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故事会(粤剧篇)现场。(央广网发)

 

  央广网广州3月22日消息(记者 张胜强)广州粤剧百年,风云激荡,传承仍在。日前, 一众粤剧名家齐聚广东美术馆,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分享。
  粤剧被誉为“南国红豆”,孕育生成于广府地区。
  数百年来,粤剧艺术立足本土,博采众长,自成一格,形成了独特的表演体系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一曲梨园惊梦,难忘粤剧清音。
 
  共忆“红线女”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传统艺术的粤剧得到改造,不仅粤剧艺人“脱胎换骨”成为新社会的文艺工作者,还涌现出《搜书院》《山乡风云》等经典性剧目。
  其中,名家之一的红线女更是开创了粤剧史上极具影响的唱腔流派——红派艺术。
 

红线女粤剧扮相。(央广网发)
 
  1925年,红线女出生于广州西关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但随着战火在中国蔓延,红线女一家被迫前往澳门避难。
  饱受战乱之苦的红线女,在参与了粤剧大师马师曾的剧团之后,坚持跟随剧团演出爱国剧目,并主动将收入募捐给抗战队伍。
  1955年,红线女获邀出席国庆观礼,在目睹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后,她毅然放弃香港优厚的生活,回到广州投身祖国文化建设。
  从香港回来后,红线女与同仁们共同创作了被誉为粤剧改革里程碑的《搜书院》、粤剧现代戏典范的《山乡风云》等等,同时还通过如《花市》《莲花颂》《花城之春》等曲目讴歌祖国的变化。
 
红线女艺术中心副主任黄芳介绍红线女艺术人生。(央广网发)
 
  红线女艺术中心副主任黄芳表示,红线女老师始终认为,身为粤剧表演者有责任去记录时代的脉搏。“红老师曾对我说,以前去珠海需要过很多的河,现在到处都有桥,到处都有高速公路,祖国的变化很大。”
  在这之后,红线女立马创作了一曲讴歌珠三角地区变化的《水乡桥韵》,并且还拍摄了艺术纪录片《红线女心路之桥》,通过桥反映了自己和人民生活的变化。“那一年,她82岁。”
  从13岁赴香港学艺,到1943年启用艺名“红线女”,再到50年代初,融入京腔、昆腔演唱艺术和西洋美声技法,创造“红腔”唱法。如果说红线女的前半生,是对粤剧艺术的不懈追寻,那她的后半生,则像春泥护花般关注粤剧的传承。
  “老师说过,假如你一天8个小时为粤剧工作,你可能成为一个粤剧工作者;假如一天16个小时为粤剧工作,可能成为表演艺术家;假如一天二十四小时心中都想着粤剧,那才有可能成为大师。”红线女入室弟子苏春梅的回忆起过往点滴,十分动情。
  1990年,红线女创立小红豆粤剧团,如今这群“小红豆”已成长为粤剧舞台的中流砥柱;2004年,红线女身兼多职,创作了世界第一部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
  “红色不仅丰富了红线女的多彩人生,更彰显了她对粤剧事业的赤胆忠诚。”广州市文联党组成员陈永亮说。
 
  薪火百年相传
  从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粤剧《三家巷》,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乡风云》,到对准改革开放的《土缘》,再到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的《清水河畔》……虽然时代更替,但粤剧台上依旧是巧妆风流。
  广州粤剧院副书记黎骏声表示,粤剧的百年历程,是矢志不渝的百年,也是波澜壮阔的百年。“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广州粤剧院集中推出原创红色经典作品,旨在进一步提升广州红色文化标识度。”
 
广州粤剧院副书记黎骏声做主题发言。(央广网发)
 
  而粤剧台下,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作为粤剧创作者,国家一级编剧梁郁南认为,我们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和平且激荡人心的时代。“我虽已退休,但写作不应退休,被火热生活点燃的激情不应消退。”
  在建党百年之际,梁郁南把小说改编的《三家巷》,以共产党员叶铎辉为原型创作的《火种》,书写中国教育脱贫的《大山里的国旗》,同名电影改编的《党的女儿》相继送上舞台,分别在广州、湛江、东莞、潮州上演。
  70多年前,梅兰芳先生就提出“移步不换形”理论,指明要在保留艺术精髓及独特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戏曲传承、改革、创新、发展。
 

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倪惠英介绍粤剧传承情况。(央广网发)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粤剧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重‘演’而轻‘研’,前辈艺人口传身授是粤剧‘衣钵’代代相传的主要渠道。”
  据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倪惠英介绍,由于缺乏系统整理、认真总结和深入研究,导致许多表演技艺未能完整保留下来,甚至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相继远去,开始出现断层、失传的窘况。
 

《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纂得到了众多粤剧人士的帮助。(央广网发)
 
  对此,从艺51年、足迹遍布全球各地的倪惠英开始组织编纂《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作品通过对粤剧表演艺术进行追根溯源的梳理,为粤剧从业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进而夯实艺术传承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这部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大全”,也开创性地建成了一个集保存、研究、展示数字化粤剧文化遗产为一体的重要平台。 
  “《粤剧艺术表演大全》的问世,不仅使传承和弘扬优秀岭南文化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也将为延续粤剧乃至中国戏曲的命脉做出重大贡献。”倪惠英说。
 
  粤剧新音不断
  只有与时代的脉搏相跳动,作品才能无愧于时代。
  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让粤剧的核心受到了不小考验,新时代粤剧同样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能演绎时代精神。
 

粤剧《红头巾》(央广网发)
 
  广东粤剧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何笃忠介绍,目前正在排演的“巾帼英雄颂”粤剧晚会将于3月28日晚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我们就是要用当代粤剧女精英来携手演绎历代中华民族的女英雄。”
  在这场粤剧晚会中,扮演“刘胡兰”一角的是正是青年粤剧花旦李嘉宜。她表示,从艺路上,粤剧老前辈们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做出的改革创新与新的探索,对她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
  “我作为一名粤剧工作者,我希望我能把这份真善美延续下去,也作为我肩上的一份责任,把粤剧岭南文化传承好,站在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同样作为青年粤剧演员,广州红豆粤剧团副团长陈振江认为,粤剧在新时代更加容易学习与“破圈”。
  “以前是相对比较艰苦的,如果需要学习,可能要飞到第二个城市去找老师。但现在不一样,很多名师大家的戏,一拿手机打开就能看了。”陈振江表示,通过新媒体、新手段推广粤剧,这是需要思考和必须实践的一个方向。
 
广州市文联党组成员陈永亮总结广州粤剧发展历程。(央广网发)
 
  2009年9月,粤剧正式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继承、传承和创新,长久以来都是讨论不断的话题。
  对于粤剧来说,形式或许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让粤剧之美走进更多人的视线当中。
  目前,广州市正在实施粤剧电影工程,《南越宫词》《睿王与庄妃》等经典粤剧将被拍摄成电影,期冀通过“粤剧+电影”“文艺+互联网”等新的表现形式,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拓展粤剧艺术发展空间,激发粤剧的活力。
  “粤剧作为时代的记忆,不光要存在于过去,也要走向将来。所以除了舞台创作以外,粤剧也要更好的‘开新局、开新篇’。”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罗丽这样寄语粤剧。
  让古老粤剧活在当下,是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将粤剧推向未来,虽任重而道远,但广州新音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