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湾智慧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央广网广州8月26日消息(记者周羽 通讯员肖明葵、童慧慧、董宸羊、吴中舟、吕官弟、邹穗华)2020年8月26日,全国首个由传统旧码头升级改造成的全国领先的智慧港口项目——妈湾智慧港项目新建1号泊位进入测试作业阶段,承建方中交四航局表示,这是在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的一份献礼。

  40年前的今天,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成立,经济特区这一崭新事物在中国古老大地上宣告诞生,并自此承担起先行先试,为改革开放探索开路的重要历史使命。40年的发展,曾经的小渔村已变成为现代化城市,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增添了亮丽的一笔。40年弹指一挥间,经济特区发展的背后,最早进入特区、参与特区建设的“拓荒牛”——中交四航局建设者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他们开山凿石、架桥修路、筑港通航,并点燃改革开放第一爆、首发“四分钱奖金惊动中南海”的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创举,为经济特区发展书写精彩篇章。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拓荒牛”拉开深圳特区建设序幕

  1979年,四航局100多人的队伍率先开赴蛇口工业区,成为蛇口这个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园区的“拓荒牛”。曾经按下爆破电钮、点燃“改革开放第一爆”的四航局原副局长倪鹤安回忆当时的建设情景,仍旧激动,“大家铆着一股劲干活,就是为了不辜负国家和组织的信任。”

  为有效拉开建设序幕,四航局敢为人先打破大锅饭制度,拟定“四分钱奖励”制度。作为“四分钱奖励”制度的发起者,四航局原党委书记沈长林同样感慨,“我们推出的超产奖励方案其实也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极大推动了蛇口工业区和四航局的发展。”

  至上世纪90年代末,四航局承建蛇口港码头近30座,岸线总长近3000米,几乎囊括蛇口港、赤湾港的绝大部分码头工程。在数十年间,四航局在深圳建造了桥、路40多(座)条,道路总长30多公里,工程优良率达100%,其中1981年和1982年接连取得深南路、和平路和建设路大会战的胜利,创造了当时深圳特区城市道路建设的奇迹,并被深圳市评为“1982年基本建设先进单位”。

深圳蛇口港。(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新世纪,深圳港作为国家确定的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广泛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深圳市的一个基础产业,助力特区持续对外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

  盐田港,四航局建设者从1987年的起步工程开始,就参与其中,一直助力其成长为国际深水大港。在1997年建设的盐田港二期工程中,四航局以先进的混凝土配制理念应对国内首次提出的“50年不大修”的耐久性要求,捧回华南地区水工工程首个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2008年,四航局创下“码头建设速度新纪录”,用三年半完成盐田港区三期扩建工程,工程量等同于再造了一个盐田港区,让四航品牌在华南水工市场始终占据龙头地位。

  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妈湾港作为自贸区的主功能区,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前沿阵地、海外企业引进来的重要基地。

  四航局参与妈湾港的建设始于1989年。1991年至1994年,四航人又相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座3.5万吨级、两座5万吨级码头,让妈湾港走向全面开发的时代。

  2017年底,四航局在时隔20多年后再次中标深圳港妈湾港区海星码头1号~4号泊位改造工程水工工程,由原有的1号~2号泊位在升级改造后合并成新的1号泊位,集装箱泊位将由原来的5万吨提升至20万吨。旧改升级后将发挥产业孵化效能,辐射带动港口生态圈内企业的产业升级,为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枢纽城市”和“交通强国试点城市”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深圳发挥一带一路支点作用。项目书记张宇政说道:“能够参与到妈湾项目建设,我们感到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在日常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尽最大努力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为深圳发展献一份绵薄之力。” 面对旧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需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旧码头原有结构进行新码头施工,同时还需解决施工场地重合带来的交叉作业风险等问题,四航人在建设过程中传承“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蛇口精神,敢破敢立、勇于革新,不断攻克施工技术难题。项目负责人王锐敏介绍道:“妈湾智慧港项目是全国首个由传统旧码头升级改造成的全国领先的智慧港口项目,如今我们接过四航局前辈的“接力棒”,就必须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提供过硬产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所采用的《一种使用于有锁扣钢管桩沉桩的限位固定装置》还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深圳盐田港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中,深圳一直走在前列。1995年5月始,四航局先后参与深圳河治理一期、深圳河二期工程、深圳前海铁石水源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宝安区2019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工程项目,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重任,努力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与《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相继颁布,四航人大步踏入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新征程:四航局负责参建的深圳机场三跑道项目工程初步动工;深圳液化天然气配套码头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正奋力推进建设……

