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甘肃分网 > 甘肃新闻 > 记者观察

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纪实之张掖篇

2013-11-25 10:13  来源:甘肃日报  说两句  分享到:

  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纪实之张掖篇:山水挥写绿色梦

高台县将新城区建设与湿地保护和文化旅游融为一体。本报记者 张国华

  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纪实之张掖篇

  山水挥写绿色梦

  我们怀着无限神往走向张掖——

  央广网兰州11月25日消息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横亘着守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涵养河西走廊宝贵水源的天然屏障祁连山,流淌着穿越张掖全境、滋润河西千里绿洲的黑河水。一山一水,是河西走廊的体之魄、命之脉。

  这里,有“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七彩丹霞地貌;这里,有我国西部最壮观、也是世界上距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这里,有牧马奔驰的美丽草原和芦花飞扬的连片湿地……

  我们带着几多疑虑走进张掖——

  “把宜居宜游作为区域首位产业”,这一定位在一二产业发展尚不充分的现实条件下可否持续发展?

  以“大手笔”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在创建美好生活环境的同时,会不会成为市县财力难以承受之重?

  生态建设投入巨大,而经济总量盘子仍小。“大”与“小”的矛盾交织着经济利益“远”与“近”的困惑,激发出生态产业发展“一”与“多”的思辨……

  我们抱着满心希望走出张掖——

  长年冰冻沉寂的壮美自然景观在开发热潮中正在被唤醒,多姿多彩的自然禀赋已成为张掖发展生态经济最大的潜力所在;

  具有独特优势的绿色农业,正从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向集约化专业化高效化的现代农业转变,成为张掖绿洲上铺天盖地的富民产业;

  古老的历史名城增添了崭新的风韵,旅游业投资总量首次占到总投资的一半,正成为带动张掖生态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挚……

  张掖市市长黄泽元说:“张掖市有希望走出一条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以现代农业和生态产业为支撑的转型之路。”

  从追求短期效益到追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张掖在丝绸古道“张国臂掖”的重要位置,不可胜言。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的兴衰,张掖丝绸要塞商贾重镇的历史辉煌和繁荣景象早已远去。

  “金张掖”的“金冠”,已失去了昔日的金色和荣耀。近年来张掖市经济总量一直在全省第8位前后徘徊。

  张掖市的转型之路往哪里去?

  工业基础薄弱,主导产业缺乏,产业链条不长。工业的“短腿”,成为张掖转型跨越的一大羁绊。

  若取“长”补“短”,加快工业发展,既缺少矿产资源优势,又受水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再走高投入、高耗能和高排放的工业化之路,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还会“自断后路”。

  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转型抉择之中,张掖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转2版)

  (接1版)

  张掖在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地位,不言而喻。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张掖堪称“中国地理景观大观园”的多样生态。绿洲沃土、森林草原、雪峰冰川、湖泊湿地、戈壁沙漠、丹霞丘陵……这一切,为张掖以旅游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发展提供了独有的资源优势。

  广袤的绿洲沃土,富足的光热资源,较少的工业污染,农民较高的科技素质等因素,使张掖绿色农业的发展有着广阔前景,而绿色种养业又为张掖以农畜产品开发为主的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正是对自身独有的资源和优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张掖市另辟蹊径,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途径,把建设生态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张掖认准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转型跨越“三条路子”——以建设生态张掖为引领的城市发展路子,以农畜产品等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工业发展路子,以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认为,要改变那种依赖物质投入、牺牲资源环境、依靠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就不能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过分计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要做好打基础、谋长远的事。

  如今,转型的张掖市已走上了“柳暗花明”的生态经济林荫大道,并初显生态效应:

  黑河沿岸的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正大踏步走向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使当地居民感受到了田园城市“诗意的栖居”;

  生态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已成为张掖最有前景和潜力的产业;

  “生态也是一种产品”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生态环境的改善,正孕育和催生出张掖勃兴的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

  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到集约化专业化生产经营

  如果说,河西走廊的农业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张掖的农业则具有绝对优势。

  光热水土的最佳组合,悠久的精耕历史,农民较高的科技素质,使张掖成为国家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全国玉米种植所需种子,差不多3粒中有1粒就是在张掖绿洲上繁育的。张掖玉米种子已被注册为全国唯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色的种子,让农民实现小康的梦想在飞。张掖农民人增纯收入中,有多一半来自制种业。

  28年前从定西移民的高台县骆驼城乡新民村,靠玉米蔬菜制种稳定脱贫致富。村老支书史文国和新支书田莲翠说起村里的变化,露出满脸的笑容:“真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制种产业,成为张掖农民稳定增收、惠及千家万户的绿色产业,也是张掖铺天盖地的生态产业,并由此带动了张掖规模不断扩大的养殖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农畜产品加工业。

  高台县骆驼城乡西滩村开垦的荒滩上,正在建设规模种植区和集中养殖区,188座温室大棚已建成,40户规模养殖户进入养殖区。集中生产经营,既便于统一管理和服务,也有利于市场销售和品牌培育。

