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拼搏铸就辉煌路
中广网 2010-12-06
    

  《我与广播剧六十年》征文

文/福建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王宏

                                                                                     

  1996年1月,中宣部决定从第五届起,将广播剧纳入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至今已经整整十四年。岁月匆匆,回首十四年来所走过的广播剧创作之路,作为一个亲历者、参与者,我感慨良多。广播剧作为广播特有的艺术品种,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曾影响和熏陶了一代代广播听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电视的崛起,广播受到冷落,广播剧一度陷入低谷。一些地方的广播剧队伍散了,广播剧播出的时间撤了。广播进入“五个一工程”奖评比之后,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创作广播剧创作的热情,广播剧开始复苏,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广播剧。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借助这股东风,也创作了一大批广播剧。其中多部作品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广播剧奖,成绩斐然。福建电台的获奖名次位居全国电台前几名。作为广播剧创作的小省,能获得如此好的成绩,实属不易。今天回首往事,其艰辛和欢乐历历在目。此时,我将自己的体会写出来,以献给福建广播事业诞生六十周年 。

  1996年1月,当中宣部将广播剧列入“五个一工程”评奖的文件下达时,对我来说,是一片茫然。福建人民广播电台以前虽然创作过不少广播剧,但已多年不生产,更不用说获奖了。“五个一工程”奖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主旋律题材应该是怎样的呢?其艺术的标准如何把握?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课题。1995年,福建省出了一个典型人物——温端生,他是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的一位骨科医生,因热心助人而积劳猝死,事迹十分感人。福建经济广播电台因报道他的事迹而获得福建广播新闻奖一等奖。时任分管广播剧创作的副台长陈坦汶认为这是一个好题材,将之推荐给我,由原文艺部资深老编辑王嘉桢老师再次深入采访后,创作了广播剧《他留下一片温情》。这部好人好事的广播剧匆匆出炉后,就送到中宣部参评,从创作本子到制作前后不过两个多月时间。但是,就是这部广播剧却意外地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这部广播剧之所以能获奖,我认为可能就跟大家都准备不足有关系。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要组织创作一部广播剧,毕竟匆忙了一点。而且当时很多电台还在筹建队伍当中,没有多少竞争的对手。另一方面,大多数电台对如何选材也跟我们有惊人的一致,不知该怎么写,结果大家都在写好人好事了。北京台写了一个副市长李润五,福建台写了一个军医温端生,都是累死在岗位上,结果军医上,市长下,理由是一个副市长仅仅是好人不足以服人。

  懵懵懂懂中,我们获奖了,转眼之间就到了1997年,该评第六届了。这一年,全国电台都开始重视广播剧评奖了。有的电台甚至上升到非夺奖不可的氛围。福建省广电厅非常重视广播剧创作,破天荒地拨了10万元创作费,并以厅的名义举办全省广播剧培训班,时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黄诗筠、福建省广电厅副厅长的张锦才、福建电台台长的陈廉亲自到会讲话。全省近五十家地市电台,七十多位文艺编辑参加了培训,广播剧创作呈燎原之势。

  这一届,福建省准备了三部广播剧参评。一部魏晓滨创作的《秋天的故事》,另一部罗乔创作的《生命之路》和儿童广播剧《小棒棒的故事》。《秋天的故事》是反应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题材。作者文笔好,又有亲身体会,我们把宝押在这部戏上。应该说,这部戏还是不错的,在中央台录制。但出乎意料的是,我台选送的三部戏均未入围。总结经验,我们认为主要是对题材的把握上仍然没有跳出主旋律的框框,视野过窄。我们一直看好的《秋天的故事》,没想到同样题材的广播剧全国竟有6部之多,撞车了。而且相比之下,我们台的节目略逊一筹,只得接受名落孙山的苦涩。第二,对艺术的把握,尤其是创新手段上,仍然落后于其他台。第三,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留下遗憾。

  第六届的落选,给福建台带来极大的震动,省委宣传部领导大会小会批评,新任台长陈文广同志到任后,大抓广播剧创作,邀请有关专家帮助抓题材,多次召开题材论证会议,并又在福州召开第二次广播剧培训班。大家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起来。这年春天,飞越黄河的台湾影视演员柯受良应邀来福建讲课,说了他飞越黄河的壮举和油然而生的中华情。王嘉桢老师深受感动,产生了创作欲望。她找我说想写这个本子,我大力支持她。王嘉桢老师与柯受良多次交谈,并赴西安实地采访,写出了四集广播剧《飞越黄河》。本子写出之后,原中央电台文艺部主任陈开老师大为赞赏,说写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写出了人物特点,并为二度创作留下了空间。这部广播剧又在中央电台制作,由著名导演胡培奋执导,主角柯受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配音演员吴俊全饰演。吴俊全是京城有名的配音大家,号称“政治局”,因为他一人能为毛主席、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等中央领导配音,惟妙惟肖,可以乱真。他从未到过福建,第一次饰演带有闽南口音的柯受良,十分到位,连柯受良后来都不敢相信是别人配的音,直说好。这部剧参加1997年度中国广播剧评奖,获得一等奖。这是福建电台第一次获得中国广播剧一等奖。

