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65个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贵州省长江流域水质监测实现从手工监测为主到自动监测为主的转变,有效破解了过去手工监测周期长、不能及时发现水质安全隐患的难题。

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是国家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统一实施、统一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补助、地方配套”方式,在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建设69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贵州需完成65个长江经济带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任务,其中新建站63个、升级改造2个,主要分布在全省8市(州)的40个县(区)。每个站点可实现地表水9个指标(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的连续自动监测能力,其中前5项指标每小时监测1次、其余4项指标每4小时监测1次,相关指标的自动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系统平台。如有异常,管理部门将会根据相关情况开展有效排查和处理,这就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装上了“千里眼”。

“长江经济带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完成,不仅能实现对贵州省长江流域水质的监测预警,还有利于提升全省水环境监控、管理能力,及时掌握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及时发现水质安全隐患,为区域水污染防治提供决策支撑。”贵州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涂志江表示。(记者申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