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东频道 > 广东头条

央广网

南方电网“十三五”在穗拟投资400亿元 再建77个大型变电站

2016-09-12 20:17:00 来源:大洋网

  据广州日报报道,“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公司在广州规划投资400.8亿元,比“十二五”增长23.5%,再建77个大型变电站,到2020年,客户年均停电时间小于1小时,中心城区停电时间小于30分钟,高可靠性示范区停电时间小于5分钟,让百姓“感受不到停电”。

  广州供电局局长甘霖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解决了‘历史欠账’问题,让广州不再缺电,十三五期间将实现‘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跃升。”秉承南方电网“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广州供电局全力做好电力供应,助力广州三大战略枢纽建设,为广州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从用电量看广州经济

  “十二五”期间,广州电力最高负荷由2011年的1200.9万千瓦增至2015年的1498.9万千瓦,年供电量由2011年的628亿千瓦时增至2015年的740亿千瓦时。

  2015年广州全市GDP增速8.4%,全年供电量740亿千瓦时,比2014年同期增长1.75%。2015年广州市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6%,首度超过七成,商业售电量为122.52亿千瓦时,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与此对比,大宗工业售电量272.05亿千瓦时,比重下降0.54个百分点;非普工业电量为144.51亿千瓦时,比重下降0.35个百分点,体现了广州淘汰能耗较高的落后产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成效。

  今年,广州电网已四次创下历史新高,达1586.1万千瓦,较去年最高负荷(1498.9万千瓦)增长5.82%。1~8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2%,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4.3%。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南方电网是总部设立在广州的央企,广州电网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受端负荷中心。“广州需要建设更多变电站,才能满足广州市民的用电需求。”甘霖透露,“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将始终把广州电网作为重中之重,并给予优先保障和支持,充分满足广州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在南方电网的大力支持和倾斜下,广州错峰用电负荷从2011年的最高151万千瓦降低到今年的零错峰。

三个“重”字做好供电保障

  “十三五”期间,南方电网广州供电局主要是围绕三个“重”字做好保障供电服务:一是重点区域。针对三大战略枢纽、“一江两岸三带”、“多点支撑”涉及的各类重点发展区域。二是重要用户。比如位于广州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天河二号”,不仅用电报装总容量大,高达6.32万千伏安,最高负荷相当于广州大学城五所高校总和;而且需要不间断地持续供电。广州供电局将该用户负荷进行了分级管理,充分保障其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比如南沙港,通过为南沙港进行“油改电”项目,改造后的南沙港龙门吊,一年可以节省燃油费6000多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2万吨。三是重大活动。 “十二五”期间广州供电局累计圆满完成广交会、“春运”各类保供电任务623项,做到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

  “要减少客户停电时间,让百姓感受不到停电。”甘霖表示,广州供电局依托南方电网大平台的统筹调度优势,与广州市工信委等部门紧密合作,确保了广州电力供应的有序有效。全市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十一五”期末的7.76小时/户降低到去年的2.05小时/户,其中越秀、荔湾等中心城区低于1小时,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供电服务在广州市公共行业社情民意调查中连续十五年排名满意度第一。

编辑:官文清

关键词:南方电网;投资;供电保障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南方电网迎击台风“妮妲”创同级台风损失最小、复电时间最短记录

强台风“妮妲”于8月2日3时35分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小时内先后在深圳、广州两地三次登陆,沿途一路狂风骤雨,影响珠三角近10个城市。

2016-08-05 17:26:00

南方电网于8月4日结束防风防汛III级应急响应

虽因台风影响,广东多地部分用户电力供应中断,但经过全力抢修,受影响的停电用户陆续恢复供电,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总体上经受住了台风考验。

2016-08-05 17:19:00

南方电网公司“Ⅰ级”响应迎战台风“妮妲”

2016年第4号台风“妮妲”预计将于8月2日凌晨到上午在广东汕尾到阳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为台风级或强台风级。8月1日下午,南方电网公司召开紧急视频会议,部署台风“妮妲”防御工作,从当日15时开始启动防风防汛II级响应,18时升级为Ⅰ级响应,并做好24小时应急值班。

2016-08-01 21:58: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