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高新区全貌(央广网发 松融媒供图)
 
  央广网东莞12月28日消息(记者张胜强 通讯员松融媒)12月24日,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入选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并成为广东唯一入选“全球化创业方向”的基地。
  20年前,这里还只是东莞境内一片茂密的荔枝林;如今,却通过全链条的创新体系吸引着全球各地的人才汇聚。
  20年间,松山湖是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的?独特的“院士文化”又是如何在这里应运而生的?如果把指针拨动回本世纪初,也许能一窥究竟。
 
  结缘
  时间跨入千禧年,彼时的东莞被称之为“世界工厂”。“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成为一句形象的写照。
  然而,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上涨,城市发展亟需“另谋新路”。将哪里作为“试验田”,才是东莞的最佳选择?
  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开发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承担的使命之一就是“谋划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同年2月,参观完英国的散裂中子源ISIS后,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迅速开展了一系列在我国建设“散裂中子源”的研究讨论。
  东莞松山湖与院士们的缘分在此刻悄然结下。
 
松山湖风光(央广网发 松融媒供图)

  2001年的松山湖,在当地人印象中还是东莞大朗镇境内一片茂密的荔枝林,也是一处钓鱼避暑的好地方。时至今日,湖面、湿地、生态绿地依然是构成“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重要部分,但松山湖的“内核”已开始改变。
  2005年,松山湖的开发建设由打基础转向促发展的新阶段,东莞也适时启动“科技东莞”计划,积极寻找科研机构合作。在我国“十一五”(2006-2010)规划期间,提出要重点建设十二大科学装置,顿时引起全国各地争抢。
  为了给中国散裂中子源寻找合适的建设地点,中科院专家们2006年到珠海、广州和东莞三地进行实地考察,最终敲定了地处松山湖范围内的东莞大朗镇水平村。
  2007年2月,中科院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向国家申请在东莞市建设我国首台、世界一流的脉冲中子科学综合实验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以确保中国在中子散射科学领域的先进地位。两个月后,广东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正式挂牌。至此,松山湖迈出了成为科技产业园的第一步。
 

中国散裂中子源(央广网发 松融媒供图)

  此时,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还在负责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双环方案改造。正是这一研究方向,日后嫁接起了他与松山湖之间的纽带。 
  白纸上方好作画。这个时候来到东莞的每一位院士,正在“执起画笔”,满怀期待地开启自己的实验项目;陪伴着他们的,还有启动加速建设按钮的松山湖。
 
  松山湖的“快”与“慢”
  作为首位与松山湖实现合作的科技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至今仍躬耕在科研一线。回忆起刚来到松山湖的情景,他感言,“除了绵延不绝的马路,就是几栋房子。”
  但在科学家眼中,松山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另外一副“面貌”。
  与全国其他的开发区相比,起步时并无特别名声的松山湖没有急于出成效,而是慎重布局产业,吸收其他高新区的经验及教训,让开发能力与各方配套同步提升。
  发展建设的“快”往往千篇一律,但松山湖探路摸索的“慢”,却与科学家们需要潜心研究的态度不谋而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央广网发 松融媒供图)
 
  2008年,由李国杰主持研制的超百万亿次“曙光5000”超级计算机横空出世,不仅开创了不少国内计算机史上的“第一次”,也为松山湖带来首个与市外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
  2010年,央视对松山湖进行“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专题新闻报道。在金融危机的余波下,全国各地开始注意到诞生于东莞的“松山湖模式”。
  一年后,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奠基,担任工程总指挥的陈和生院士望着即将面世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感慨不已。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央广网发 松融媒供图)

  在建设初期,散裂中子源开展了一系列预制研究工作,各项设备的批量生产在全国近百家合作单位完成,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6%以上。更重要的是,在散裂中子源建设过程中,东莞培养了一支约400人的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队伍。
  “这个队伍我认为是非常宝贵的。”陈和生强调,不是引进几位千人计划或者长江学者就能够建设和运行大科学装装置,而是需要一个数百人的高水平、专业齐全的团队长期奋斗。
  “我们需要一个大科学装置的文化,团队的文化,才能够把装置建设好。”
  陈和生不仅是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这块土地的见证者。在他的总结中,“院士文化”的气息已经在湖畔逐渐成形。
  2013年,东莞举行第二批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其中有12个项目集中在松山湖,总投资金额达218.5亿元。
  此后,“热火朝天”成为了松山湖高新区的主题,伴随着散裂中子源顺利实现第一束质子打靶产生了第一束中子,期待在这里焕发“春天”的院士越来越多。
 
中科院院士王恩哥(央广网发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供图)
 
  “2017年我年满60岁了,12月30日下午5点,离职报告交到了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我非常高兴这个时候广东省提出来要建省实验室。”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表示,60岁之后,准备在东莞做一点“有用的材料”。
  盘点过去十余年来中科院与东莞松山湖之间的合作“成绩单”,不难发现,务实合作项目与成果足以排在国内同类城市前列。
  与此同时,中科院人才资源已由过去“点对点”的引进方式,转变为成建制落户,成为支撑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核心力量之一。据统计,当前已有37个中科院系统创新团队落地东莞,各中科院平台集聚科研人员1000多人。
 
  院士之城
  十年规划,再十年建成。如今,松山湖科学城已然进入了“密集收获期”。
  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例,自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通过服务全球1500多位用户,已完成超过200项原创性课题研究;我国首台自主研发发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2020年8月也在散裂中子源园区研发成功,意味着国内肿瘤治疗将迎来技术性革新。
  正是得益于这些科研成果,松山湖的“国”字头招牌不断被擦亮。
  在东莞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揭牌后,各个实验室的数百位科学家成为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揭牌两年多来就聚集了王恩哥、赵忠贤、汪卫华等10位院士。
  陈和生曾表示:“若干年后,在松山湖畔偶遇世界级的科学家将不再意外。”
 
松山湖积极打造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融合的示范点(央广网发 松融媒供图)
 
  不仅如此,松山湖还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2020年11月2日,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首次落地松山湖科学城。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松山湖从全国169个高新区中晋升成为全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与院士峰会的举办和众多院士专家的支持密不可分。“今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更加需要院士资源的支撑。”
  目前,松山湖各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已集聚55个由海内外知名院士、长江学者、学术领军人才作为带头人的省市创新科研团队,活跃着甘子钊、卢秉恒、方滨兴等一批院士团队的身影。
  耐得住寂寞、舍得花时间,不仅是一批大科学装置落地东莞一路来的最好写照,也构成了松山湖独特的“院士文化”最核心的要素。
  20年来,走向“成年”的松山湖高新区,不仅向外界展现了“东莞智造”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伴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正逐步实现从“园”到“城”的质的飞跃。
  这个过程中,院士之城无疑成了松山湖科学城一张最亮眼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