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真诚·真实·真情——广播剧《永远的深情》制作侧记
中广网 2010-12-06
    

  

  《我与广播剧六十年》征文

文∕广西台 杨海燕

                                               

    1999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广播剧《永远的深情》(以下简称《永》剧)导演胡培奋的电话。她那似乎平静的语调中夹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海燕,我告诉你,《永远的深情》获中国广播剧奖一等奖和最佳男演员奖……”正在翘首以待《永》剧送评结果的我,一直悬挂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总算对局、台领导和同志们有一个交待了。

  《永》剧以一位女作家梦访抗洪英雄李向群,向英雄讲述英雄自己事迹的手法,用别致、精巧的结构,写意的笔调,生动朴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真实、动情的演播,艺术地再现了李向群这位新时期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战士的形象。

  自从当年年初接到自治区广电局艺术处薛山明同志“可不可以搞一个李向群的广播剧”的电话开始,我便与3集立体声广播剧《永远的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

  未曾谋面,先闻其声

  写真人真事从来就是广播剧创作的一大难点。而经过传统家教熏陶和现代军营生活锤炼的李向群的故事中矛盾冲突不多又是另一难点。作为戏剧品种之一的广播剧,同样必须具备戏剧艺术特征,用矛盾冲突营造戏剧性气氛,推动剧情发展。可是,作为真人真事的创作又不能违背艺术规律,人为地编造矛盾。有鉴于此,有的同志就提议说,写李向群还是找“高手”吧。于是,在局、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请台外“高手”写李向群的路子便成为我台广播剧创作实施精品战略的第一次尝试;“两条腿走路”创作广播剧的思路,这才终于艰难地迈出了另一条“腿”。

  为了物色《永》剧的编剧,我先后联系区内外作家不下十位,鉴于这个剧的创作难度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推辞了。如果再请不到合适的作者,我们将丧失这次广播剧创作有可能突破的机遇。就在这个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林长风导演向我推荐了瞿新华。

  瞿新华曾经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编剧,当时已到上海东方电视台担任电视剧制作主管。他常年笔耕不断,已经出版了五部广播剧专著。他创作的一些广播剧在德国和日本也相当受欢迎。其时我还不认识瞿新华,只是听说过此人,看过和听过此人的作品。他创作的《纸月亮》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是靠电话跟瞿新华取得联系的。直到他终于答应先看看寄去的材料,再利用双休日到广西走一趟,找一找创作灵感,我才敢说“这事成了!”有人后来问瞿新华说,找他写本子的人门庭若市,稿酬不菲,为什么偏偏要为广西台写。瞿新华说,自己完全是被人家的“真诚”打动的。连他夫人小陆也说了话:“瞧人家广西台!”

  其实,真诚固然重要,但也不尽然。关键还是李向群的精神魅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一写;对瞿新华来说,创作难度越大就越有挑战性,也越是能激发创作欲望——这就是瞿新华。

  彼“海燕”并非此海燕

  “塑造真实英雄的作品难写;以较小的篇幅塑造声名显赫的真实英雄的作品更难写。抗洪英雄李向群形象的塑造便是如此。”瞿新华后来在谈及他创作《永》剧的体会时如是说。

  可见,瞿新华最初答应为广西台写李向群的时候,便清醒地意识到这个题材创作的难度;更何况,当时已另有三家电台同时也在写李向群题材的广播剧。机遇与挑战并存。别说是瞿新华,作为时任广西台文艺中心主任的我,心里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当拿到特快专递寄来的剧本时,我迫不及待地就在收发室门口读了起来:

  ……

  杨海燕 你好,李向群同志。

  李向群 您好。您是……

  杨海燕 我叫杨海燕,搞创作的。

  ……

  乍一看到剧中人杨海燕的名字我很诧异:“别不是开玩笑吧”!等看完本子才品出个中滋味。我想,除了形式新颖,真名的采用或许也是《永》剧的独到之处。可有的同志提出,可否把名字改成“李海燕”或者“王海燕”。等把意见反馈给瞿新华,他却笑了。“没关系的,我是借用一下。这样蛮好的,像做游戏一样。”他说,这个剧“是你们抓的嘛,将来也留下一个标志性的东西……还有就是,这里面还确实蕴含着你对这个戏的一些想法。你告诉我,我们进行了交流。所以,我把这些东西放在这个戏里,也是真实地再现我们合作之初的一些沟通。”

  戏里戏外都有一个“杨海燕”,可不就像做游戏吗!当时我就说了:“戏里那个梦也许真是你做过的一个梦,也许不是。无论如何,你是把剧中人杨海燕作为一个媒介,想借这个梦来表达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我明白你的用意。”于是,剧中人杨海燕的名字就这样保留了下来。

