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广播剧论坛——谈谈广播剧导演和制作人
中广网 2013-01-22
    
    

黑龙江电台导演、广播剧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锐

    非常感谢论坛给我一个发言的机会,让我谈两个题目,一个是广播剧的导演,还有一个制作人。

    实际上我作为一个电台的从业人员,就是干活,实践经验还是有一点的,但一讲理论确实有点紧张,好在就是讲一些自己在导演这个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一点经验和大家共享,一同交流。

    先谈广播剧的导演,什么是广播剧的导演呢,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非常重视,有的可能是不重视,有的觉得演员只要有大牌演员,基本上一个剧就成功了。或有一个好剧本,可能这部剧就成功了,一剧之本嘛!曾经有一个台请我做导演,开玩笑的,总得报预算啊,财务总监看了预算,其中有编剧、有导演、有演员。于是财务总监说了:“咱们有钱,有那么多的好演员,录音棚也不错,要导演干嘛?”他就觉得导演没用,我就说了:“那你一个电台有这么多钱,还有会计、还有花钱的人,要财务总监干嘛?”其实一个道理。那么实际上导演在一部剧中要发挥统帅的作用。我分几个环节谈自己的看法:一个是导演的素质、导演基本的职能、导演的构想、构思,排练的一些功夫,再就是广播剧的音乐处理以及广播剧的音效处理等等。

    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单一的声音实际上是我们广播剧这个戏剧品种的短项,因为只听其声不见其人,也就是仅凭听觉去想象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他在做什么?这个人是个老人还是个小孩?这个人是商人还是教师?用声音转化形象,这是广播剧的短项。但广播剧的短项恰恰是它的长项,声音艺术可以给人们一种无限的、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看一本书《红楼梦》的时候,哎呀这个《红楼梦》打动我们啊,宝钗黛玉这些姑娘们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如果改编电视剧了,就觉得不像看小说那样了,在我的想象里,这个晴雯不是那样的,宝钗不是这个形象的,有时候一览无余了,人物形象一出来就跟我们看书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广播剧其实和小说一样,用声音塑造形象,也会给听众广阔的形象空间。作为一个导演怎么能够把我们的短项变成长项?那么就是看你的导演功夫了。

    导演是什么角色?他接到一个剧本,实际上他就是我们这个创作团队的领军人物,一个导演首先有充足的热情,他身体不好也不行!真的不行!那你说本来你就体弱多病,你把二十多个演员找来了,说话人家听不见,一会儿救心丸拿出来,导演还怎么做?导演是要什么都会干一点,他还要做音效,有的时候人手不够,像脚步声我得走,真的!端茶倒水的时候人不够,赶紧拿一个杯子倒一下,为什么身体好呢?一部广播剧我经常是棚里棚外走一百多圈差不多,身体得好,大家来了,演员都来了,你得有精力给他讲故事,因为导演他是一个剧本的讲述者,而演员我来了就管把角色演好,至于别人演的怎么样跟他没有关系。导演不行,他得讲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比如历史剧,要讲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对词的时候导演还是个倾听者,他得听,他演得像不像,他是一个听众,那么他要有艺术的品位和鉴赏力,导演的艺术品位决定了这部作品的艺术品位到底有多高!

    导演要有相当深厚的生活积累,导演是杂家,你什么都得懂一点,历史懂一点,政治懂一点,你的作品一出来,中宣部来电话了,说你这个剧口径不对呀,跟当前的政策有悖呀等等。导演得能看出剧本中存在的问题,要有高度的思想水平。

