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珠海12月19日消息(记者何伟奇 通讯员马骁)12月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院主办,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资源经济研究所、珠海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协办的“2020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珠海开幕。本次论坛以“面向十四五:创新发展与智库使命”为主题,来自学界、政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大咖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成果发布、圆桌对话等环节,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创新、智库研究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创新发展、科技教育和智库研究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唐嘉乐、珠海市工信局局长沈岩相继致辞。随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珠海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李伟,好未来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钱春弦先后作了“全球经济变局和中国加快创新”,“科技创新塑造全球城市价值链”,“教育产业和经济发展”和“以爱和科技发展高质量教育”的主旨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在主论坛发布并介绍了《中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20》的研究成果。该报告由关成华担任主编,汇聚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多所高校院所的研究力量共同完成。

  关成华在成果介绍中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形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消费及需求升级,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当前我国教育服务产业的总体规模已超3万亿元,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等细分领域方兴未艾。城市是教育服务产业孕育发展的重要场所。教育服务产业发达的城市具有创新活力强、韧性好、应变能力突出等特点。通过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促进地区高素质人才集聚、提供科技创新新场景以及引进全球创新资源等方式,教育服务产业使城市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20》力图厘清教育服务产业的基本概念、描绘行业发展概况并阐明其对创新的引领意义,继而从发展评价、政策研判和企业社会责任三个维度出发,展现我国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为我国教育服务产业更好发展贡献智慧。

  当天下午,来自学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大咖还以“创新驱动大湾区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助推教育进步”为主题,进行了两场圆桌对话,讨论分享创新发展的前沿理念、科技教育的全新模式和智库研究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