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我的广播剧情缘
中广网 2011-02-24
    

《我与广播剧六十年》征文

  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简燕屏

  2010年是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七十年、新中国广播剧诞生六十年、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的大年份,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我荣获了中国广播剧首批“杰出贡献”奖,真是三喜临门,值得庆贺。在我退休21年后还能获此殊荣,我非常高兴。广播剧研究会的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没有忘记我,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为广播事业工作一生,与广播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了深厚的感情。上个世纪80年代,是我录制广播剧、特别是立体声广播剧最多的阶段,也是我录制技术最成熟,取得成绩最好的阶段。广播剧为我发挥录制技术提供了最大的平台,我时常回忆当年与广播剧的各位导演为共同完成广播剧制作辛勤工作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我们配合默契,合作愉快。这次荣获“杰出贡献”奖的刘雨岚、蔡淑文、胡培奋、宋铁铮,以及已故的王芝芙、刘保毅都是资深的广播剧导演、编剧、编辑,我非常敬重她(他)们,多想再与她们合作,共创广播剧美好的明天。

  研究会秘书长高坦热情邀情我们这些老广播剧人参加纪念征文活动,我也凑兴回忆我37年广播事业中的点点滴滴,其中,获得柏林大奖的广播剧《减去十岁》当属最灿烂的一个记忆节点,谨记下此文,与广播剧人共勉。

  我今年77岁了,1952年进入中央广播事业局,一直从事录音工作,是中国广播系统第一批高级录音师。在到1989年退休这37年的广播生涯中,我担任过设备维护、技术培训,调度管理等各项工作,并经历了由单声道录音技术发展到立体声录音技术应用的全过程。

  我国立体声广播剧发展较晚,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为适应立体声技术的应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部举办立体声技术基本知识讲座,文艺部也邀请原联邦德国柏林之声广播特写主任布朗先生来介绍立体声录制技术,聆听他录制的《欧洲的钟声》等大量的立体声音响作品。我第一次听到这些具有震撼力的立体声音响作品,很受启发,随即写了题为《立体声音响的威力和作用》一文,在1986年7月18日中央电台出版的《编播业务》(增刊)第26期发表。

  为了开展立体声节目录制,中央电台购置了大量的立体声录制设备,立体声传声器,功能齐全的调音台,双轨录音机等。但仅有这些硬件还不行。当时演播室的音响条件不能满足录音的需要,原设计混响时间T60为0.9秒,只能适合录制小型文艺节目和厅堂场景的音响,所以对此必须进行改造和完善。

  中2演播室面积为138平方米,体积840立方米。首先动工的项目是在室内增设丝绒挂幕,演播室的墙有10余米高,除有瞭望窗的北墙外,要在东、西、南三面墙和中间层都各挂上两块挂幕。为赶时间,我们自己动手。我将家里新买的“燕牌”缝纫机搬到大楼演播室内进行缝制。幕帘顶端的挂环缝好后,工人师傅帮助安装。

  经以上措施改进后,演播室的音响条件有明显改善。混响时间T60为0.6秒~0.9秒,这个数据说明能够根据录制节目的需要,灵活的控制混响时间,可以录制小型室内的音响,更大的作用能够录制出室外场景的音响。从此广播剧的外景戏就不再到郊区寻找外景录音场地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

  在录制立体声节目的初期,大家热情都很高,经常在演播室内反复实验各类场景的立体声音响,熟悉和掌握立体声技术设备,及时总结经验,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投入使用。

  1983年,我接受了录制广播剧《海迪》的任务,《海迪》是中央电台录制的第一部立体声广播剧,它填补了中央电台立体声广播剧的空白。虽然时间过了很久,但我仍然记得剧中的一个场景:海迪在家乡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情景。孩子们走到水坝旁,一男童高声喊道:“玲玲姐,看我的,我跳了!”接着“噌”的一声就窜入水中。男童入水时的声音很有穿透力,有距离感。水花四溅的声音很有宽度感和纵深感,有很强的临场感。我们这段音响当时是由外出录音技术员和跳水替身人员共同配合完成的。录制完后,我把录制的过程和体会记录下来,撰写了《录制<海迪>的体会》一文,登载在1983年第27期《广播节目报》上。

  1985年,我又参与立体声广播特写《鬣狗》的录制,这是联邦德国柏林之声广播特写专家布朗先生录制的优秀节目,在录制过程中学到很多技巧。同年,我开始复制合成立体声广播特写《难以忘却的歌声》,高兴的是,这个节目获得1987年“柏林未来奖”的特别推荐提名。

  获奖后,我在圈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台里很多人点名要我录音。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谢文秀编导了第一个立体声广播特写《心爱的二胡,心爱的学生》,我帮她录制,她感到很满意。

  这一年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我录制的立体声广播剧《减去十岁》,获得了1987年广播剧比赛国际大奖“柏林未来奖”。

  《减去十岁》由王芝芙编导,蒋光华负责音响,我负责录制。作品由小说改编,它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荒诞创作手法。剧中虚构了一个“年龄”委员会,传出给每人“减去十岁”,故事由此拉开序幕。