  潘军被自己演的戏“噎”住了

  三十出头的潘军是李向群的演播者,他的声音听起来像二十多岁的样子,很适合剧本对人物的要求。潘军的音乐感觉很好,嗓音也挺棒的,还略带磁性,剧中穿插的几首歌他张口就来。没想到一个演话剧的,歌倒唱得蛮专业的嘛!当时我就好奇:“你是不是接受过专门的声乐训练?”“没有。”他直率地说,“不过,在上海戏剧学院读书的时候有声乐课的,这算不算专门训练?”哦,原来是这样。凭我的经验不难判断,不是哪一个从上戏或者中戏表演系毕业的演员对歌曲演唱都具备如此的表现力素质的——这是一个勤奋、刻苦而有悟性的家伙!

  一接到剧本,潘军就仔细琢磨每场戏对人物性格基调的把握,导演说他的确花了大功夫。演播时,大家对潘军的表演十分满意。演得最精彩的是英雄在抗洪大堤上的一场戏。瞿新华后来听了节目非常受感动,还特地给我来电话大加赞赏,说:“潘军不惜牺牲自己的嗓子,用嘶哑的声音塑造在大堤上的李向群。这个演员以后是很有出息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潘军因在《永》剧中的出色表演,捧回了一块中国广播剧奖最佳男演员奖的奖牌。这个奖完全可以跟他妻子、《情感的守望》里饰演女主角瑛子的萨日娜那尊“飞天奖”最佳女演员奖“平起平坐”。

  近年来,已是总政话剧团演员队副队长、国家一级演员的潘军主演了音乐话剧《桃花谣》和话剧《圣地之光》,参加了《雷雨》、《李大钊》等多部话剧的演出,在多部影视剧里担任主要角色并获奖;作为实力派演员的萨日娜,凭借电视连续剧《闯关东》里饰演“文他娘”一角再夺“飞天”视后桂冠——这都是后话。

  2000年元月份我又见到了潘军。他告诉我,他已经听过这个节目了。原先他以为自己会听得很理性的,可没想到后来居然失去了理智。他说:“我觉得我根本不会感动的,我太熟悉了,背我都能背下来。早上,我拿着面包,喝着牛奶,坐在沙发上,自己就这么听……结果被噎住了。”从第一集后半部分他就开始掉泪,一直到听完第三集。他说,这是他演播的广播剧中最好的一部。

  大魏初识广播剧

  李向群父亲的角色原来请的是著名演员、总政话剧团团长林达信扮演。临到要排练的时候,全军文艺会演开始,林达信要去当评委,他把角色转让给了魏积安。胡培奋导演十分为难:大魏,全国知名的喜剧小品演员,他合适吗?李向群父亲的戏在剧中大多以悲痛、悲壮的场面出现,演的可不是一般的正剧,而人们对大魏的印象更多的却是喜兴,是幽默。

  排练地点定在位于中国剧院的总政话剧团。对台词第一遍下来,导演就把椅子挪到大魏跟前为他说戏。然后说:“你把这几句词再来一遍。”听了大魏念完词,胡导眯着眼睛皱着眉头望着他,说:“我怎么觉着你是在演小品。”大家“哗”的一声都笑了。

  正式录音的时候,在李向群牺牲后他父母到部队的那场戏里,大魏和扮演李向群母亲的乔琛、扮演胡指导员的翟万臣配合得都不错。大魏在乔琛老师激动情绪的感染下表演得也很投入。老演员乔琛非常入戏,一场戏有时要录好几遍,每一遍她都演得泣不成声——就这么不知不觉地把大家带进了剧中规定的情境之中:

  李 母 ……向群,来的路上,我和你爸说了,你要是病得很重,我们就把你带回家,养你一辈子。

  李 父 (哆嗦着)胡指导员,能再给我一支烟吗?

  指导员 大叔,您在来的路上已经抽掉一条烟了,别抽了吧,您已经戒烟十年了啊。

  李 父 不,没有东西含在嘴里,我……我怕控制不住自己。

  感情到不到位从声音就能听出来。“过”,导演发出“放行”的口令。只见大魏抽动着鼻子,惦了惦手里的剧本,指着自己湿润的眼睛,深有感触地对我和旁边的人说:“没想到这玩意儿不来点这个还真不行!”