  山丹在县城北郊的荒滩开发了10公里长、总面积2.2万亩的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内集节水高效、生态循环、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一体,已有4家高科技农业企业入园。

  园区内的爱福农业发展公司,从荷兰、西班牙等国引进食用菌生产技术和设备,利用当地作物秸秆和畜粪,一年四季循环生产食用菌。公司为农户提供养料、菌种和技术服务,并将农民种植的鲜菇统一回收和销往欧洲市场。“爱福模式”可带动周边10万菇农脱贫致富。

  一家一户分散的种养业生产经营方式,随着土地流转和农业技术的提高,正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变。

  山丹清泉镇双桥村党支部书记李全国,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2400亩,今年收入近200万元。全县占总耕地一半多的土地已流转到种植大户手中。土地流转,既提高了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扩大了生产规模和产品销售,又节省了农民在土地上的劳动时间,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从生态城市到“四化”新农村

  沿黑河干流由东向西,甘州、临泽、高台等一座座环境宜人、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新城镇正在崛起。天蓝、水碧、湖阔、芦深的田园城市,如一颗颗灿烂夺目的明珠,镶嵌在丝绸之路。

  张掖市把生态经济发展纳入区域内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的大系统中来规划,把生态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统筹布局。张掖南有祁连山,中有黑河水,一山一水是生态城市建设绝佳背景,境内300多万亩的湿地水域如浓墨重彩,使张掖巧借大自然的如椽巨笔,描绘着大景区里田园城镇群的“大风景”。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走进高台县大湖湾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里,但见湖光粼粼,曲水环绕,黑河两岸的连片湿地上,白鹅与黑鹳齐飞,黄鸭携游鱼共戏,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让人尽享“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田园城市风光。

  每天早上都会到湿地公园锻炼的侯治帮老人说:“改善城里人的居住环境,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一旁的李贵基接上他的话,说:“小康了,还要健康。”

  黑河最大的支流大沙河穿临泽县城而过,这条河就是西游记中沙僧渡河随唐三藏西去取经的流沙河。多少年来,留在大多数临泽人记忆中的大沙河是泥沙沉积、河道淤塞、污染严重的不堪景象。如今,经过3年多时间的流域综合治理,已变成清流环城、斜桥飞渡、水移景换的“戈壁水乡”,生态城市建设带动了临泽县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等开发区建设,来自全国的12家大型种子企业入驻种子产业园。

  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通过大力推广“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四化”新农村建设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渴望“过城里人一样生活”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在甘州区党寨镇下寨村,14栋小康住宅楼在离旧村庄不远处拔地而起,全村625户农民已有360户自愿上了楼。“不烧炉子不烧炕”,说起住上楼的新生活,47岁的村民管作铁一脸幸福。

  这些上了楼但并没进城的农民,看上去仍是“土头灰脸”的本色,但他们却有另一个特殊的身份:村办企业奶牛养殖厂的“股东”。

  在村支书蒋吉福的带领下,下寨村农民入股办起了奶牛养殖厂,并成立了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村上采取“农户入股、集体经营、定期分红、共同富裕”的合作社运行模式,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去年全村农民纯收入达到8171元。

  高台县骆驼城乡东联村距县城只有4公里的路程。村上在县城修建了6栋楼200多套住房,全村80%的农民已上了楼。

  东联村的村支书胡宗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知识分子”,他已考取了乡机关的公务员,但他不想离开村民们。在他的带领下,由农民集资入股,办起了瑞泽养殖厂。进城上楼的农民除分红外,他们的水电费等均由企业承担。这样的“抱团发展”让农民既能进得了城,也能生活得更好。

  张掖生态宜居城乡建设,不仅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到了田园之美,而且也带动生态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以文化旅游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张掖今年截至9月底接待国内外游客6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亿元。毗邻丹霞地质公园的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凭借有利条件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展景区旅游服务业,今年全村旅游收入达1000多万元。

  张掖市第三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51%,成为张掖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和最有力的支撑。

  在结束张掖的采访时,记者忽然想起了张掖历史上曾消失的两座名城:黑水国和骆驼城。距今4000年的黑水国曾三兴三衰。每一次由兴而衰,都是因为生产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每一回生态修复的时间竟长达400年到1000年。骆驼城在汉晋时期就是宜耕宜牧的重要城镇。它的消亡,除了战争因素,最致命的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今天,这两座古城遗址只剩下荒草凄凄的土堆。在一般游人的眼里,毫无观赏价值可言。但它对人类却有着永久的警示意义:一座城市,一个地域,无论曾经多么繁荣,如果其发展是通过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掠夺,超出生态资源的承载能力,那么,它走向衰落和灭亡则是自然法则无情的归宿。

  人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这两座历史古城。它们的兴衰,无疑是今天的张掖更加重视生态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个历史旁证。

  本报记者 张国华

  万吉彦 张学明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岳菲菲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