的总预算为1亿2855万欧元,其中自筹资金仅为413万欧元,美国之音据估计2009年的预算可能会有1亿9430万美元,从它公布的数字当中看不到任何的自筹资金或者自主创新的收入部分,与这些公用电台相比,商业电台的一个显著不同是他们在为社区提供服务的时候,必须要兼顾创收、确保自己的生存,恰恰因为这一点海外的商业华语电台,成为华语广播业中最具活力和生机的一部分,它们的发展潜力令人刮目相看。相反近些年来受到政府支持的华语广播机构则出现日渐萎缩的局面,由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改变和其他一系列的因素,许多大的广播机构的华语听众在逐渐流失,迫使这些公司不得不逐步的减员,新加坡国际广播公司在2008年7月31日不得不宣布由于听众的减少已经经历了14年的华语广播正式停播。从传统的播出手段上看,有的华语商业电台靠依靠租用时段或整个频率进行播出,有的则拥有了更强的实力,拥有价值不菲的频率播出执照,有的拥有多个城市的多个播出频率,即使以当地的标准,这些公司的实力也相当的令人仰慕,但是目前在很多的城市,有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电台,由于当地的频率有限,也由于他们自己的财力不足,目前仍在使用负播播出,这在国内好像都不可想象。

    与商业华语电台服务于社区的概念和对象不同,受到公营资金广播支持的广播机构主要放眼于全球,但由于目标过大、希望覆盖的人群过广,这些广播电台只能以短波、互联网进行播出或者传输,海外的华语电台无论是公营还是商营的性质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他们争取更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听众,开展与中国大陆的广播合作,作为商业电台来讲他们希望通过交流与合作丰富自己的节目来源,如果可能还希望通过合作扩大商机,在某些方面为电台的经济利益带来好处,就公共电台而言,他们因为赚取收入不是他们的工作职责,因此他们关心的重点不同,他们关心的是在一些特定的市场是否能有更多的人进行收听、收看,那么在这一方面他们同具有对外传播任务或者想在国外扩大自己影响的电台,可以说有一种相同的需求和目标。目前众所周知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以及传播方向的一种相逆性,属于国家的电台和海外公营华语广播机构之间所进行的交流可以说不是非常的频繁或者深入,相反国内电台同海外商业电台的合作,由于各自需求的契合性则出现一片非常热闹的景象。国内无论是中央一级还是地方一级电台,通过购买时段、租用时段、直接到当地建设调频台等手段,实现了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的落地,甚至是整个频道的落地,使中国的声音传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也许有些人认为在海外落地的一些电台与国家级的国内的这些电台和省市的电台在地位和实力上相差非常悬殊,缺乏一种对称性,但是大家要了解这些海外落地的电台毕竟是国内电台是实现海外节目落地可以直接利用的有限的资源,所以应该加以珍惜。

    我曾经有机会在90年代在美洲东方卫星电视工作过五年多的时间,我发现我们当时感到困惑和茫然的一些问题,仍然是现在到海外拓展市场的同仁们面临的一样的问题,首先是一种失落感,因为在海外市场能争取到的受众可能不是大家所期望能争取到的那些所谓的主流的群体,在实际工作当中无论在国内是一个国家的大台也好,还是独霸一方的省市电视台、电台也好,在海外发展都会不可避免的落入一种境地,那就是边缘化,因为相对主流社会而言,它将处于一种如果你使用你自己的母语,你将会沦入少数族的次要地位,另外海外华人与国内受众相比,在选择资讯方面拥有更多的空间,因为华语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他们的工作语言,只是他们生活当中的一种调剂或者是一种补充。此外在海外出生长大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华裔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有限,他们对汉语媒体的传递可能也不是有那么大的兴趣,所以关注不够。