    再一个就是导演的素质。案头工作要做,要熟悉整个广播剧的生产流程,最重要的要把握剧本,先说案头工作,导演有勤快的导演,也有懒的导演,勤快的导演提前把剧本拿下来看看,懒导演是明天录音了今天才看,这样是做不出精品的。导演首先要作案头工作,他要对剧本有一个阐述,甚至是修改剧本,但不能乱改,你把剧本改得面目全非,肯定要和编剧闹矛盾的。但导演有的时候真得改剧本,导演接触得最多的是编剧,经常和编剧打仗,我就碰到很多这样的编剧,他说:“我的剧本一个字不能改,你给我改一个标点符号,我告你!”没办法!怎么办?那硬着头皮也得改,改完之后我给他看,那没办法,要做说服他的工作。导演的案头工作实际上就是对剧本的一个设计,就是说我接到了一个剧本,首先我要明白它的主题,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立意?一个主题就是一部剧的灵魂,导演对剧本的主题都没搞明白,恐怕就不好办了,这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它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要搞清楚,历史故事、现代故事、爱情故事。人物动作、命运、最后它的高潮在哪里?一部剧就像美国大片,三分钟就有一个小高潮,你三分钟抓不住听众,这个戏就完蛋了,到十分钟基本上你就得抓住他,到最后一个非常大的高潮结束,那么导演要善于抓住编剧在我们剧本当中他暗示的某些地方是要推动的,这个点要抓准,某些地方要推动,某些地方他搁下了伏笔,我们在后面怎么样把伏笔着重的描绘,为后面戏的发展做必要的铺垫。导演还要研究音乐设计,这部剧的音乐是什么样的风格呢?我经常碰到这样的音乐编辑,他觉得电影《泰坦尼克》的音乐好,用一段,他觉得《色戒》好,来一段,他觉得二胡也不错,来一段,单听都很好,但是这个剧乱套了,你说它是什么风格?民乐风格?还是现代风格?乱七八糟。音乐是一部剧的灵魂,你怎么样能够把音乐自始至终统一在一个风格里,它怎么样去为剧本的对白做情绪的烘托,甚至动效都要考虑好,哪个地方的动效是特写,哪个地方需要动效得音乐化,有的时候动效用好了,语言显得很苍白,反而是动效发挥了作用,这些都要挑战导演的功力。

    选择演员是一部剧关键的一环,导演在构思阶段都要考虑到,比如这部剧反映的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那这两个女人的音色就不能太靠,你找的二个女演员声音一个比一个甜,都那么甜,就听不出个数来了,两个好像都是A,又都像是B,相互混淆,所以在声音上我们广播剧很忌讳的就是音色靠。演员声音的塑造要强调性格化,他是个商人?他是个煤老板,他是个农民?在声音上都各自的特点,因此在演员的声音造型上,要有所设计。

    下面谈的就是导演跟演员的关系,我们把演员当成傀儡的做法,与听任演员随心所欲的表演或放手不管都会导致二度创作的失败,刚才强调的是如何去驾驭剧本,音乐的动效,游刃有余的完成这部作品,作为导演有两种导演,在座好的有很多,像王伟那都是中央台的导演,我们向他学习,但是我经常观察这些导演,还有胡培奋老师,导演有两种导演,一种是什么呢?她先给你演一遍,到哭的地方,她先给你哭一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这个地方一定要流泪啊”!这个演员激发出来了,也可以!她先给你演一遍,胡老师就喜欢先演一遍,因为胡老师她是演员出身,但是她演得很好,演员就会按她的感受去做。

    有一种导演是什么呢?他给你讲,弄一个规定情境来,比如到了一个坟头说“妈妈给你养了一辈子,从小给你养大了,你到现在没有尽孝,你出去闯荡了,你娘死你连看都没看一眼,这个时候,你什么心情,怎么跪?第一句话怎么说?”一下子演员就入戏了,这种办法是说戏。作为导演要善于调动演员的情绪,他得观察演员,我们搞导演的都是很职业的,早晨一来看到这个演员眼神不对,肯定昨天晚上跟老婆吵架了,肯定吵了,脸色不对,因此在排戏的时候就不能说得太重,说得太重肯定跟你顶牛,“哎,今天怎么了”?说点笑话把情绪缓和下来,导演要懂点心理学。刚才谈到了中央台的胡培奋,蔡淑文,王伟,上海台的雷国芬,他们的导演素质都是我们的楷模。

