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广关注|全民热议高考作文题 教师:考查学生眼界、思维和认知

2017-06-08 08:1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沈静文)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网友说,“趴在电脑上等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曾经的文科生能够吐槽高考做的唯一一件事情。”6月7日,2017年全国高考开考,语文科目结束后,作文题成为互联网上最热的话题之一。

  作文命题,历来全民讨论、每每难以预料。今年的作文题有何新意,考生如何反馈、老师又如何评价?

  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红楼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些关键词,组成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一角。都说考生答完题盖上笔帽恰如利剑回鞘,今年940万“剑客”最有资格评价作文题。

  “感觉很新颖,但是这种题目做起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但是也很有挑战,但是也让人有更加想做下去的感觉。”浙江考生孙愈短短一句话里三个“但是”,足见孙同学内心的百转千回。新高考第一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三本“书”要怎么写,见仁见智。研究作文教学近20年的浙江嘉兴教育学会副会长朱建人评价,今年的作文题一改往年常见的“鸡汤”文风,接地气、说实话。他认为,今年有思辨性,而且这个思辨性是开放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引导当下的语文,尤其是作文教学走向理性,高中毕业生能用比较理性的思维去思考一些问题,这是十分重要的。

  思辨,逻辑,提到这一点的还有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今年全国卷I的作文命题受到他高度评价。题干中说,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余党绪分析,这些关键词,学生都应该比较熟悉,要挑选两三个词儿关联到一块儿,这个对学生的要求就很高了。要筛选、要组合,其实是对学生的眼界、思维、认知能力甚至对我们国家大的形势,都关联在一块儿。遣词造句的后边其实是人的价值观、思维品质、表达个性。

  考生家长的直观感受则是,“死读书”越来越行不通。

  安徽合肥六中高二语文年级组组长凌全发对此表示赞同。语文教学回归“大语文”之路,高考的引领不可或缺。大语文观就是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更重要的、更新鲜的实际上是社会、是现实和生活。

  作文命题方向的悄然变化,不仅引领语文教学的思路转变,更反映社会变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总体来说作文题有两个特点,一个,依然围绕热点问题,第二个,给学生比较大的选择空间。

  时代的确不同了。上海高考作文题说,“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高考何尝不是能力和运气的集合。

  对于语文,作文多重要;对于高考,语文多重要。作文命题正努力试图告诉所有人,一场考试的最大意义在于培育一种思维、养成一种惯性。考试止于考试,思维和逻辑的力量却如同今天父母在考场外的等待,伴随终身。

编辑: 王雪薇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央广关注|全民热议高考作文题 教师:考查学生眼界、思维和认知

今年的作文题有何新意,考生如何反馈、老师又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