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2020年版《广东省地图集》(简称《地图集》)正式出版,广东省公共地图服务系统标准地图服务子系统也于当天同步上线。《地图集》属于综合类地图集,分为6个图组。地图涵盖全省17.97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面积6.47万平方千米范围,包含专题地图49幅、普通地图132幅、信息图表126个、手绘插图164幅、图片105张。

 

 

  《地图集》是《广东省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大型地图编制项目,采用最新的制图技术手段,汇集广东省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及各部门权威统计数据资料,将近年来广东省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突出变化和成就,用专题地图形式形象表达。
 
  讲述敢为人先的“广东故事”
  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总工程师朱国鸣介绍,《地图集》以地图为信息载体,介绍了广东省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是一部将科学性与系统性、专业性与权威性、严谨性与艺术性融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地图集。
  《地图集》引入了“绿水青山”设计理念,客观形象地综合描述全省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情况,突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依山傍水、生态宜居等特点,采用中英双语打造“广东名片”。
 
 
  《地图集》包括序图组、历史文化图组、人口资源环境图组、经济社会图组、发展战略图组和市县图组6部分。其中,序图组介绍了广东省的总体概貌特征。历史文化图组突出反映了广东省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岭南文化,专题介绍了分布在广东各地的重要红色革命遗址、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南粤古驿道地图。人口资源环境图组则反映了广东省的人口构成、丰富资源和优美环境。经济社会图组充分展示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建设成就。发展战略图组展示未来广东省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市县图组主要反映全省基础地理信息、城市建设的现状。
 
  呈现岭南特色最美名片
  《地图集》提取传统建筑、特色风俗、文化艺术等多方面广东岭南特色元素,收集大量广东独有的自然风景、城市景观、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等照片资料。
 
 
  《地图集》的篇章页采用了极具特色的满洲窗图案,隐喻广东“两个重要窗口”的定位。为充分体现岭南特色,取用广东传统民居与城市现代建筑的代表性灰色,以银色专色油墨贯穿全书的重点视觉内容,并将具有代表性的岭南文化要素和地标建筑绘制成符号,让岭南文化要素的点点滴滴融入图集。为突出广东绿水青山的生态名片,将“绿水青山”元素作为主路线贯穿实现地图,让每幅市县地图犹如展开的山水画卷,“绿水青山”景色尽收眼底。
 
 
  同时,图集还采用了中英文双语设计,方便对外展示广东改革开放成就。封面设计中体现了陆海统筹的设计,颜色由黄渐蓝,体现广东海洋特色。
 
  电脑端电子版计划今年底上线运行
  广东省地图院院长周旭斌介绍,《地图集》采用了图库一体化快速制图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联动更新。由于图集资料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地名地址、界线、影像、各行各业专业资料,存在多源、碎片、格式多样、数据量大问题,为更好地管理、补充、更新地图集所需资料,在编制过程中引入数据库技术建立广东省地图集数据库,应用基于图库一体制图技术,实现了数据库与图集的联动更新,确保图库现势性保持一致,同时大大提高了地图集再版更新效率。
  “比如,当省内行政区划有调整,我们将利用上面提及的技术及时实现图集与数据库的更新。”周旭斌说。
  同时,《地图集》还采用一图一库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地图服务的日常需求,确保每个县地图可单独使用,每个市可以组装成册,确保由库到图的快速呈现。
  图集设计清晰美观,选取中国传统卷轴绘画的视觉象征,对应广东省由北至南、内陆向沿海逐级展开的地理特征,卷轴、海岸线等视觉符号的应用贯穿始终,地图表达脉络清晰,具备独创愉悦的艺术感观。
  后续,广东还将开发地图集在线浏览系统,也就是将印刷版的《广东省地图集》转换成网络版,同时开发小程序,让民众可通过电脑端、手机端浏览和下载《广东省地图集》。电脑端电子版计划今年底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共地图服务系统”上线运行,提供在线浏览、地图查询、专题地图定制、地图分享等功能;手机App网络版地图集计划今年8月底挂接于新开发的“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小程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