    刚才谈到了导演是剧本的解释者,那么你作为一个合格的解释者,你必须对这个剧本要充分的理解,你理解不了这个剧本,你怎么去做解释者呢?导演是整个艺术流程的组织者,导演要和编剧打交道,导演要和音乐编辑打交道,导演要和动效师打交道,导演要和录音师打交道,导演还要和领导打交道,导演还要和评委打交道,都要打交道,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一部什么剧,这部剧是那么的令人感动,音乐是这样的贴切,导演是整个艺术流程的组织者,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要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所以说剧本是基础,一剧之本,导演实际上我们是整个艺术创作流程的中心!他要对各个环节的创作者去讲述这个故事,激发他们的热情,才能达到你的目的。

演员呢,是我们整个创作的主体,刚才谈到了演员,在我的工作实践当中,我总结出,一部剧若是演员选准了,这部剧就成功了一半,演员选不准很麻烦!有的时候经常演员选不准,人来了,一大腕儿,可一演播不是那么回事啊,不是预先想像的那样,想换面子上过不去,这叫“请神容易送神难”。因此导演一定事先了解演员的基本状况,选演员要慎重、准确。

后期制作是慢功夫,经常和中央台的王伟导演交流,作为一部广播剧,讲究“三分录制、七分合成”,实际上我们一个好的导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后期制作上,后期制作是整个我们这部剧的最关键的环节,后期制作可以弥补很多前期不足,可以调整,演员的情绪、音量不到位,通过音乐和动效都可以进行有效的弥补,因此导演要掌握好后期制作的环节。

    导演构思是导演对二度创作的预想,是导演创作的平台,导演构思是导演主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什么叫主体意识呢?我这部剧要搞成一个什么样的剧?你要有构思,有一个很好的设计,有了一个目标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都要做到细微之处,你的目的就达到了,很多台就问,“导演,你得拿一个“五个一”。怎么拿”?光靠照顾是不行的,你把一个一个的细节做好了,实际上就水到渠成了。

    导演的构思要以剧本为依据,以生活为基础,借助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通过对剧本的理解,对未来的作品绘制一张蓝图。一个好导演要做到胸有成竹,你不能推着走,实际上你接到剧本的那一天,你就要知道我未来的剧制作完了是个什么样的品质,每一个薄弱环节都要去攻克,比如音乐,你会问音乐编辑对这个剧本有什么想法,音乐编辑习惯一切听导演的,因此导演要提出要求,对每场戏的情绪要有个具体的描述,是悲伤的、还是焦躁的、是急切的?还是舒缓的,都要说出你的想法,这样音乐编辑就会动用音乐手段实现你的构思。

    导演在构思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个是保持新鲜感,你不能看了三遍剧本,对剧本就没有新鲜感了,要始终保持创作的激情,今天有了思路,晚上睡一觉可能又有了新的灵感,总是对这个剧本有新鲜感,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你不能像夫妻式的七年之痒最后没感觉了,在成品未完成之前,随时要修改,那你未来的作品就可能黯然失色。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的创作经常脱离生活,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广播剧腔问题,对白不够生活化,我们经常说“准备、开始”!演员马上就把肩膀端起来了,拿腔拿调地说:“你吃饭了?我没有吃,为什么没吃饭呢?因为我不饿”。我就问了,你在生活当中,能像唱戏似的喊:“高坦您吃饭了吗?”高坦肯定说:“你神经病啊”。实际上我们的导演经常被演员的广播剧腔所迷惑,大家都是这个腔调,你就不足为奇了,可你回头来认真一听,怎么这么不舒服呢?实际上无痕迹的表演是最好的人物塑造方式。我们请演员,经常请北京的演员,大家都认识的,我们经常用的就是那十几个演员,有的时候也没办法,你别看北京的剧团很多,但是真正能演广播剧的就这些。有一次河北台有一部剧叫《永远的思念》,是农村戏,编辑任小敏认识演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李保田,这个剧写的是一个支书带领全体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河北的农村。李保田是第一次参加广播剧的配音,他完全用他对农村生活的理解来塑造这个人物,表演的十分朴实,因为影视演员有形象感,他就不会拿腔作调。大演员我们不要惧怕,他为什么能成功?因为敬业。他的表演让我眼前一亮,没有一丝广播剧腔,他把其他人都带动起来了,一改过去的程式化表演惰习,这部剧的成功某些地方就是我们选择了李保田这样一个大腕,我们要向他学习那种扎实的表演功夫。

