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刑警803》——上海台广播剧的高峰
中广网 2011-01-20
    

《我与广播剧六十年》征文                                                           

  文/上海台 王小云

                           

    广播剧,是上海电台60年历史中值得抒写的一笔。而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曾将上海电台的广播剧推向高峰。

  尽管上海电台的广播剧一直在全国领先,成绩斐然,但几十年来,尤其是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电视剧成为收视新宠之后,广播剧的影响却仍然有限。广播剧作为体现广播手段综合能力的高端产品,因其相比一般广播节目技术复杂,成本较高,制作周期较长,它制作和播出的数量有限,因而难以让普通听众对其有广泛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

  1990年,上海电台文艺台及广播剧科与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经过一系列谋划之后,于当年8月10日开播了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此后一发不可收,一播就是5年,期间制作播出了39部计206集系列剧。从此,《刑警803》不仅使广大群众喜欢上了广播剧,“803”还成了上海公安刑警的代号,并一直沿用至今。

  此后,上海电台的广播剧续写着她的辉煌,获奖剧目一直保持全国领先,但《刑警803》的制作却中断了5年。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上述制作复杂的原因外,广播剧生产缺少市场化运作机制是根本原因;大投入、高成本、长周期、低回报而造成剧本少、资金少、产量少、人才少的困难日益突出。广播剧要扩大影响和得到发展,基本条件是要有听众市场;而听众市场的形成,广播剧必须有相当的剧目数量而形成规模效应;广播剧必须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吸引社会资金、增加生产投入、提高创作回报、广泛吸引人才。在与广告商的洽谈中,一条基本要求,就是节目内容和播出时段要贯穿,要固定时段、固定品牌、播出贯穿365天,不能变换节目和中断播出。同时,按照过去的生产运行方式,广播剧作者的稿酬低,要创作出难度不低于其它剧种的剧本,作者缺乏积极性;按照评奖剧的要求,剧作者和演员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因此,大量资金投入、大规模扩大生产数量、培养新人、多出新作,这些成为广播剧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为了做到这一点,或者说正是发现了以市场化运作谋求广播剧新生的这一契机,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便成为首选。(之前的1997年至1998年,文艺中心曾实验过两部系列剧《青春热线》、《都市二人行》共近120集的社会化生产运作。)

  上海电台10年前首创的《刑警803》,当时曾创下了国内广播系列剧之最的记录,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股“803”收听热。1992年,上海电台与广电部西安磁带厂合作,文艺部广播剧科携100集剧目赴西安办会,向全国各兄弟电台征集订购,会上近40家电台认购了30余套,此后《刑警803》陆续在全国各地播出,并受到了广泛欢迎。一代文学大师巴金也曾是《刑警803》的热情听众,曾欣然接受了上海电台记者的专访,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时隔10年,即2000年,在上海电台领导的决策和扶持下,决定再度启动《刑警803》。当年6月,电台文艺频率率领广播剧科,尝试以市场化的生产理念和运作方式,再度与上海市公安局合作,着手创作新版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

  首先是物色一家广告公司。前提之一是台领导给予充分支持,破例通过一项“特区”政策,即给予节目后一段时间(5分钟)授权广告公司代理广告经营,定标80万元人民币,由该广告公司自负盈亏,电台将此费用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全额投入生产广播剧《刑警803》。前提之二,辟出《刑警803》一年专门播出时段,播出时间保证,播出时段适宜,一年广告紧跟《刑警803》,新作不得少于100集。这意味《刑警803》要有相当储备量(我台已有老版《刑警803》206集,加上新版100集和近60天重播,能够满足一年的播出量)。然后广告公司作了仔细的市场摸底,包括社会反应,听众调查,企业意向,回报形式,价格测算,执行方案、措施保障……等等。这是一个严密而略带艰难的过程,各种可能影响承诺兑现的情况,都事关双方的利益,都在反复讨论和“讨价还价”之中。最后都以文字条款形成协议。

  起步虽然艰难,但形势却意外地好。新版《刑警803》开播前一个月,80万广告合同已基本签妥;11月底,第一笔20万元人民币现金支票送到电台财务部。电台方面虽然不免有种“一块肥肉让别人叼去”的感觉,但领导和财务都感叹:一档节目还未开播,广告费却提前半个多月已经到位,这在上海电台历史上和当时所有节目还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更何况是不算热门的广播剧。但广告商和主创人员并不认为这是侥幸和冒险,从2000年12月12日举行的开播新闻发布会的热烈场面,可以说所有人都已经预见:新版《刑警803》100集肯定成功!

  “新闻发布会”由上海电台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召开,对于这一“强强联合”、两家共同开发的合作项目,首先各级领导就十分重视和看好。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的吴志明同志亲自率政治部、宣传处、刑侦总队等多位主要领导出席;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文广影视局主要领导同志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上,几家投放广告的企业老总发言热情洋溢,信心十足。他们的发言不啻是“要为国家稳定、社会治安作贡献”的高姿态,他们由衷地感谢良好治安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他们更表示:只要《刑警803》一直做下去,他们的广告就月月投、年年投!作者代表、演员代表和媒体记者都被这种热烈场面感动了。代表在发言中说:广播剧《刑警803》是一座金矿,值得我们去开采!

  新版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于2000年12月16日正式开播。每天中波990千赫、调频93.4兆赫18:30首播,次日中波1197千赫、调频94.7兆赫上午8:30和晚上20:00重播。2001年1月1日起,重播时段为中波1197千赫、调频94.7兆赫每天上午10:00和晚上22:30。至2002年下半年,作者作为主要组创者之一期间,新版《刑警803》共创作完成了36部计166集。期间剧组主创人员两次在广播中开辟《803编辑室》直播节目,与听众进行热线交流;应听众要求还举行了现场见面会。新版《刑警803》播出后,在听众中激起了热烈反响。复旦大学的曾XX听众来信说:“从去年12月16日起,我每天按时收听广播剧《刑警803》,心中充满了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我真诚地要大声说:‘谢谢您,刑警同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卫士!’”

