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佛山12月2日消息(记者张胜强 通讯员谭杰才)“木里”一词,在藏语里是美丽、辽阔、深远的意思。

  但与美丽的释义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位于青藏高原边境的木里,过去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曾被确定为深度贫困县。

  2017年以来,佛山市高明区共援助木里县财政资金超1.5亿元,涉及68个项目,逐年在住房保障、教育、医疗上下苦工、出实招,着力解决民生痛点、难点。

  时至今日,在佛山高明的协助下,木里在香格里拉秘境深处,勾勒出了一条新的脱贫风景线。

  民生帮扶打造“木里样本”

  “这里以前是光秃秃的山,房子也是破破烂烂的,现在住进干净整洁的新房子,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木里县后所乡岩里村村民口中讲出的变化,就是当地扶贫协作的真实对照。

  自扶贫工作启动以来,高明区将脱贫攻坚的其中一个重点放在了民生项目上,全力实施一批重点帮扶项目和民生工程。

  为了让群众住得下、留得住,驻县小组结合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打造了一个个产业兴旺、文化兴盛的安置点和新村庄。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木里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动用援建资金3196.4万元,安置214户956人。

  除了住进新房,岩里村等地还修起了新路,让木里县当地的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往外销售,多出的这一条收入来源让村民们销售农特产品都更加卖力。

  木里是藏、彝、汉等21个民族杂居的藏族自治县。地广人稀、通婚混居会造成一个村有多个民族,处于县城旁边的锄头湾村就是一个典型。

  为了保障各民族的建筑特色,驻县小组对所有房屋进行分级分类,对B、C级房屋进行改造加固,对D级危房进行新建,既确保安全性又保留民族建筑特色。

  此外,为了将援建乡村建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备的系统化居住社区,驻县小组充分发挥佛山陶瓷之都的优势,发动社会力量捐赠生活用品到援建乡村。

  木制屋顶变为陶瓷瓦,水泥地变为地板砖,旱厕变为抽水马桶……在原始广袤的森林周围,佛山高明协助木里县早早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育、医疗两头发力 斩断返贫“病根”

  作为佛山派驻凉山州的第一批驻县人员,胡安泉来到木里的第二年就开始狠抓教育扶贫。

  同样寒门出身的胡安泉,在得知李子坪小学因山体滑坡、泥石流而停课之后,他带领驻县小组在木里重新建设了李子坪小学、李子坪幼儿园、红科中学。同时,他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15个贫困家庭学生。

  “非、常、棒,如果要我来总结教育扶贫的经验的话。”

  2019年至今,扶贫工作组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331万元,建设当地标杆学校。

  此外,佛山高明区实验中学4所学校通过与木里学校结对,已派遣柔性支援教师近50人次。

  摊开地图,高明与木里的距离将近2000公里,但不间断的医疗帮扶,却让两地紧紧相连。

  今年7月,在高明援派木里医务人员黄洁阳的协助下,木里县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功开展首例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填补了该项技术在木里县的空白。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实现了零的突破。“CRRT技术能在大凉山开展,离不开各级扶贫力量的努力。”黄洁阳说。

  据统计,2017年10月至2020年8月,高明共派出6名医务人员赴木里进行为期半年或1年的医疗帮扶任务,同时派出9名医务员赴木里进行为期1个月的柔性医疗帮扶任务。

  一批批医务人员的来往搭建起了帮扶桥梁,一座拔地而起的医技楼就是“强心剂”。

  2020年,扶贫组投入3400万元建设县人民医院医技楼。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就诊和工作场地紧缺的困难,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难病远的问题。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木里县慢慢消失了。

  因地制宜 开出一剂木里致富“新药方”

  木里县虽然交通较为落后、自然环境恶劣,但森林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奇特,非常适合发展一、三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落地一定要有一个支点”胡安泉认为,培育产业持久造血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经过对29个乡镇的实地考察,驻县小组长胡安泉提出了“植物、动物、药物、礼物”的“四物”产业链发展路径。

  三年来,共投入1800余万元扶持反季节羊肚菌、牦牛角手工艺产品、药王谷产业园区、藏式手工艺品等一批产业项目。

  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巨大的海拔落差,形成了“一山四季”的立体气候。这样的环境对人“不太友好”,但却有利于中药材的成长。

  鉴于此,驻县小组因地制宜提出了木里药王谷规划,建设完成了药王谷标本中心、育苗基地、加工基地,以及药王谷药用百合园、党参园、黄精园、白芨园和重楼园。

  “有了这个党参基地,我们村民可以在村子里帮忙施肥、洒水和维护,不用出去打工就可以在家乡挣钱了。”锄头湾村村民吕正清说。

  连绵的深山老林,过去曾经是对木里人民的考验,如今里面蕴藏的一味味中草药,变成了木里人民脱贫致富的“药方”。

  由于看好当地优越的中药材发展条件,山西振东道地药材种植科技公司2018年起在木里建设了党参种植基地,为当地群众提供种子和技术,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

  越来越多的中药材收购商慕名而来,也让高明援派干部意识到背后的发展机遇。“我们的思路是以‘药王谷’为龙头,打造木里的中药材产业体系。”胡安泉表示。

  目前,木里县内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3523亩,仅药王谷项目可带动至少7046人就业,约占全县总人数的5%。

  按照计划,木里将以“药王谷”为龙头项目,打造植物(种植业)、动物(养殖业)、药物(药王谷)、礼物(文化旅游产品)为一体的四大主题产业链,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产业的完善也激发了一批木里致富带头人的热情。

  扶贫工作组通过每年投入不少于50万元,组织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提升本土企业家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拥有多年国企工作经历的胡安泉经常组织本土企业家座谈学习,倾囊相授他的经济工作经验,并鼓励本土企业家到广东对接销售渠道,将广东经验和广东资本带进木里县,形成资本、资源和经验的“优势互补”。

  “希望这几年形成的产业体系能够持续下去,高明与木里两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胡安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