    再有就是要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一部剧如果没有矛盾冲突就构不成戏剧,有人把冲突说成是“危机”是有它的道理的,一部剧就是写危机,举个例子“钓鱼岛”的选材就是一部很好的剧,它就是危机,它就是矛盾冲突,日本人把钓鱼岛买下来了,中国人不干了,天天游行闹事,群情激昂,砸商店,砸车,谁最闹心?胡锦涛最闹心,实际上胡锦涛总书记已经在一个众多矛盾冲突的中心点了。这边老百姓不干啊,说中央领导太软弱,那边你想打日本,美国在那儿盯着呢,你跟日本宣战,就等于和美国宣战,他左右为难,这就是危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戏剧故事,这边来报告了,“报告!西安又闹事了,死两个人!”那边又要游行,这边美国宣布承认日本的行政管理权,胡锦涛这时候怎么办?我估计他这个时候睡不着觉。一部剧就是这样,它的矛盾冲突不断,逼着你去听,一个好的导演要善于营造矛盾冲突,善于把编剧交待的矛盾冲突用各种手段,比如:对白、音乐、动效,节奏等等把矛盾冲突激烈激烈再激烈!推向矛盾的临界点,戏就好看了。我们很多的剧本写的很平,举个例子,我经常接到写好人好事这样的剧本,它都是依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今天扫大街了,下一场戏又扶一个老人过街了,最后一看这些太平淡了,又救了一个人。都是好人好事的罗列,你把第七场跟第三场调换过来,估计没人能听出来,第七场是扫地和第三场搀扶老人过街有啥区别?大艺术家的剧本结构基本不能动,像曹禺的《雷雨》,结构多严谨啊!一环扣一环,你把第三场换第七场试试,肯定砸了!好的剧本结构严密,它的矛盾冲突一波三折,安排得让你无懈可击。

    再就是吃透人物形象,广播剧实际上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说得通俗一点,广播剧就是人家听着收音机来猜你讲的什么故事,所以说一部剧,每个人物你都要给他的声音要有造型,而且这种造型不是那种机械的模仿和脸谱化,你要把他的身份,把他的内在的心理的东西,你都要给它吃透,这个时候你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了。导戏的时候,你要随时提示演员:“哥们儿,你这个再粗犷一点,你这个是农村戏,你说得太城市化了。”,你去指导,“你这个年龄感大了,再小点”。我们有的时候导儿童剧,为什么经常愿意用大演员去演儿童剧呢?孩子塑造孩子就是不行,生活中的孩子一般都不会用声音去塑造人物形象,除非是本色的。