  市民孙XX来信认为:“新版与旧版相比,题材更加拓宽,表现手法更符合时代特征,更注重细节的运用……新版《803》还有许多吸引听众的亮点,如情景更加紧凑,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演员表演更加生动细腻。”

  上海市第八中学一位同学来信说:“从那天播过我来信的第二天起,我就发现周围几位同学都在谈论这位与他们同一学校写信的学友,原来他们都是《刑警803》的忠实听众。我开始感觉到这个节目的听众群的庞大了,我也庆幸自己用了笔名,不然第二天我就要‘出名’了。”

  一个笔名“晓璐”的听众来信说:“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作文题是《他们不是‘星’却是我的偶像》,我写了803。我既喜欢这803的广播剧,又喜欢刑警这一职业。803是社会的卫士,是正义的使者,是人类的守护神……803不是星,但是我的偶像。”

  一个母亲代她在幼儿园大班的双胞胎女儿来信说:“我们每天盼6:30的到来,因为有《刑警803》节目可以听,虽然节目中有的东西我们还听不懂,但我们喜欢警察,喜欢警察抓坏人……有好多次去外婆家,都经过虹桥路1376号的广播大厦,我们俩非常好奇,总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看看《刑警803》是怎样做成的。”

  家住通北路的一位听众来信说:“我代表我父母及我本人对您们表示万分感谢!老人没有什么爱好,尤其是母亲,患唐尿病、白内障,视力极差,病魔缠身,浑身疼痛,基本上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做子女的心里很着急。我们工作忙,没办法,最近几次回家,看望母亲,发现母亲身体比平时好多了,感觉很奇怪,后来才发现,贵台每次播《刑警803》母亲必听,好象是半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内,母亲很霸道,家里不许开电视,不许说话,不许发出声音,母亲听得很认真。所以我从心里非常非常非常感谢贵台及贵台广播剧组全体演播人员,谢谢你们!说句心里话:上海的警察是全国警察的楷模!上海的警察是全世界警察的楷模!”

  上海市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某天晚上回家路上扬招“的士”,司机开着空车擦身而过,待发现后赶紧回来抱歉:“对不起,我听《刑警803》听得出神了!”事后领导对编导说:“你们的《803》真是了不得啊!”  

  2001年,上海电台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报送的新版系列广播剧《刑警803》之一的《白玉观音》,入选第八届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获奖剧目,上海电台成为当年同时有两部广播剧(另一部为单本剧《嫁给了公家人》)获“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台。领导和专家们对《白玉观音》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剧思想内容好,情节曲折生动,可听性很强,制作精细,既符合中宣部倡导的精品意识、繁荣意识,又作为大型系列广播剧《刑警803》其中之一,听众反响好,社会影响大,因此特别体现了“五个一工程”同时提倡的市场化意识(听众、观众意识);该剧的评奖入选,对于贯彻落实中宣部所提倡的文艺作品“三个意识”,对于促进广播剧的生产,进一步扩大广播剧的传播,提升广播节目的质量和品位,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新版《刑警803》确实体现了诸多创新意义,其一,它的生产方式是新的。它立足于市场进行策划和运作,向市场筹集资金,从社会聚拢人才,以创作培育市场、发现和培养新人。它为广播剧探索了一条新的生路;它使广播剧获得机会培养新的编剧、新的导演、新的演员,它使广播剧的创作队伍得到补充和壮大;它使广播剧的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其二,它的制作方式是新的。凭籍音频工作站技术的开发应用,凭籍普及型、大众化、快餐式的创作理念,节目的制作程序简单了,制作速度快,生产量可从过去两套生产班子一年录制50集,提高到现在一套生产班子(业余和兼职为主)一年录制100集。其三,新作中的人物是新的。新作重新设计了剧中人物,以刻画青年刑警群体为主,从他(她)们身上折射出新的时代气息和新的生活内容。

  “803”的名字取自于原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察总队的所在地址——上海中山北一路803号,“刑警803”本是艺术虚构的刑警形象。但群众宁可把它作为真实刑警的称号,而真正的刑警也宁愿把自己作为艺术人物的化身。“803”成了上海刑警的别称,成为在百姓和媒体中通行的代号;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察总队的电话分机号也从此改为“803”。这都是广播剧《刑警803》的魅力和效应。

  《刑警803》,无论新版老版,它是一项传承,一项接力。它记录了上海电台广播剧发展的历史,留下了许多为之努力奋斗者的辛劳足迹。戎雪芬、祖文忠、瞿新华、孔祥玉、雷国芬、杨树华、杨树竞、徐国春、王琪森、吴文杰、李长缨、杨竹林、王之倩、达世新、吴斐、柯影影、王青、殷洪……这些名字都不应该忘记。当然还不能忘记推动、扶植她的电台历任领导。

  新版《刑警803》继续走向全国。许多电台不止买了它,热播的同时还从中得到了广告收益。新版《刑警803》对广播剧市场化运作的深入探索,曾使中国广播剧发展产生许多遐想空间,也曾把上海广播剧推到全国龙头地位。

  重拾这段历史,为的是记取历史,更重要的是为未来所借鉴。随着祖国市场化经济建设的步伐更坚定、更成熟,相信上海的广播剧会有更加出彩的明天。

  (作者曾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中心总监、文艺频率总监、文少部主任;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