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太行山大峡谷民俗风情

2018-05-19 18:14:00来源:央广网

  三、传统节日

  岁时节日,全国大略皆同。峡谷区历史上先后流行过的本地传统时节共33个。其中一部分久已废除,一部分名存实亡,名实俱在的还有18个。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穿新衣起五更,祭神祗抢头香,摆献供品敬祖先,燃年火呜鞭炮,吃团圆饺子喝年酒,红红火火过大年。正月初二开始拜年。初二拜外公、姥姥家。初三拜岳父母家。初四拜姑姑、姨姨家。你来我往,直至正月十五方休。互拜之时,家家主动给未成年的孩子装“压岁钱”。正月初五起五更,将初一以来积攒的炉灰、垃圾分作五堆倒在大路旁,每堆上插一柱香,然后放3个纸炮或者鞭炮,叫“送穷灰”,意味着送走贫穷的命运。正月初七走亲家,娘家的长辈到闺女的婆家走亲戚,叫“给闺女送初七”。正月初八开始祭星。祭星有三次,分别在正月初八、十八和二十八日进行。这项祭祀只能由妇女举行,“男不祭星”。祭星的寓意在于消灾免祸。当地有“初八祭命星,不用请医生”的民谚。祭祀时设一张“九曜星君”的神牌位,叫做“祭星码子”。所用供品是炒米,以酒盅扣放在碟子上,每次用12小盅。实际上,普遍只在初八祭一次,一次用36盅炒米,以代替三次祭星。近年来有不少人家已不再举行这项活动。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旧时称上元节。元宵节的食品主要是汤圆,也叫元宵。从正月十四日到十六日,村村挂花灯,闹社火,锣鼓喧天,热闹非凡。20世纪90年代后,高跷、旱船、竹马、龙灯、扛妆、舞狮子等民间舞蹈游行街头。后又增加彩车、礼花,业余剧团汇演。音乐队吹奏比赛。三天三夜,张灯结彩,欢度元宵节。

  添仓节  添仓节原在正月二十日,清代晚期改为正月二十五,今仍在二十五日。添仓是农家祈愿丰年的节日。是日,水缸要满,煤池要足,并以米面制成“灯盏”、“布袋”、“粮

  斗”等花样面食进行祭祀。面制“灯盏”制12个,象征12个月,蒸时插柴棒区别。蒸至将熟掀笼看,哪一个灯盏有水,即所示月份雨水多。夜晚在“灯盏”里各添少许食油,置棉捻点燃,分别供于水缸、煤池、门楣、窗台等12处。水缸设供的“灯盏”放于碗内,飘浮水面,认为灯头偏向一方是好年景。面制“布袋”供于储粮大缸里,“粮斗”供于天地神龛。

  二月二节  旧称“引龙”,俗称“龙抬头”。民谚云:“二月二,龙抬头,冰塌河消水长流。”峡谷区内流行吃菜饺子,相传是把“五毒”包进去吃掉。旧俗,此日农家制炒米和面塑猪头以祭土地。

  清明节  为一年中第一个鬼节。至今盛行。是日,家家户户进行墓祭,俗称烧纸。自大早至傍午,上坟烧纸的人三五成群,络绎不绝。人们随带着纸锞、供品及铁锨至坟地,先铲除坟头杂草,叫“扫坟”;然后添土,谓“覆墓”;覆墓后在坟头压数块剪成铜元模型的黄纸,叫“压烧纸”,接着焚香、揖礼叩头、烧纸、洒酸汤。新中国成立后,是日早上,由民政部门和群众团体组织公职人员和青少年到烈士陵园送花圈、献礼,悼念烈士,讲述烈士为国为民光荣献身的英雄事迹。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包粽子敬屈原。是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主要习俗是祭瘟神,避五毒,祛邪恶。门环插艾条,小儿手腕、脚腕带“百索”(五种颜色的线合在一起,搓成绳状),女孩带香荷包。应节礼品主要是江米粽子或黍米粽子。出嫁女儿给父母亲送,邻里之间也有互相赠送的习惯。

  数伏节  即古代的伏日,在初伏第一天。此日从井中提取凉水,加红糖、生姜、山楂片等,经烈日暴晒,制成伏水,饮用避暑。此俗至今仍流行。

  羊神节  农历六月初六日,传说是羊神生日。养羊之家都要在这天献“刀头肉”进行祭祀。此节,有专制碱水和面所作的面条打牙祭的习俗,至今流行。

  中元节  俗称“七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二个鬼节。此乃为祖先“送衣、送钱”的节日。阴历七月十四日晚上(有些地方是十五日晨),端着“祖宗牌位”到自己坟地方向路边,焚香磕头,然后端回“牌位”(即请“老爹”)。是日午后,将纸牌位和纸衣、纸锞在原接的路上祭祀后焚化。是日,还有“祭谷”、“祭马”的习俗。农家制面羊到谷田设祭,祈求丰收,叫祭谷。养骡马户,制面鸡一对、面羊一只,于骡马棚棼供祭马神,这天给马专做精饲料吃,俗谚云:“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饱饭。”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民间传统的大节日。家家准备月饼及苹果、葡萄、红枣、黄梨等时鲜果品,向岳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亲友赠送。晚间,明月高悬,合家团聚,吃鲜果(还有煮熟的毛豆、新玉茭)赏月,高高兴兴看电视,庆丰收,欢度中秋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20世纪90年代后定为“老年节”。旧时文人墨客这天多登高望远,即景赋诗。农家秋收完毕,不再怕牛羊去地里糟踏庄稼。农谚云:“过罢九月九,牛羊遍地走。”

