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央广网广州7月3日消息(记者郑澍 官文清)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拉开了大湾区建设的大幕。三年来,广东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切实担负起建设大湾区的重要责任主体职责,紧紧抓住大湾区建设这个“纲”,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动协同港澳做好谋划落实工作,加快推动大湾区一体化融合发展。
  其中,在科技创新领域,粤港澳三地聚焦创新协同,携手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而广东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充分发挥深圳河套、珠海横琴和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等重大创新平台牵引作用,大力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加快集聚全球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建立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备天时地利
  由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合力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便是粤港澳科技合作的一项重要工程,同时也是广东省科学院组织面最广、参与单位最多、参与地方最多的代表性项目。该中心主要由微生物菌种保藏平台、生物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平台等六个部分组成,自2018年筹建至今,按照三期的规划来开展建设工作,目前一期(培育区)建设已基本完成,同步还在建设广东省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实验室,最终的目标是要将该中心建成中国微生物菌种基因与生物安全大科学装置。
  作为该中心的筹建者和发起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表示:“目前培育区建设已基本完成,经过一到两年的进一步完善和运行,预计微生物菌种保藏量可达20万株,正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目标是50万株,而今后建成的大科学装置可保藏菌种100万株,将极大地推进粤港澳地区乃至全国微生物研究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吴清平院士指出,微生物是地球上最为庞大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对人类健康、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微生物种类超过1000万种,占了整个地球生物量的60%。而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亚热带,是微生物的天然宝库,相比其他地区来说,微生物资源会更加丰富。
  “同时,粤港澳三地都有国际口岸,人流繁杂,多年来一些重大传染病、流行病都是从热带流入中国。包括内源性输入性疾病,如SARS、禽流感、登革热等,今年的新冠肺炎也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所以在大湾区建设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仅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而且对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一个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清平坦言。
 
  港澳科研与广东地区微生物研究形成优势互补
  粤港澳大湾区雄厚的科研力量是支撑该创新平台的硬实力,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4年—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明专利总量逐年上升,由103610件增加至330832件,增长率达219.31%,近5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总量年均增幅为33.68%,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报告指出,共有68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入选优势创新机构,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教领域创新能力的强劲势头。
  “在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同样离不开港澳高校科研力量的加入,目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澳门大学等几家港澳高校均是我们的合作单位,我们也希望把这些高校的科研团队吸纳到核心团队里面来。”
  吴清平表示,与国内团队相比,港澳地区科研机构和团队有两个优势,一是港澳有国际化优势,在接受国外前沿知识和技术、以及科研设备引进购买方面也更为便利。二是港澳科研团队在微生物科研领域的某些专业点方面独具特色,做到了国际前沿水平;而内地团队虽然做得也很优秀,但因为微生物涉及范围太广,不能完全覆盖所有领域。
  “港澳科研力量参与进来后,就可以与我们现有科研的空白领域形成互补。”吴清平指出。
  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李定强亦指出,三年来粤港澳科创合作的变化确实很大,而且发展速度快、拓展面很广。“比如原来的合作是分散式的、点对点的合作,现在是全面开花、多个不同层面上的合作,同时也从历史上形成的被动合作转化成了主动合作,尤其是港澳,现在我们主动对接他们,去发掘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合作项目。”
  李定强还强调,除了以项目为主外,现在粤港澳还开展了平台的合作,“比如说我们设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实验室,这是广东省政府出资、也和香港澳门协商过的。另外吴清平院士的粤港澳大湾区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港澳更是深度参与其中,这些都是从重点项目到重大平台合作的开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依赖于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的持续完善,广东省大湾区办数据显示,广东已建成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同时还建成了广东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全省8354台(套)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设备向香港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开放共享;建立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实现对包括香港在内的大湾区城市全覆盖,服务港澳地区用户近200家。而“国之重器”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开放运行后,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纷至沓来,在此开展实验,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粤港澳人才资金要素流动推动科创发展
  事实上,在当前粤港澳科创合作的走向上,横跨粤港澳、创新要素流动的通道正在加速畅通。近年来广东不断有新政推出,如“一地两检”通关模式落地,粤港海关“跨境一锁”计划有效便利货物往来,粤港、粤澳合作办学项目“多点开花”。 此外,广东还落实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使得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税负成本大幅降低。
  “大湾区是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方,这里有众多的人才,而且国家平台跟和国际平台也集聚在这里,只有让这些人才等要素流动起来了,大家的交流学习多起来了,那么平台的作用才能彰显出来。”吴清平以自己所在的微生物研究领域举例称,在此之前,港澳科研团队受限于原材料标准菌株的单一性,对微生物的研究只能起到发文章这种“锦上添花”的作用,难以实施产业化。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现在积累了十几万株的微生物菌种,基础积累在这里,所以港澳团队只能在我们这里做,在香港澳门不可能找到这些不同种类的菌株。”吴清平认为,港澳的人才团队和科研团队必须要和内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把科研概念变成可以落地的“产业化”成果,真正达到振兴港澳生物技术产业的目标。
  李定强同样指出,在粤港澳三地的科研创新合作上,以往倾向于单向的合作,现在则是双向的合作,尤其是人才要素的流动比较多。“比如以前都是内地到香港澳门去学习、参与港澳科研工作,现在广东的好几个城市都设立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吸引不少港澳青年前来创新创业。所以这几年的粤港大湾区的科技合作,尤其是很多关键科创领域的合作,都做得有声有色,虽然今年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往前发展。”
  而为了鼓励港澳机构和团队积极与广东开展合作,广东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出台“科创12条”,在全国率先提出一系列具有超前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据介绍,通过科研资金“过河”的方式,2019年广东省财政跨境拨付科研资金累计超过1亿元,共有9家港澳机构获益;同时,粤港联合资助计划累计支持项目174个,总金额达1.74亿元。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产生更多类似“微生物安全与健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科研平台,推动大湾区逐步创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