    所以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华语媒体在海外受众中传播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在拓展海外市场要对此有一种清醒的或者是现实的认识,但是我也想讲另外一方面,就是使用汉语在华人世界进行信息传播,绝对不是一个可有可无或者说是可以忽视的一个工作,据粗略计算现在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已经达到五千万之多,在美国大概有三百万之多,仅仅从数字上看,大家就知道无论你从纯市场的角度还是从战略的眼光和发展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市场,进行这项工作非常的有意义,也有实际的价值,同时也充满了发展的潜力。应该说现在国内的节目在海外落地为国内的电台寻找了一个增加覆盖领域、扩大听众层面的突破口,人们也应该意识到实现节目落地只完成了既定目标的一部分,最难做的就是要改善收听的效果,真正的做到使当地的在海外的听众接受和吸纳你的节目内容,这样的话如何使自己的节目不仅被听到,而是被真正的听清楚,则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众所周知在商业领域,一个已经得到大众认可的商业品牌在企业兼并或者是更换法人之后,都会尽量的保持它的连续性、连贯性和它的传统性,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者和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在幕后的交易,法人或者是品牌的拥有者已经发生了一种变化,华语商业电台从创业一开始就根植于它所在的社区,节目的编排和采制总是由电波所覆盖的区域人所关心的事物需要所决定,这种紧密的联系形势的电台和这些听众之间没有任何的隔离感,然而在国内制作的电台节目,虽然从技术角度和专业角度非常的精良,但是在海外落地以后总会出现另外一种局面,就是说它贴近观众的属性不够强,观众有时候会同这种节目产生一种距离感,有的时候甚至是一种陌生感,因为你所谈的事情毕竟有一种时空的隔离,那么怎么样培养他们的兴趣,培养让他们连续收听的习惯呢,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媒体大亨默多克在美国创业所走过的历程,可能会对我们所有人有一个启发,他为了在美国创业,不仅放弃了自己澳大利亚的国籍,而且在新闻报道口径上可以说他比美国人还要美国人,可能这也是他在美国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他继续待在澳大利亚,从远方的遥控,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CNN的福克斯频道和它所在的新闻集团便绝对不会有今天的这种辉煌。因此我就想,如果你想在外国的土地上,在大众传媒尤其是新闻传播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要真正的融入这个社会,关注当地人所关心的事务和话题。

    再举一个例子,新华社驻联合国的记者站,现在开始尝试在纽约当地雇佣母语为英语的记者进行直接的采编,由于这些记者的写作方式更贴近英语国家的思维或者是接受资讯的习惯,新华社驻联合国记者站所发稿的数量以及发稿以后被采用的量明显增加。再比如中央电视台前几年已经在纽约、华盛顿、洛杉矶开设了自己的记者站,但是它觉得还不够,最近又在华盛顿扩充了它的记者站,将它改为美洲的中心记者站,它要实现一种从美国与国内的演播室对接,可能大家看节目当中已经注意到了报道上的一些变化,可以说在美洲事物的报道上,中央电视台从量和质方面都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上所举的这些例子,说明了一家媒体在海外建立根据地之后,还应当在各个方面做出调整,追加资源的投入,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广播节目在海外落地后,都应该考虑改头换面或者再包装的问题,新闻类的报道尤其需要增加当地的内容,增加当地制作的比重,当然在这方面做出改变,需要在人力物力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但如果不迈出这一步,在传播效果上可以想见将是会停留在传播的初级阶段。对外传播在国内大家都把它叫做对外宣传,国外人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可能觉得有点刺耳,可能觉得政治的意味浓了一点,但是叫法虽然不同,本质是一样的。在过去20多年当中我自己可以说一直在从事对外宣传的工作,为中央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是要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现在为联合国工作,我们是要把联合国和它所关注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者一些问题来介绍给作为母语是华语的制作人,让全世界更多的了解联合国。多年来我的一个体会对外宣传一定有它自己非常特殊的属地,一定要享受特殊的政策,可以说在这一点我们还没有做到。在用人或者在开展新闻方面都应该有更大的自主权或者自由的空间,在报道上绝对不能同国内的报道步调一致,应该允许它有自己的规划,它不能去接受同样的指令或者实施同样的宣传计划,应该被允许使用非格式化的语言,在内容取舍、报道的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区别。在谈到对外宣传的范例的时候,人们经常提到半岛电视台,大家会说中国有中国的特点,有中国的具体国情,国外的很多做法可能在中国不具操作性,但是我也想再强调一点,如果你要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或者以打破常规的方式来进行一些改革的话,我想不会有一种大的突破。