    下面谈谈节奏,实际上我们一部剧节奏的把握对导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戏剧就是“节奏”的艺术!所以导演在导戏的时候要不断的告诫自己——节奏!节奏!节奏!举个例子,三场戏连着都是打仗,比如说夫妻吵架,第一场吵,第二场吵,第三场又是吵,不行,都是快节奏的,那么导演得改本了,第一场夫妻吵完之后你再来一场什么呢?夜深人静了,蛐蛐叫,丈夫翻过来复过去的睡不着觉,抽烟说:“刚才跟你吵了一架,俺不对”。妻子说:“啥不对,都是夫妻,说这个干啥?”。戏就缓下来了,我们在戏的结构分布上,这场戏是激烈的,你下场戏一般就缓慢一点,你不能说都是急急急,听众就烦了,场与场的节奏,语言的节奏也是这样。我们广播剧经常会碰到解说、旁白、人物的对话,人物的规定情境,戏剧的进展,实际上都要靠节奏,比如说我经常会遇到一大段台词二三百字,这么多的台词是最难把握的,那么我就告诉演员,你这三百字要给我念出节奏,你不能像崩豆似的说,也不能像无病呻吟的那样去说,某段句子要快,某段句子要慢,慢了之后再缓,然后再逐渐高潮……。世界上有很多领袖人物的演讲就最擅长把握节奏,列宁、丘吉尔,特别是希特勒的演讲最善于把握节奏,他是把握节奏的高超者,非常有煽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一段演说,台词我忘了,大致说这个意思,他煽动德国的民众发起战争,他演讲,他就是胜利者,开始他很慢的节奏:“苏联在威胁着我们,美国在威胁着我们,犹太人在泛滥,他们这个低劣的人种在侵蚀着我们!而我们德国人都在沉睡,睡!睡!睡!”。这个时候,希特勒突然站起来,节奏骤然加快:“能这样下去吗!德国人要站起来!我们德意志是这个全世界最优良的人种,我们要把俄国人消灭!我们要把犹太人消灭!我们要杀他们杀他们杀他们!打仗去吧,打仗去吧!打仗打仗打仗”!!!”(热烈的掌声)。这个时候希特勒的演讲变得越来越慢……“我们害怕战争吗?我们不害怕!我们的战争是为了和平!太阳升起来了,德国人的梦就要实现了!”这样一处理,节奏就出来了。导演要学会处理节奏,节奏处理好了,戏就有抑扬顿挫感了。

    正确的处理剧的节奏,营造意境,能够引起听众的联想以及情感的体验,确立全剧的最高潮。一个剧如果没有最高潮,那么它必定不会是一个好剧。说明这个剧本的节奏太平凡,矛盾冲突不尖锐,那么这个剧本就失败了,一般来说一个剧本总会有一个高潮,有的会出现多个高潮,那就要分明白,高潮的主和次,千万不能把主次高潮搞错,那就是导演的失误了。你把每一个冲突都搞得那么尖锐,那你最后结尾怎么办?最后的戏没法演了,轻重缓急很重要。此外如果一个剧本没有高潮,或者是高潮部分不冲突,你就要和编剧商量对剧本做改动了,这个是导演的责任,你要和他商量,一定要意志坚强地和他商量,你不能让他把你说倒,而且在和编剧商量之前,你要把你的想法想好再去谈。如果这个编剧很顽固,导演就要自己动手修补了,你自己改剧本,当然绝对不会改得面目全非,尊重原著,通过导演的手段弥补剧本的不足,否则这个剧制作完之后会感觉这个剧贫,缺少振动人心的力量。

    再就是排练的功夫,这个排练的功夫像打仗一样,一个导演实际上是在运筹帷幄,在没有排练前,他坐在家里面,在灯下面无所谓,怎么做都行,一旦把演员聚到一个屋子里排练了就要有临战感,首先要有凝聚力!那么就是说,我在排练的时候经常会用一些大腕儿,人艺的国家一级演员王刚,别怕,有的导演害怕了。“王刚老师您是大腕儿,您怎么演就怎么演,随便,稿费我给你出就行了。”那个不行,实际上王刚他是电视剧的明星,广播剧他没搞过几部,他的心里面也打鼓啊,这个时候他是最脆弱的,他怕演砸了,你真得给他讲好了这部剧是什么剧情一二三的,那么有的演员是什么呢?他在话筒面前心里是最脆弱的,你这个时候不要急躁,有的导演脾气不好。“你咋演的,就你那德行,还国家一级演员,去去去!”完了,他彻底毁灭了,他的心理的防线彻底崩溃了,这个时候他能演好戏吗?这个时候导演得懂一点心理学,他要像榨骨头一样,把演员的想象力和能力,给他都榨出来,这个是好导演,要发挥到极致,这个是好导演,有的演员是需要跟他慢慢说,有的好演员你不用多说,有的导演跟人家讲斯坦尼,“这部剧是斯坦尼的体验派去体验。这个地方心里的感情是那样的,这个地方采取下意识的心理动作去体现,你要用你………”得,演员一甩剧本不演了:“我不听你讲课了!”你的指示要简练明确,比方说:“不能这样,经常是慢慢,然后快点”,“这段是掉泪的”,“这段是夜深人静,非常静,这个时候你说话”,“这段你是坐着说的”,“这段不行,这段是在大工厂里面,机器轰鸣啊,全是机器声,你对话时机器全在响,你怎么说?你得喊着说”,你得不断的告诉他,提示他,这段是下雨,这段是刮大风了,你在罗布泊,12级的大风,战友们在那边了。“哎!过来!呸!沙子!”,就得这么演,你得不断的告诉他,此时此刻在什么样的规定情境中,你得不断的提示演员,你不能说听之任之,这个是导演的责任。

