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坚持精准扶贫 四年来广东近148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2017-05-04 07:57:00来源:南方网

  据南方日报报道:“家里三口人,妻子在村里的蔬菜基地务工,每个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的工资,我自己在周边镇村帮人建房”,2017年4月12日,今年50来岁的茂名信宜市北界镇学地村村民陈孝林告诉记者,现在一年收入能达到4万元。

  而在四年前,陈孝林还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他口中的“蔬菜基地”便是由珠海市帮扶单位在新一轮“双到”扶贫中引进到学地村的。

  2013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继续实施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并要求更加注重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同时出台了《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及重点县(市)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三年间,我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到户、因人因地施策,如期高质量完成对20.9万贫困户、90.6万贫困人口、2571个相对贫困村和21个扶贫开发重点帮扶县的帮扶任务。

  在如期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后,2016年,省委省政府又启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出的“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动员令,集全省之力,聚焦分散在14个地级市1.9万条村的70.8万相对贫困户、176.5万相对贫困人口,发起脱贫攻坚冲锋战。

  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的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2016年我省57.36万人实现稳定脱贫。“三年攻坚、两年巩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新时期脱贫攻坚部署实现良好开局。

 

  精准识别扶真贫

  确保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精准扶贫,必须做好识别贫困人口的工作,保证扶贫资源更精确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我省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对贫困人口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贫困户和贫困村实行精准化帮扶,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广汽集团驻连州联西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夏强告诉记者,2013年初自己进驻联西村时,当地提供了一份360户贫困户名单。在数月入户走访中,夏强掌握了每个申报贫困户家庭的基本经济数据,最终确定315户符合帮扶标准。

  随后摸查315户贫困家庭经济数据,建立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将贫困户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为每户贫困户建立一个档案,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为每户贫困户制定可量化、看得见、落得实的具体措施。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专家陆汉文认为,在扶贫开发中,一些地方长期存在贫困人口漏出和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扶贫效果不明显等突出问题,面临精准识别难、精准施策难等困难。广东“双到”扶贫的一大亮点就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大数据落实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评估,同时通过“双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缺陷。“双到”扶贫正是广东贯彻精准扶贫理念的实践创新。

  2016年,我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为夯实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基础,全省派出驻村工作队1.2万余个,2277名村第一书记和驻镇驻村工作队员4.1万余人,对贫困人口较多的行政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在对相对贫困人口的核查识别中,我省按照“两个全覆盖”,即逐户核查,不漏一户一人,逐项核查,不缺项漏项,实现整村全覆盖和相对贫困人口信息全覆盖。

  精准识别“找真贫”,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帮扶真扶贫

  四年投入346.13亿资金

  确定了谁是真贫,摸清了致贫原因,下一步就要落实精准脱贫。

  在新一轮“双到”扶贫中,广东把2571个贫困村和20.9万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帮扶目标和具体要求,分配落实到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中直驻穗单位、珠江三角洲7个经济发达市和贫困村贫困户所在市县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全省国有企业、社会团体。三年期间,3599个帮扶单位共派出7986名干部驻村,定点定人定责因人因地分类施策。

  在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对口帮扶的信宜市白石镇垌新村,2013年驻村帮扶工作队通过培训南华李种植技术、组织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等途径,带动全村500余户村民参与,将村里原有的500余亩南华李种植产业扩大到1500余亩,并建立农产品交易中心,解决销路。

  依靠产业帮扶脱贫致富,是我省扶贫开发中坚持用发展解决贫困问题,主打特色产业帮扶“造血”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全省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02.95亿元。至2015年底,帮扶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9220元,比2012年增长近2.6倍,超过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90.6万人如期实现脱贫。2571个相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2年的1.14万元提高到10.2万元,超过了“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或超过5万元”的目标。同时我省还完成了“两不具备”移民搬迁3.8万户、16.8万人。

  在新时期脱贫攻坚开局之年,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因贫施策,按照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启动实施各类帮扶项目5.47万个,部分帮扶项目已初见成效,培训贫困劳动力38万人次,贫困人口新增就业6.1万人。

  2016年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财政用于我省扶贫开发的投入总计143.1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17亿元,省级财政资金114.02亿元,市级财政资金23.13亿元,县级财政资金4.86亿元。

 

  协调发展担重任

  高标准帮扶对口四省区

  在做好本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广东始终按照“全面对接做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坚决完成好中央交给广东的对口帮扶任务”的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相关工作。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启动之初,广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扶贫协作,由广州对百色市、东莞对河池市开展扶贫协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广州、东莞分别累计投入帮扶财政资金2.58亿元、2.66亿元。2015年广西外出务工人员到广东省务工450多万人次,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劳务输出纯收入16亿元。

  2016年,根据中央部署,我省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关系调整。按照国家确定的新标准、新要求,我省主动作为,迅速向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派出六个扶贫协作工作组,实现全面对接,积极探索“脱贫共抓、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合作共赢,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对口扶贫协作向全面战略合作转变”的帮扶模式,全面扎实推进四省区对口帮扶协作,携手奔小康。

编辑: 王雪薇
关键词: 广东;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