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第20次珠江金融论坛举行 去年广州直接融资比重位居全国第一!

2017-05-27 08:05:00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广州市首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体系,并且在进入榜单的88个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37位,充分说明近年来广州金融业的发展成效显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5月26日下午,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陈云贤在第20次珠江金融论坛上如此表示。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金融中心:开放与聚焦”。

  陈云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省提出了“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为广东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和广东省正规划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经济区域。陈云贤强调,广州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华南地区重要战略枢纽的作用,继续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增强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提升国际交流对话能级,打造全球金融资源配置中心,努力建设成为领先国内并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全球城市。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也出席论坛。陈志英指出,无论从贸易还是交通的角度,广州都具有打造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的优越条件。近年来,广州金融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在五年里增长了133%,增速高居全国一线城市第1位。2016年全市直接融资余额达1.35万亿元,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达65.7%,居全国大城市第一位,为各类企业减少财务成本超过250亿元。

  目前,以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为代表的高端产业正加速向广州集聚,国际金融界的F20——国际金融论坛(IFF)、全国最顶级的风险投资论坛——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全球最顶尖高端会议——《财富》全球论坛纷纷落户广州。今年3月14日,《华尔街日报》以《金融企业聚焦中国南部》为题,从行业快照、面向全球市场的区域化发展、营商与发展环境、财富管理四个方面大篇幅报道广州金融业发展情况,认为广州已迅速崛起为一座现代化金融中心城市。

  据广州市金融局局长邱亿通介绍,近年来,围绕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总目标,广州从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入手,着力提高对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广州的本外币存款余额接近5万亿,贷款余额超过3万亿,稳居全国大城市第4位,保费收入突破1000亿,在全国大城市排名第3位。2016年广州在直接融资比重、保费收入增速、新三板挂牌增长率更是突破性地拿下了三个全国第一。

  在金融平台体系建设方面,打造了广州民间金融街、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南沙现代金融服务区、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增城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等6大金融功能区,其中,广州国际金融城将对标英国伦敦金融城,打造南中国最大的国际金融总部集聚区;建成了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广州航运交易所等5大金融交易平台,特别是今年3月,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落户广州,标志着两所(沪深交易所)、两系统(全国股转系统、中证报价系统)在京沪广深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广州结束了没有全国性金融交易平台的历史。

  在金融国际业务发展提升方面,目前在广州共集聚126家外资金融机构,来自全球16个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2016年全市共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5275亿元,业务范围覆盖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南沙自贸区2016年共办理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61.69亿元,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结算量达55亿元。

  针对增强广州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广州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邱亿通还提出了三点想法:一是利用广交会、《财富》全球论坛、金交会、国际金融论坛等高端展会增强广州金融的国际影响力。二是利用南沙自贸区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投融资服务中心。三是在产业金融和绿色金融上打造全球领先的优势。邱亿通提出,广州将以今年首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为起点和契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金融开放和国际化步伐,为广州打造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和全球城市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我们将着力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国际化的金融机构和人才来广州展业,共建广州全球金融中心。”邱亿通说。

  论坛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作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璐巍、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院长李丹儿分别进行了观点陈述。省金融办、国家驻粤金融监管部门“一行三局”、各区金融工作部门、相关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约2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编辑: 王雪薇
关键词: 广州;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