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安莉(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毕节9月11日消息(记者张胜强)2017年,站在乌蒙山上,韭菜坪的高原风光让从小在香港长大的梁安莉觉得自己的第一次毕节之旅不虚此行。当她第二次来到毕节,她心中所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在与当地扶贫工作组接触沟通之后,她听到了一个以前从没听过的词语——脱贫攻坚

  “当时其实并不知道扶贫攻坚是什么,以为是和自己曾经参与过的公益慈善活动差不多。”当她与扶贫干部深入了解之后,才明白了这里做的事情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也让她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要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经过考察,梁安莉与妈妈一致认为贵州地区海拔高、冷暖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等特点,很适合鲜花的种植。

  2018年5月,梁安莉作为广州港华公司扶贫项目的牵头人,与赫章县签订了云海花田田园综合体的投资协议,正式开启了“美丽与芳香并举”的产业扶贫计划。

 

港华的芳香产品。(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摄)

 

  此后两年多的时间,梁安莉与妈妈仿佛扎根在了这里。在中科院专家团队的帮助下,先后尝试了70多种鲜花培育,陆续引进了北海道薰衣草、安娜贝拉绣球等品种,最终确定了向芳香产业发展,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市场上提供差异化的竞争。

  据了解,港华集团兴发乡“云海花田”田园综合体的种植基地,在2018年已完成薰衣草示范种植500亩,2019年新增花卉种植面积950亩。

  未来,这里还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种植芳香植物5000亩,打造出一个集农业种植加工、花海旅游观光、休闲康养独家、科普教育培训、农耕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化田园综合体。

  除了鲜花,梁安莉心里还系着另一群人。

  “一开始来这里,贫困户并不太信任我们,他们认为花不像粮食,不能吃也不好保存,以前还受过骗。”梁安莉回忆,自己遇到的第一个贫困户令她印象深刻。

 

如今的周巧。(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摄) 

 

  “当时周巧正面临着是出去打工还是留守照顾家人的两难局面。”不过,周巧知道村里要建花卉基地的消息后,就立马报名参加了。一个月后,周巧就成为了正式员工;再用了两个月时间,周巧便脱贫了。

  “现在我已经发动家里人一起参与进来了,老公还有公公婆婆,一个月加起来有一万多。”周巧说,今年家里还建了新房子,“感觉人生又有了希望。”

  有了周巧的带头,越来越多的“周巧”也放下顾虑参与进来,农户们尝到了甜头,开始主动将自己的土地也种上了鲜花。

 

农户在大棚内采摘绣球花。(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摄)

 

  目前,花卉育种育苗基地已由原来的100个大棚增加到400个大棚,利益联结覆盖贫困户600多户近3000人。仅去年,基地向贫困户分红金额就达到了近百万元。截至目前,整个花卉基地项目建设共带动农户增收4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