  之前我也先后录制了30余部单声道和立体声广播剧,题材各异。但《减去十岁》要运用特殊音响,特殊场景,制作难度还是很大的。怎样运用立体声技术充分调动超时空、变态、夸张的手段,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呢?我们首先认真阅读剧本,分析人物性格,空间环境,场景变换,设计采用什么录制技术、什么特殊音响和表现手法。根据不同场景的要求,我们又制定声像位置的设置方案。《减去十岁》全剧只有36分钟,但有几段音响必须通过录制技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录制工作分前期录音和后期合成加工两步进行。前期录音的台词、脚步声、炸瓶子音响等等,采取主传声器和辅助传声器相结合的录音手法,根据不同声音的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传声器,有电容式和动圈式的。

  根据不同场景,不同环境的需要,灵活选用多种类型的吸音材料,控制演播室的最佳混响时间。前期录音的录音位置必须达到技术标准。做到声音响亮,清晰,音量电平标准,信噪比好,不失真。后期合成需要调动一切技术手段加工处理,采用调整声像,变换带速,控制音量三结合的技术手段加工制作而成。比如:。

  第一段音响:呼喊“好消息”。

  剧本写道:电报大楼钟声,暗示时间在前进。从天边传来男女交替呼喊:“好消息!”旋转着的“好消息!”喊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大,似炮弹爆炸。(静止)

  原先设计录制的想法是,由一人连续呼喊“好消息!好消息!”,然后将单声呼喊声进行加工重叠,在音量上从弱到强,声像由点逐渐全景展开,由远而近,从而达到剧本的艺术效果。但试验结果很不理想,声音单薄,气势不足,音响处理一般化,缺乏离奇怪诞的艺术效果,无感染力,被否了。导演要求呼喊声是男女交替,人数越来越多。

  后来录制音响的效果是:你听,突然从左(L)远处传来带有童声音质的男女呼喊声。旋转着的“好消息!”“好消息!”喊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大。而喊声的音色却由尖变粗,声速由快变慢,使人感到好消息,实在有些怪诞。

  第二段音响“下楼梯各种人物奔走相告。”

  剧本写道:笑声旋转变成下楼梯各种人物的奔跑声。男女声旋转:“听说了吗?减去十岁!”“千真万确,减去十岁!”最后变成:“减去十岁!” “减去十岁!”

  录制的音响效果是:听!当给每人“减去十岁!”的消息一传开,办公大楼的人群争先恐后的下楼奔走相告。男男女女边跑边说:“听说了吗?减去十岁。”消息一传开,办公大楼的人群争先恐后的下楼奔走相告。男男女女边跑边说:“听说了吗?减去十岁!”

  从那轻快急促下楼的脚步声中,可以感受到人们迫不及待的兴奋心情,同时也较好地体现出立体声技术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这段音响分三步录制而成。

  第一,录取台词的声音。

  第二,录取下楼梯奔跑的脚步声。在广播大楼内,机房门前是石板楼梯,楼梯右侧是墙面,左侧是玻璃窗,有三位男同志奔跑,他们从三楼向二楼、一楼奔跑,跑步声要求急速有力。

  3

 

  3

 

  这段奔跑声要求人数多,节奏快,因此脚步的振动声很大。

  第三,混合加工。将台词和奔跑的脚步混合加工,做到有层次,有距离感,有空间感。

  第三段音响:重现剧中四组人物的心理状态。

  剧中四组人物:局长季文跃与夫人方明华、技术员张明明与妻子薛敏如、月娟与丈夫郑镇海和大龄女青年林素芬和黄美珍。

  录制的音响效果是:你听,首先从纵深远处两边位置同时出现季局长与妻子的欢快笑声。接着在中间位置,听到技术员张明明与妻子的烦恼。随后在中景又听到月娟夫妻的吵闹声。最后在中间位置(前景)出现了两位大龄女青年的郑重宣告,他们不再是别人脱手的陈货了。

  这四组人物先后在不同声像位置,不同纵深距离,不同音量电平出现的双重音(重复音)是多么有趣和怪诞的音响啊!这段音响更好地表现出各种人物变态失控的心里。为了使这段音响区别于原有台词的声音,在技术上对不同人物的声音采用了声像位置,音量大小,虚实交替的变化技巧,进行处理。

  从以上几段我们可以看出录制工作的再创作。王芝芙导演曾说:“《减去十岁》这部广播剧,由于编导、演员、音响、制作各个环节协调一致,配合默契,才使形式有所突破,手法有所创新,达到了形式和内容完美的统一”。

  当时我不知道要将广播剧《减去十岁》送去角逐第十届“柏林未来奖”,获奖消息还是我从老家探亲回京后才晓得,我很惊喜,也很高兴。这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荣誉,也是国家的荣誉。

  《北京晚报》1987年4月19日刊发了此消息,《中国广播报》也作了详细报道。在1987年7月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录音技术研讨会上,我还代表中央电台作了《减去十岁》录制技术的报告,并播放了精彩的音响片段,与会代表纷纷索取发言稿和音响资料。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时任文艺部主任熊生民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有的同志在广播工作一生,不一定能获奖,而你的工作,可以说是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录制《减去十岁》是对我录制技术的总检验,它给了我机遇,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自信,也给了我自豪。

责编:李奕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