   音乐应该是在一部剧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音乐用的好,可以艺术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描述人物的情感,在情绪方面,音乐是最有力度的,我们广播剧一共就有三个元素:对白、音乐、动效。音乐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的,它可以描述人的各种细腻的情感。有的剧配乐采取什么办法呢?采取“铺地毯”的方式,他说他音乐好,每一段都给你放音乐,不放音乐他不干,那不行,每一段对白包括解说,都铺上音乐,那等于你没铺音乐,有的时候需要静,有的时候需要留白,好的音乐是你在不经意中与音乐产生了共鸣。你不知不觉音乐就渗进来了,不知不觉音乐就结束了,这才是成功的音乐设计。

    配乐有原创音乐,有声源音乐,有无声源音乐,有主题歌,有性格音乐。我们做后期的时候,经常把有声源音乐和心理描述音乐搞混了,什么叫有声源音乐呢?有声源音乐是物理现象,从物体当中发出来的声音,比如说高音的广播喇叭出来的叫有声源,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是有声源,电视里传出来的声音是有声源,有声源的音乐用好了可以交待环境,交待时代最好的办法。比如说五十年代的在大庆,做那个剧的时候的,广播喇叭一传,“我为祖国献石油”,喇叭声一出来,就会把你带到那个时代。

     无声源实际上就是心灵的描述,是描绘人物情绪的!当你哀伤的时候一段音乐出来了,当你喜悦的时候一段音乐出来了,用音乐描述你的心境就是无声源的音乐,能够巧妙的运用音乐,会起到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

    还有性格音乐,另外还有主角特意给他的音乐,他一出场这个音乐就跟着他来了,那么这个音乐可能会对这个人物的形象塑造,他的心理会非常有好处,音乐它本身就是代表一种形象。

    音效这是最后一个,广播剧的音效是一个重要元素,音效要和剧情配合,一个完整的广播剧需要在每一场戏中注明所需要的环境声音和特别的音效,让演员现场制作和编导后期配置都可以,但一定要有所设计,实际上一个好的音效是有生命的,音效不是死的,音效是有生命的,语言有时候达不到好的效果,也许通过音效可以去解决!最普遍的就是音效交待环境,下雨了就是下雨声和雷声;在新疆的沙漠上,沙子的飞扬声,早晨起来两声鸡打鸣就是告诉你这是早晨了;有的时候音效处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剧情的推动作用,我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幸福的黄手绢》这个是比较经典,丈夫因犯罪蹲监狱了,判了几年徒刑,他刑满要回来了,他总担心妻子能不能接纳他呀?他给妻子捎了个信儿:“如果你接纳我,你在树上绑一个黄手绢,我一看知道你接受我,如果你不绑,我就远走他乡”。剧情到这儿了,看到黄手绢高兴!高兴怎么样?这个时候我们要先是喘息和快跑的脚步声!脚步声是有节奏的,一下火车看到黄手绢了,跑啊,跑到他家的门前突然慢下来了,心情非常复杂,脚步声放慢,走到门前了敲门,怎么还没有人?急促的敲门,这个是要用音效说话了,通过音效把他当时的复杂心情很好地描绘出来了。所以我说一个好的音效它是有生命的,有的时候音效是特写,比如说在情急之下摔一个杯,“咔碴”摔地下了,我经常会用延时处理,就像电影的慢镜头似的,那么这一个音效是什么呢?夫妻关系就此破裂了,它是有寓意的,好的音效用好了,会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导演就先讲到这儿。

