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世界这么大,何处安放你的晚年?
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我要评论

  7月31日,在仪征市老年公寓,一位老人扶着轮椅走路。近年来,江苏省扬州仪征市真州镇华兴新村社区,针对社区空巢老人较多的情况,在当地民政局的支持下成立日间照料中心,雇佣2名专职厨师,周一至周五每天为生活困难、自理能力较差的老人提供午饭和晚饭,老人们每月花费200元就可以在家门口吃上干净可口的饭菜,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有志愿者将饭菜送到老人家中。据介绍,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664名,他们的子女、家人大多常年在外地从事工程项目。截至2014年底,仪征市共有60周岁以上老人11.94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1.11%。其中65周岁以上7.4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3.13%。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世界这么大,何处安放你的晚年?

  ——中国五类特殊老年群体生存现状调查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2亿老年人口,遍布中国城乡。“银发浪潮”裹挟下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老年人口大国。

  本该含饴弄孙,乐享天伦,但对于一些特殊的老年群体而言,生活却充满艰辛。他们中,有农村留守老人、有城市空巢老人,还有失独、失能和“候鸟”老人。这些有着特殊境遇的群体,处在“中国式养老”中最寂寞、最脆弱、最需要被照亮的角落。

  两个月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前往“北上广”一线城市、中西部农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地体察老年群体的生活状况,记录下这些来自你我身边的真实故事……

  农村留守老人:与狗相伴,只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盛夏的川南腹地,骄阳似火,热浪袭人。

  在宜宾市李端镇新权村狮子山脚下,记者见到了85岁的李松权老人。还没进屋,一条大黄狗就扑出来,叫声打破了小村的寂静。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李老汉的儿女也不例外。自老伴6年前去世后,只留下这条狗与他做伴。

  老人住的泥土瓦房,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屋里陈设比较简单,除了杂乱的卧室还有些生活气息,其余几间布满了灰尘。

  “我的生活很简单,没事就去村里转转,跟老朋友摆摆龙门阵打打麻将。”老人一开口,露出仅剩的两颗门牙。

  除儿女回家看望时给点钱,老人固定的经济来源主要就是每月70元的老年补贴,每年107元的粮食补贴和35元的退耕还林补贴。

  李松权告诉记者,家里还有4亩多土地。“前几年转包了1亩多给别人种,现在村里青壮年都出去了,地没人种,大部分在放荒。”“听说村里要搞莲藕连片种植,那个时候可以把土地流转出去,看能不能得到一点租金……”说这话时,老人眼里满是期盼。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土地、守着老屋,成了他风烛残年里执拗的信仰。尽管一个人孤苦伶仃,老人还是不愿离开。“去养老院做啥子?我哪都不会去!”他有很多理由:生活还能自理;怕给子女丢脸抹黑;在自家老房子住了几十年,习惯了……

  “只希望孩子和孙子常回家看看。希望他们在外面过得好。”一提起晚辈,老人顿时眼含泪光,他把自己的梦想和祝福全都给了下一代。

  子女被城镇化浪潮卷走,他们却留守在故土家园。

来源:新华网  编辑:安红丽作者:  日期: 2015-08-30 09:44:00
标签:候鸟;连片种植;中国式养老;候鸟老人;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