  下元节  农历十月初一,也称“祭祖节”。是一年中第三个鬼节。峡谷地区有些村庄家家男女到祖宗坟前摆供品,化五色纸,焚香跪拜,叫“送寒衣”。此时,秋收打场结束,农家休息一天,叫“闭场门”。

  十月十节  主要习俗是祭财神。食黄软米面包红豆或红白萝卜的油炸糕,并互相赠送,取步步登高之意。

  冬至节  也叫“数九”,是日是“一九”第一天,此节习俗是敬孔夫子。旧时,冬至前一天,学生上山打柴,在校门外堆“柴山”,师生起五更点燃,随后给“孔圣爷”行跪拜礼。学生给先生行跪拜礼。早饭吃红豆、大枣、黍米粥,中午吃“白面一锅焖”。学校放假一天。

  五豆粥节  腊月初五日,因有应时饭食五豆粥而得名。五豆粥是以小米和红豆、黄豆、绿豆、豌豆、豇豆等五种豆制成的粥饭。至今流行的应时饭食多为小米红豆粥。

  腊八节  腊月初八日,吃腊八粥或煎饼。

  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为送灶君爷上天日。这日家庭成员在外地者一般都要赶回家。此日之后,家家扫“七灰”,布置屋里,备办年货。民间还有婚嫁“赶乱捶”的习俗,意为年终婚嫁无忌讳,因此办喜事人家从二十三日至三十日分外多。

  除夕  阴历一年最后一天,因名“除夕”,俗称“三十日”。家家户户在大扫除之后,挂年画,贴春联,一派迎新年的气氛。晚餐后,全家赶做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一边看电视,直到深夜,人称“守岁”。

  四、民间文艺活动

  龙灯  一般用布或纸做成,平年用12节,闰年用13芾。表演时,先用铳放三声大炮,紧接着鞭炮齐鸣,一穿短打衣装的追龙者,翻着跟头,持着红蜘蛛上场。这时,一股浓烟(用狼粪特制的烟料)弥漫演出现场,十几个身穿统一服装的小伙子用木棍分别举着龙头、龙身、龙尾缓缓上场。随即,一条游龙在云雾中上下滚翻,时隐时现,并伴随着铿锵的鼓乐声,做 出各种舞姿造型,威武雄壮,令人振奋。树掌镇龙灯(纸做)是全县最有名的龙灯。

  竹马  也称跑马。一般由8~12个孩子参加。表演者各自胸前绑扎马头,腰臀部绑扎马臀马尾,随着音乐节奏按一定程式做出各种舞姿。树掌镇磨掌的竹马最为有名,始于明嘉靖年间,由成人扮演,最初为24人表演,到20世纪30年代演变为12人表演。传统节目有《天门阵》、《闯幽州》等。按角色化妆,穿盔甲、拿刀枪,表演时有过场,有道白,有打斗,并有粗犷的老鼓、小锣鼓乐伴奏。

  狮子舞  由2人扮演,共披1张狮皮(由布、麻之类做成),穿1条状如狮子腿的连脚裤。表演时,在鼓乐声中1人手拿绣球逗引狮子上场,让狮子做出前进、后退、滚翻、蹲卧、挠痒等舞姿动作,俗称狮子滚绣球。有时还表演钻人桥、跳方桌、攀高山等高难度动作。

  小跷  流传很广,每个乡镇都有。一般由6—12名彩装少女扮演,或摇扇或抒花伞,踩着小跷边唱边舞。演唱时由八音会伴奏,民间风味很浓。

  干板秧歌  起源于壶关县赵屋和长治县西火乡一带,原为锻压、冶炼作坊和煤窑工人的劳动号子,后来在清末至民国初年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干板秧歌腔,并逐渐演变为地圪圈秧歌舞,只有打击乐伴奏,只在地上坐唱,清唱,不登台。清光绪年间,被搬上舞台。抗日战争时期,秧歌舞形成,其基本步伐是十字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融进了现代舞表演艺术,伴奏乐器也增加了管弦乐器,表演水平有了新的突破与提高。

  八音会  最初由锣、鼓、钹、钟、唢呐、笙、箫、管等乐器组成,后来增加了小镲、梆子、胡琴、笛子以及二胡、扬琴、提琴和风琴等许多现代乐器和电声乐器,并逐渐集合吹奏、歌舞和演唱为一体。吹奏形式有三种:一是座场吹奏,二是街头吹奏,三是两家以上比赛(俗称打对)吹奏。八音会有绿牡丹、大小八板、大小十番、大小开关、大小观灯、打牙牌等社火曲目,也有节节高、四季红、靠山红、满堂红、二度梅、放风筝、万年欢、戏牡丹、拜天子等喜事曲目;有哀思鼓、天平鼓、千秋岁、长寿歌、赐天福、劝金杯等丧事曲目。此外,还演奏上党梆子、上党落子、壶关秧歌、襄武秧歌、沁源秧歌等曲目。

  此外,还有高跷、划旱船等表演形式,并从外地引进了腰鼓、威风锣鼓、龙舟和背铁棍等多种民间广场艺术形式。

编辑: 吴天昊

太行山大峡谷民俗风情

壶关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哪些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