下面谈一下制作人,实际上我是做导演工作的,但是由于在电台,它经常是一人多用的,台长他会使用人,你既做导演有时候还会做制作人。实际上在一个电台,很少有那么专业的导演,就是说你天天都是干导演,实际上在座的各位和我一样,每个人都在做很多的事情,其中就是我们经常会涉及到的制作人,我想谈的一个是广播剧制作人的概念,一个是制作人的素质,还有制作人的沟通能力,再就是讲资金运作能力,制作人的工作流程。

    广播剧的制作人是指专门从事广播剧或广播节目制作以及经营项目的经理人,实际上我们的广播剧在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一个项目,那么这个项目交给你了,你怎么去完成这个项目?作为一个项目就有一个立项、研发、项目的实施到环节的完成,最后达到项目的成功,这是一个制作人的任务。

    说说制作人制的必要性。作为广播剧的制作人,他是指广播剧录制经营过程的核心组织的管理者,作为一个制作人,他是受电台领导的委托,来做如下的事情,第一:广播剧剧本的选材、策划、资金筹措、主创人员的选择、前期的排练录音、后期的制作,最后一个环节是作品制作完了之后参加各项评奖和经营等全过程以及实施全面的组织和管理。

    作为广播剧制作人,实际上他是一部广播剧直接的管理者,他对相关行政领导负责,我们做制作人要对台长负责,台长要管的事情太多,你让一个电台的台长天天过问你的广播剧,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台长很忙,他就交给你了,我们在座的各位有很多好的制作人,黑龙江台的王海燕实际上她是一个很好的制作人,福建台的王宏,镇海台的李静,包括新疆台的王进东,浙江台的阿宝,还有在座的各位,都是很好的制作人。广播剧制作人是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所录制的广播剧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那么为什么要有制作人呢?有经费了,有导演了,有演员了,有录音棚了,要制作人干嘛呀?实际上制作人非常重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基本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制作人。制作人是广播剧推向市场的一个必然的结果,我非常高兴我们广播剧能有制作人,因为电视剧和电影已经很早就进入市场化了,电视剧的制作人他们叫制片人,他有一个非常成型的管理经验,那么广播剧有了制作人是我们广播电台、广播行业的一个新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我们广播剧走向市场的一个必然结果,你走向市场必须有制作人,没有制作人很难走向市场!

因为制作人他是一个项目管理人,作为一个项目,你立项之后,制作完之后这部戏就能拿奖了,拿奖找谁说话?应该找制作人说话。制作人他就要去参与或者是接触各方,比如说宣传部得接触吧,“五个一工程”奖,我这个剧是反映我们这个市的英模人物,宣传我们市的,宣传部有项目经费呀,这个是主旋律,你不拿钱这个剧做不好啊,我们台里已经拿出10万了,我们多方说啊,台长拿出10万了,目前还缺15万,宣传部一高兴马上写一个项目书,拿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商量一下子,部长的办公会议一开,广播剧是进入“五个一”的主旋律,得拿点钱,不拿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制作人做的事。钱再不够,企业赞助,这都是制作人要做的事。

    各个台以及网络媒体对广播剧的需求不断增加,广播剧日趋社会化、多元化,制作更趋专业化、规模化,特别是广播剧列入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后,作为电台的领导者,希望通过广播剧的制作和播放、参评,产生出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这些必要性来迫使我们,或者是趋势我们要有一个制作人。