  由于中宣部决定将“五个一工程”奖改为两年评一次,故1998年未评。这一年,福建台还另辟蹊径,从福建优秀的戏剧剧目中挖掘题材,将许一纬创作的高甲戏《大河谣》改编成了广播剧,由北京作家刘康达执笔。刘康达老师将原素材掰碎,另起炉灶再塑一个新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部剧的问世,也为我们开拓新领域,挖掘新题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正因为如此,这部广播剧一经播出,就受到听众和专家的好评与重视。在1998年度中国广播剧奖评选中,荣获连续剧类特别奖。1999年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大河谣》和《飞越黄河》双双获奖,《大河谣》位居第七位,《飞越黄河》位居第十一位。一家电台同时获得双奖,这在全国省级电台中尚属首次。(有的省虽然获得两个,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电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终于打了个翻身仗。从这次评选中,我们得出的经验是:一、早策划,早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二、质量上要精益求精,问题要消灭在制作之前,评奖之前。像《大河谣》,一改再改,使其艺术性更加精细。《飞越黄河》做了两遍,其音响质量堪称精良。三、视野要广,选材要准,挖掘要深,风格要迥异。特色越明显,雷同就越少,其生命力和可听性就越强。

  这一阶段,福建人民广播电台的其他广播剧创作也取得了大丰收。两年时间就创作了三十多部广播剧,为播出,也为评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当我们还沉浸在丰收喜悦的时候,陈坦汶台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一再强调,要早选题材。他以身作则,每次剧本研讨会,他都亲临现场,作为一个责任编辑,也作为一个把关者,监督剧本的进展。一天,我在《新华文摘》中看到一篇文章《寻找冼星海》,作者丁海嘉是中国驻哈萨克斯坦的文化参赞,冼星海是我们著名的音乐家。1941年,他带着新拍的电影《延安与八路军》前往莫斯科录制音乐。没想到二战爆发,盛世才叛变,大肆捉拿共产党人,冼星海归国之路被阻。此时,冼星海已重病在身,他生命最后的两年半时间是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冼星海如何在艰难的岁月中煎熬,作为音乐家,他此时又创作了哪些音乐作品?这一直是个谜。丁海嘉是个有心人,他以倒叙的形式,寻找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生活的日日夜夜,并意外地发现了冼星海大量音乐作品,计交响乐7部,歌曲18首,乐曲36首。这些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从未公演过,是冼星海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又一个音乐创作高峰。丁海嘉将此发现报告给中央,促成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于1997年带着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访问哈萨克斯坦,追思冼星河的英魂,迎回他的遗物。我当时看了这篇文章极为激动,经过与冼妮娜和丁海嘉的多方联系,我们获得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并决定请富有激情的内蒙女作家叶娜布琪编剧。叶娜布琪是在泪水中写出广播剧《生命的交响》的。脱稿后,在作品朗读会上,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这个剧同时获得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广播剧奖一等奖,产生了较好的反响。

  这里,我要感谢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时任福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的陈朱同志和陈坦汶台长,他们从紧张的经费中专门拨出8万元让我们录制了冼星海的三部交响乐。由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联合演奏。在中央电台800M演播大厅,当指挥刘森告诉大家,这是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创作的音乐作品第一次被演奏时,全场观众肃然起敬、肃穆无声,乐手神情肃然、热泪盈眶。作为责任编辑,我心潮澎湃!真的,我好像觉得冼星海就在茫茫的星空中注视着我们,同我们一起聆听被淹没了50年之久的音乐作品。

  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再次取得大丰收,不但《生命的交响》获得大奖,名列第三,另一部广播剧《天鹅宴》及歌曲《海峡风》也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成为此届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最多的电台之一。

  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于2003年开评,这一年的评选极为严格,最终获奖名额仅有20个,而全国有近百家电台通过各省的初选参加最后的角逐。福建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作品是《永远的思念》。这部作品充分发挥广播以情动人的特点,在“情”字上大做文章,把同志情、父子情、夫妻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北京人艺著名演员吕中饰演的老年刘思齐,吴俊全饰演的毛主席,情深意长,情思绵绵,催人泪下。在录制过程中,演员完成沉浸在角色之中,边录边哭,艺术效果极佳。在“五个一工程”广播剧评奖中,许多评委听完后都流下了热泪。《永远的思念》成为全票当选的广播剧。这一年“五个一工程”分为两个档次,第一个档次是前五名,称为优秀作品奖,后15名是入围奖。《永远的思念》是优秀作品奖的第一名,取得了最高的荣誉。