  大魏这回算是明白了,演广播剧跟演小品虽不甚相同,但玩的都是心跳,情感上同样要动真格的。

  运筹帷幄的胡培奋

  《永》剧的创作班底是《纸月亮》的原班人马——编剧瞿新华、导演胡培奋和作曲赵光。当时年近花甲的胡培奋已做过三次大手术,她戏称自己是“残疾人”。尽管如此,她工作起来仍是那么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令我难忘。记得有一天吃了午饭继续制作,胡导身体不好需要吃药,但节目正在做着不能停下来。于是,她一边听着节目一边吃药。吃完药不久就吐了。原来,她吃药的时候心不在焉,竟然把药瓶的塑料盖圈连同药片一起嚥了下去;嚥不下时还使劲儿嚥,结果呕吐了,还把咽喉弄伤了。

  从一开始看《永》剧的本子胡导就被感动得哭了。她看一遍,哭一遍,第二天睡觉起来“眼睛还是肿的”;看本子哭,录音时哭,合成的时候“我还哭”。排练之前她又细细看了一遍本子,丈夫老刘心疼地说她:“这都几遍了眼睛还红啊?!”

  日常生活中的胡导有着女性的温柔、细腻的情感、与人为善的好脾气和艺术家的气质。一旦进入广播剧制作阶段,作为灵魂人物的胡导,这时便显出她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度了。

  为了让《永》剧的演播充满军旅气息,胡导经再三考虑,设想把演员阵容大致定位在总政话剧团上。她专程找到团长林达信,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剧团方面非常支持、配合。虽然也有全军会演的任务,但一听说是再现李向群英雄事迹的戏便及时调整工作,跟我们协调进棚的时间。《永》剧排练那天,我和胡导赶到中国剧院等候为会演而彩排的演员出来。有的演员妆还没来得及卸、服装还没来得及换便投入《永》剧的排练。这些演员第二天要参加会演的首场演出,第三天就进棚录《永》剧了,整个安排是紧凑而有序的。

  《永》剧是首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落成的办公大楼的广播剧录音棚里录的。进棚录音那天,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位于地下室的录音棚没有冷气,没有送风。三伏天的北京,棚里所有的机器不断散发出的热量使人闷热难当,简直就像蒸桑拿。一间三、四十平米的棚子里,演员和工作人员最多时竟达五、六十个人。这些人当中最忙最累的自然是胡导。只见她一手拿本子,一手拿扇子,棚里棚外地跑进跑出。但让胡导欣慰的是,演员的创作热情非常高。演员们说,当初听团长说,电台导演要请咱们总政话剧团演播反映李向群的广播剧,大家都不以为然,直到读完了剧本才刮目相看。谁也没曾想到主旋律的东西,艺术性竟能表现得这么强。所以,为了这么个好本子,大家都演得很努力。

  根据剧情需要,我们还请了中央台警卫连三、四十名战士进棚录音。站在队列前,胡导英姿勃勃,气度不凡,俨然就是一名部队的指挥员。在她的精心安排下,录制中战士们的演播真可谓好戏连串:《咱当兵的人》是贯穿全剧的一首歌曲,由武警战士来演唱更能体现军人的阳刚之气。恰巧进棚之前,警卫连刚刚参加了部队组织的一个歌咏比赛,曲目就是《咱当兵的人》。录音的时候练也不用练,一遍就过;当李向群牺牲后他母亲来到部队呼唤着儿子:“向群,你在哪里?队伍里怎么就没有你?你让我好找啊。向群,向群,你倒是应妈一声啊”的时候,全体战士用哭泣着的声音应道:“妈妈,妈妈,妈妈——”这震耳欲聋、撼人心魄的叫喊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潮翻滚、热泪盈眶;当部队接到命令即将出发赶赴大堤,李向群的父亲代替儿子也加入到抗洪队伍的行列,点名点到李向群的时候,战士们用高亢的声音齐声回答:“到!”这天崩地裂、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象征着抗洪精神发扬光大,象征着英雄不死、豪气长存……

  从一开始《永》剧便牵动着上上下下许多人的心。为了创作一部广播剧精品,局、台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切关注;电台广播剧攻关小组为了完善剧本出谋献策;录制人员为了追求艺术的完美在制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就在8月22日李向群周年忌日的时候节目终于制作完成,在各系列台连续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于8月30日第一套节目的《广播剧场》栏目播出。

  对广播剧界专家关于《永》剧“意义在于对英模题材的创作有了突破”的评价暂且不论,听众热情洋溢的来信道出的心里话便足以温暖人心,让我倍受感动和鼓舞。作为《永》剧的一名主创人员兼制作人,我愿把制作过程的一些见闻写下来作为纪念,以答谢那些区内区外、幕前幕后、戏里戏外为此剧付出劳动的人们,答谢满腔热情的听众。一出广播剧,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永远相知相伴。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