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月9日消息(记者 夏燕)“如果出现肌肉拉伤疼痛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呢?”“炽热大火近在眼前,在火灾现场该如何自救呢?”······在深圳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VR、AR、红外感应等科技手段模拟现场,居民在参与体验中揭开谜底。

  “饮水机上放置充电暖手宝”、“加热地垫上有易燃物品”、“沙发垫上有正在充电的手机”······点击滨江社区里的多功能安全文化互动平台,互动游戏体验让居民在玩中学到安全知识。

 

深圳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内的3D模拟灭火。(央广网记者夏燕 摄)


  1月6日,由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主办的广东安全生产“南粤行”第四站活动在深圳开启。通过走访深圳市福田区的两家社区、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和宝安机场东部通航基地,央广网记者发现,数字化平台的建设,越来越成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

 

  数字化社区:“区域安全一体化”模式

  “立即查明火灾原因,继续拨打120急救报警电话,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收到!”在福田区香蜜湖街道侨香社区,一场应急演练正在上演,只见消防救援人员迅速从火灾点救出伤员,转移到空地施救。

  “一分钟以内出警,三分钟以内到达事故现场,五分钟以内初期火情处置完毕,十分钟内增援力量出动”,这场演练诠释了侨香社区的“区域安全应急一体化”模式。

 

消防救援队模拟训练。(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快速应急响应的背后,香蜜湖街道推出的“社区应急一体化”平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链接了社区居民、物业巡逻人员、消防员等人员,最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共享、协调联动、高效处置。

  作为高层住宅小区,侨香社区面积0.64平方公里,人口2.2万人,人口密度大,曾多次发生因居民用火用电不慎造成火灾的事件。

  “通过一体化平台,包括我们宣传走家入户,一步步引导居民,达到了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侨香社区党委书记罗佳佳表示。

  如今,始于侨香社区的“区域安全应急一体化”模式,将在福田区95个社区得到推广,社区和物业由此成为应急管理的重要力量。

  同时,各社区也在利用数字化手段管理,如紫荆社区率先建设全区首个社区智慧微中心,华航社区中航片区首创应急联动平台化管理,探索“互联网+应急一体化”新思路等。

  一份数据显示,福田区2020全年共发生火情147起,社区或物业扑灭65起,占44.3 %。

  在“区域安全应急一体化”模式推广的同时,“学习强安”平台也在为基层应急管理提供理论帮助。据了解,“学习强安”平台是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指导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开发,2020年1月15日正式上线。

  “不管是物业还是社区,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罗佳佳指出,“通过APP平台的学习,可以把更好的安全做法引入到社区。”

  不仅如此,普通市民也能通过“学习强安”平台学习安全知识。

  深圳南山安全教育体验馆馆长杨欣表示:“我们也会向体验者推荐‘学习强安’APP,随时带在身边,就像带了一部安全知识学习宝典一样,遇到问题随时可以查可以学。”

  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平台总注册用户数超过338万,开设总课程数超590门,累计学习总时长超197万小时。

 

  空中救援:打造飞行化的应急管理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部航空”)医疗转运救生员李翔的职业信条。

  救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车祸伤、撞伤的病人,我们的要求是一个小时之内必须到达医院,有一个及时的救治。”李翔说。

  这也对救援提出了高要求,李翔表示:“基本上我们要求,飞机2分钟启动发动机,2分钟以后起飞,15分钟到30分钟内,到达覆盖整个城市的范围。”

 

东部航空医疗救援队模拟训练。(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据东部航空救援事业部总经理梁煜介绍,东部航空打造了“数字化城市空中出行平台”。

  “所有的飞行轨迹、飞行计划、飞行指挥,全部用数字化方式解决,将来商务出行、应急救援指挥,都可以实时指挥。”

  同时,未来航空救援的重要性也在凸显。梁煜表示,深圳市的盐田区和大鹏区属于山林地带,“经常有旅友去旅游的时候,在深林中一旦遇险,是根本出不来的,很多时候就靠直升机。”

  对此,东部航空正在与深圳市盐田区应急管理局打造移动平台。“因为现在正在运行当中,它还不够成熟。成熟以后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东西。”梁煜说。

  在深圳宝安机场东部通航基地,记者注意到,有一幅“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通航直升机起降落点布局规划图”,以宝安机场直升机运行基地为核心,向整个大湾区辐射开去。

 

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通航直升机起降落点布局规划图。(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下一步,我们在广东省各地市会建立12个以上的基地。”梁煜表示,直升机最重要就是起降点,点和点之间构成一条航线,“通过数字化平台,把这些点都整合在一起,将来这是一个方向。”

  “我们现在应急管理力量,要从陆地的、向水面、空中立体化发展。第二个就是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政法处宣传处未定级军转干部杨前在走访中指出,专业化就体现在救灾的技能上。

  例如,在医疗救援的专业化方面,李翔和队员一直保持着骨折固定、止血包扎、心肺复苏术等的训练。“我们每星期有一个小考,每个月一个大考。还取得了深圳市急救中心发的‘初级救护员证’,以及其他美国心脏协会等机构颁发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