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为孩子引入慈善文化——昆明市慈善总会“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稳步开展

2017-08-24 14:41:00来源:慈善公益报

   “我们很乐意捐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和老人,救助街头流浪的小动物,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云南昆明五华区春城小学五年级同学在《关于慈善事业的调查问卷》中写道。

   近日,《慈善公益报》记者在昆明市采访“慈善文化进校园”成果时发现,在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慈善暖流浸润孩子心房

   在春城小学,记者发现《慈善读本》进校园后,孩子们不仅与父母进行了共读,还认真地写了读后感。很多孩子读了慈善读本后表示,不仅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与学习,还明白了爱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有了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把慈善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各种德育和课外活动中,推广慈善理念,积极开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系列慈善活动,在学生中营造出了“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浓厚氛围。这就是“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成果。

   据记者从昆明市慈善总会获悉,昆明“慈善文化进校园”开展已有4年,目前在全市中小学稳步推进。慈善文化如涓涓细流,沁润着一所又一所学校,将爱的种子播撒到娃娃们的心中,沉淀着文明与美好,积淀着整座城市的未来与希望。

   昆明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培山向记者介绍说:“2013年,昆明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昆明市9所学校开展首批试点工作;2014年,总结第一批试点经验基础上,活动扩展至全市16个县(市、区)、3个国家级开发(度假)区的12所中小学校;2016年至今,在昆明全市21所中小学4万余名学生试点基础上,昆明市慈善总会将‘慈善文化进校园’工作在全市学校推进。”

   李培山表示,21所试点学校积极以《慈善读本》为载体,结合实际,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慈善文化活动。试点中,各学校涌现出了无数的好人好事,如为灾区捐款、进敬老院照顾老人、拾金不昧、捐赠书刊、收集垃圾等。“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通过慈善讲座,使得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慈善观念,将教育化为师生及家长喜欢的活动,让参与者在看书、听故事、做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中感受爱、表达爱,激发爱的情感,提升爱的能力。”提起慈善文化进校园对于教育的带动作用,官渡区龙马中心学校负责人颇有心得。

   该负责人介绍,学校把慈善理念的宣传、教育和培养,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在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不仅让全体教师学习领会慈善文化的根本,还通过校级宣传发动、班级主题活动、家庭社区活动、积极营造了人人参与慈善的校园慈善环境。

   慈善精神内涵贯穿日常

   记者了解到,自“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以来,各试点学校研究如何科学地将慈善文化渗透到学科之中,认真组织教师率先学习研讨,成为慈善文化的善念善行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在抓好学生慈善理念教育过程中,做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各试点学校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刊、LED滚动屏、班级文化宣传栏、读书角、墙壁、楼道阶梯等宣传媒介,通过班队课、国旗下演讲、课间操等形式,开展宣传。

   师专附小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把慈善文化传播到家庭,让父母与子女共读《慈善读本》;高新一小邀请家长参与班级主题队会和慈善讲座;金实小学编排了课间“慈善手语操”,全校唱响“无条件的爱”;东川第三小学提炼慈善主题标语,开辟“慈善文化墙”……

   一幕幕暖心的画面经常出现在昆明的校园里。

   在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慈善爱心活动基础上,试点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实现从心慈善到行慈善的转变。学生们到社区、到敬老院、到困难老师家中争先恐后为老人唱歌跳舞、洗脚、打扫卫生;组织学生到偏远山区小学送书、学习用具;投身到学校所在区域的社会实践中,开展慈善活动。

   作为这项活动的倡导单位,看到试点学校取得的成效,昆明市慈善总会会长李培山很欣慰,李培山向记者表示,慈善文化引入校园是慈善组织为孩子们送来的精神食粮,各个学校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全省、全国起到示范作用。从小给孩子们树立慈善理念非常有必要、有意义,希望这个活动能一直推行下去。(泊 伟)

编辑: 侯力新
关键词: 德育渗透,慈善文化,进校园,慈善读本,通行证

为孩子引入慈善文化——昆明市慈善总会“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稳步开展

近日,《慈善公益报》记者在昆明市采访“慈善文化进校园”成果时发现,在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川第三小学提炼慈善主题标语,开辟“慈善文化墙”……   一幕幕暖心的画面经常出现在昆明的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