  打造湾区门户枢纽,建设珠海快捷交通串联三地繁华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中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承载着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国家使命,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典范。

  横琴岛上,四航局参与建设的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海底专用隧道是国内第一条采用围堰明挖法修建的海底隧道,也是连接澳大横琴校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唯一专用隧道。

  途经横琴岛,另一条连接珠澳的通道已经开启。2020年8月18日,四航局参建的珠机城际铁路一期正式通车,除了全线最大的车站横琴站部分通道可直达新横琴口岸外,珠海站也具备快速通关前往澳门的条件,届时旅客下车后可通过站台经过粤澳新通道直达澳门。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蜿蜒横亘在碧波之上,联通粤港澳三地。2012年,中交四航局建设者在中国工程领域首次采用工厂化迎接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挑战。6年时间,四航局攻克港珠澳大桥120年使用寿命难关,完成17节长达180米、重7.8万吨的沉管预制任务。极端条件下,四航局与各参建单位还鏖战371天,完成了大桥能否交付使用的决定性工程——澳门口岸建设使命,创造了澳门媒体称赞的“一年建筑奇迹”。

  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世纪工程——深中通道22个标准管节预制任务落在了中交四航人肩上。这一次,沉管预制进度要求是1个月1节,并在1天内完成纵向移动。

  “按照港珠澳大桥的预制速度,这个挑战是完不成的。”四航局技术中心总经理陈伟彬说道。四航人改革创新,成功研发智能化移动装备、混凝土浇筑机器人,从系统上解决难题,让四航局沉管预制技术达到先进水平,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助力汕头特区腾飞,海陆并进建设活力特区

  汕头是近代中国沿海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汕头经济特区成立后,四航人相继建成了煤码头、深水港码头、广澳码头等一大批水工工程。1994年,四航人在广澳深水码头项目建设中战风斗浪,仅用十四个月就完成了原本三年才能完成的工程建设任务,写下了汕头建港史上的创举。

  2016年开工的广澳港二期工程是汕头港迈向深水大港的重要一步,它将为汕头港增添2 个10 万吨级和1 个1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的运力。然而,工程建设工期由30个月被缩短到21个月,这让四航局项目部压力巨大。

  时任项目经理陈华兵顶着压力也不减语气中的坚定:“四航局服务汕头港的历史比较久,汕头港的建设又是汕头的‘头号工程’,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这个项目都不容有失。”项目部抢晴天、战雨天,克服台风多等不利天气影响,严格落实节点目标,于2017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由西向东,城市依海而生。

  从海湾大桥向下眺望,规划中的汕头市城市中心区——东海岸新城正加速崛起。2011年,四航局参建了汕头市政府与中国交建合作开发建设的大型城市综合运营项目——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负责其中塔岗围片区的建设任务。历时六年,四航局相继完成了塔岗围片区东、西两侧跃进水闸、南港水闸,以及滨海大道的建设。

  2019年,四航局在汕头中山东路项目部吹响了工程建设的集结号。同年,汕头市申办2021年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成功。作为亚洲青年运动会的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四航局牵头联合体中标的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塔岗围片区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建成后不仅将缓解汕头片区交通压力,还将进一步完善汕头东海岸新城的城市骨架路网,为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东海之滨,鹭岛厦门建设步履不停

  早在1975年,四航局便在厦门修筑良港。2004年,四航局负责绘制厦门港嵩屿港区的开篇之作——承建嵩屿港区一期1号泊位工程。往后的十多年间,四航局又深度参与了厦门港海沧港区、招银港区、古雷港区等区域码头建设。其中招银10号泊位,被福建省质监局评价为“省内最好的码头之一”。

  在以港兴市、联通世界的同时,四航局助力厦门打造“轨道城市”。

  厦门地铁1号线是鹭岛的首条地铁线,也是四航人挺近厦门轨道交通领域的“一号工程”。厦门地铁1号线建设目标直指“国内第一、世界一流”,由四航局承建的三标一工区段被称为“1号线最难啃的硬骨头”。四航局项目部加大资金、人员和设备投入后,创新工艺技术为项目建设扫清拦路虎,彻底扭转进度靠后局面,率先在厦门地铁1号线12个工区中实现隧道双线贯通、车站主体全部封顶,被称为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与此同时,四航局承担了厦门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的施工任务,建设里程长达15.2公里,施工内容涵盖隧道、车站、区间、高架桥等。在厦门地铁2号线建设过程中,四航局承担了全线最难施工段天竺山至马銮北站,单次投入5台直径6.6米的盾构机,并在3个月内完成全部盾构始发任务,实现了百环管片零破损、零渗漏,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为四航局盾构管控、市场开拓积累人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