  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原定于2005年开评,这一年,中宣部对全国性的评奖工作进行调整改革,大大缩小了获奖比例,“五个一工程”奖改为每五年评二次,同时为了给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良好的氛围,第十届延至2007年开评。这是福建广电集团成立之后,第一次组织“五个一工程”评奖工作,集团对此极为重视,成立了以舒展董事长为组长的“五个一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很大的支持。由于本届评比是集四年的优秀成果,所以各地的参评好作品特别多。我们集团虽然也做了几部作品,但由于时效的问题,有的好作品失去了最佳评选优势。例如反映日本战犯改造的四集广播剧《永远的忏悔》做得非常好,2005年就做好了,如在当年评,恰逢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必定能获好成绩,但拖到2007年评,就很难往上冲了。正在我们十分焦虑的时候,一天,正在上班的时候,坐在我身后的交通频率副总监程丽雅正对着电脑一边看,一边哭泣。我感觉很奇怪,问怎么啦?丽雅说一篇文章很感人。原来近来网上风靡一篇文章《一个八岁女孩的墓志铭》,讲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小女孩芒花一出生就被母亲遗弃,70岁的孤寡老人郑万水老汉把她扶养,从此俩人相依为命。孩子渐渐长大了,尽管岁数相差很大,但芒花始终管郑老汉叫爹爹。八岁那年,小芒花不幸得了白血病,医生说治这个病至少要30万,懂事的芒花知道爹爹根本没有能力掏出这笔钱给她治病,她要爹爹满足她两个愿望,一个是给她30元买一套新衣服,二是穿着新衣和爹爹照一张相,在天国想爹爹时可以看看照片。郑老汉含泪满足了小芒花的要求。这事的真相被小芒花的主治医傅医生得知。傅医生凭着一个女性的敏感,揣测这对年龄相差悬殊的父女俩,一定会有不平常的经历。经多方打听,终于摸清了人世间的这段感人肺腑的奇缘。于是,将小女孩和老父亲的故事上了互联网,故事迅速传开了,一个城市被感动了,互联网被感动了,无数的人含着泪在为一个行将熄灭的生命之火遮风挡雨,短短的十天里,交来了56万元捐款,为小芒花筑起了一道阻断病魔的希望之墙。但芒花最终没能挡住病魔的吞食,临死前她留下遗书,将56万捐款分给七位同样得白血病,又急需治疗的儿童,并在她的墓碑上写着:我来过,我很乖!我看了这个故事,极为激动,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广播剧题材,迅速传给胡培奋导演,胡导看完后又传给上海的作者瞿新华。当晚七点,瞿老师外出归来打开邮箱,看了文章后,痛哭流涕,当即打电话给我,愿意创作这部广播剧。三天后,素不相识的瞿老师来到福州,与我详谈一天,各自谈了创作意图和方向,七天之后,处于高度创作兴奋状态中的瞿新华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三集剧本,一看,很好,故事娓娓道来,感人心怀,催人泪下,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中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友爱精神。这部广播剧未经专家论证,未经修改,直接录制,播出之后反响强烈。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获得优秀作品奖,名列第三位。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关玲老师说,这个广播剧题材是一个创新,原来广播剧还可以这么写。

  2009年,在建国六十周年前夕,我们又迎来了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的评选,集团选送的广播剧《歌唱祖国》再次荣获大奖。歌曲《歌唱祖国》是影响几代中国人的祖国颂歌,被誉为“第二国歌”。2007年,词曲作者王莘去世后,我们就把这个题材列入重点剧目。主创人员到天津王莘的家深入采访,体验生活。瞿新华老师再次执笔,创作此剧。在一年的时间里,瞿老师一共写出了四稿,我也觉得很好。但第一次专家论证会却被提了不少意见,瞿老师也作了重大修改。但我总觉得剧本缺少冲击力,在结构上,广播的特点也不突出,尤其是开篇不吸引人。我劝瞿老师暂时放一下,等奥运会时再作打算,我总觉得在奥运会上,《歌唱祖国》可能会有表现的机会。8月8日,在北京鸟巢,在世界亿万观众瞩目下,当惊为天人的美少女林妙可初试啼声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知道,最佳点已经有了。而同时,瞿新华老师和胡培奋导演也在激动人心的场景中找到了爆发点,我们同时通了电话,敲定了用林妙可与王莘心灵对白的方式来贯穿主线的方案。这个点一定下,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剧本论证会,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修改方案。一个月之后,瞿新华老师再次来到福州修改剧本,四天后的晚上九点钟,瞿老师拿出了第五稿,形成了最终本的框架。当晚,我惊喜万分,与瞿老师对酒当歌,共同庆贺剧本的诞生。后来,瞿老师又根据专家们的意见改了三稿,并将原来的五集压缩成三集,瞿老师说这是他创作最艰苦的一个本子。我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创作团队,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使这个戏达到了理想的境界,尤其是录音师权胜在音响组合方面的再创作,使听觉效果有了很大的提升。我还要说的是可爱的福州小女孩林妙可,第一次录制广播剧,虽然一开始有些生,但很快就适应过来,表现了很高的艺术天份。第二次重录时,她已相当熟练,现场当起了导演。应当说,正是她的天真无暇的演播,给节目增色不少,为赢得大奖,增添了不少分量。

  十四年来,我们广播剧创作室共有八部广播剧,三首歌曲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七次获得中国广播剧奖一等奖(含特别奖),成绩可喜可贺。回顾十四年走过的道路,我感到这成绩包含着省宣领导、集团领导以及众多艺术创作者辛勤的劳动,没有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是一事无成的。今后的路还很长,福建有广播剧创作的基础,只要我们能克服困难,努力创新,就一定能攀登新高峰。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