    在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或者电子互联时代以后,利用互联网或者相关技术进行节目全范围的覆盖、播放、收听、交流已经成为可能,如果我们购买时段,比如在一个城市或者在几个城市电台,那么它所能覆盖的面积以及它所能涉及的人群毕竟有限,这样的话如果利用互联网配合相关的手段进行传播,原来的一些点就可以变成一个一个的面,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大大的弥补。原来我本来想在这地方加以引申一下,但是听到晓晖台长讲完以后我就不能讲我肤浅的东西了。但是我也想强调一点,当今的广播电视确实都是在两条腿走路,一个是利用传统的频率的发射,另外就是利用互联网传输,两者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可以说缺一不可,对于整体的全球华语广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想这都是将来发展的一种必由之路。可以说你不适用现在这个新技术,那么在今天可能会失去一部分特殊的群体,如果将来不适用这个新技术的话,可能会失去的更多,或者也许是全盘皆输。如果受到政治的使命限制,国内的电台不可以与海外的商业电台展开大规模交流,但是我想他们可以在其他方面展开合作,我认为在提高各自知名度和双方影响方面,国内电台应该和国外公营电台加强合作,双方可以利用各自的品牌效应多搞一些活动,多进行一些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的推广和合作。合作和交流顾名思义应该有来有往,既要把你的东西送出去,同时也应该有另外一个方向的交流,那就是说还要考虑使用一些在国外的节目,我认为只要是这些节目不具有政治的敏感性,我们就应该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予以接纳和包容,这样既可以扩大合作的内涵,同时也可以丰富国内节目的内容或者范围。

    应该说国内的广播电台在全球华语广播业是一种主干,或者起到龙头的作用,无论是应用新技术还是节目革新方面你们都走在最前列,国内电台明显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前在国内大家好像总会说到国外要取经,但是我先现在应该反过来,海外华语媒体或者机构,其实很有必要多多到国内来走一走,来了解一些国内的同行的经验,由此我也想到国内电台和国外电台人员在交流方面应该存有更大的空间。比如说英国广播公司它的新闻的采集或者共享管理系统非常的先进,堪称世界一流,我们应该利用它的这种资源多进行一些业务的往来,其他的东西可以不碰。作为联合国电台我们特别有兴趣每年派出一、两个制作人到各个电台取取经,这样可以了解各个电台目前制作的方式,这样我们再回到自己电台工作的时候可以更有的放矢,来制作一些国内电台在播出当中需要的节目或者节目的类型,这样我想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好处和利益。同时我们也欢迎国内的电台能够派遣自己的记者或者编辑甚至是管理人员到联合国电台去短期的工作,在联合国还可以了解其他一些在国内看不到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多边外交开展,国际新闻就发生在联合国这个第一线,联合国总部在纽约,大家在纽约期间还可以对大家所公认的对外宣传的国家多增加一些了解,这样回到国内在电台制作节目的时候,也可以更有的放矢,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在交流方面有很大的空间,我还想说,比如说在纽约期间台里面可以给他增加一些其他的派遣任务,比如制作一些纽约当地的具有异国风情的节目,拿到各自电台播出也应该是比较有意思的电视节目。早在200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筹建了由全球20多家华语广播机构参与的全球华语广播网,可以说启动了全球华语广播整体交流和合作,今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推动全球华语广播方面又将谱写新的篇章,你们将在这个时候推出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交流的平台,对此我们表示非常感谢,因为这个网站我相信将对全球华语广播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谢谢各位。

责编:李志勇 来源:中国广播网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