    制作人的素质。一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这个人没有责任感不行,既然这个项目交给你了,你说钱哪里来?“这个事问台长,我说了不算”,“这个剧找导演吧”,“这个事找台长,我说了没用”。他没有责任心不行,制作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判断力,严格的纪律性,良好的职业道德。广播剧是精制的产品,制作人作为广播剧录制的核心管理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艺术修养和经营管理能力。首先是政治素质,它是确保广播剧正确导向的前提,制作人选择剧本,选材选错了很麻烦,导演不管,你给我什么本子我做什么;演员不管,你给我什么演什么;只有制作人责无旁贷,制作人对这部剧的政治上的导向问题负有责任。

    再有就是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增强广播剧艺术感染力的基础,管理能力是使广播剧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条件,这三者对一个合格的制作人来说缺一不可。

    作为一个制作人,他需要做一些什么呢?一个是掌握信息,制作人要掌握信息,制作人不掌握信息你就是瞎子,你就是聋子,什么时候评奖?“五个一”什么时候评?“五个一”省里什么时候批?省委宣传部谁负责抓“五一个”?哪些省“五个一”投入多少钱?哪些省委宣传部投入多少钱?因为你要说服领导给你更大的投入,你必须掌握信息,你知道什么时候评奖了,台长很忙啊,好像“五个一”是明年三月份的,咱们现在这个剧本还没改,得赶快啊!台长说是吗?得赶紧抓!有信息,选一个题材,比如说选一个农村的题材,写一个村官,大学生村官,你得掌握信息。哎呀,这个估计够呛,山东台已经拍这个戏了,河北台也有一个村官的戏,厦门台也在拍,人家好多都是请的大腕儿得奖了,咱们再拍一个村官是不是跟人家靠了?能竞争过人家吗?这就是信息,你对这些信息必须了如指掌,这些信息很重要,通过我们广播剧专家的年会,通过各种培训会,通过到北京,通过电话,通过网络,你都要获得相关的信息,信息就是你一个制作人最起码的要求。制作人要有敏锐的嗅觉,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要知道全国广播剧的发展状况,哪些台获了什么奖?这些广播剧的长处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然后怎么超越?怎么做出新意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新的立足点。

    我们接着说艺术修养,有些人说了:制作人有导演,有编剧,有演员,我干嘛要艺术修养?实际上恰恰相反,你去鉴宝,你不懂这个东西你怎么去鉴宝?有的时候专家就把你唬了,你要有起码的艺术修养。那么制作人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他得懂得艺术,才能用艺术的眼光正确判断这个剧本的美与丑、高与低、好与坏,制作人不一定要写剧本,但是你得懂,你只有懂了你才能够敏锐的指出剧中存在的问题,你不懂人家就会笑话你乱说话。制作人不一定会演播,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样的演员适合演什么角色,要懂。导演比如说提出演员阵容的人选,那么你说我觉得这个演员演不合适,为什么不合适?一二三四你得跟人家说明白,制作人不一定会录音合成,但他却知道录制的一些环节,知道录的好与坏,他知道用什么棚,我们现在北京的棚很多,有400米中央台的棚,有一些小制作公司,8米小屋的棚,8米小屋装十个演员喘不上气了,不行,你说这个录音棚不适合,我们换个大点的,大点的贵啊,贵也得花钱,你得懂。一听这个话筒质量不行,我们得换一个话筒,这个录音师不行,这个录音连条都接不上,得换一个录音师,制作人必须要这样,要不然质量没办法保证,要懂一点,平常要积累这些知识。

    刚才谈论了艺术修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广播剧制作人要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较高的审美观和创造美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广播剧艺术创作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深刻把握艺术的理念,学会掌握和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

    很多制作人在台长的逼迫下经常会违反艺术规律做事,五集戏逼着他一天必须弄完,为了省钱,租一天棚一万多,五集戏必须一天干完,那样不行,你为了省钱,人为的去逼迫导演一天录完,那么可能降低艺术的质量。所以说要尊重艺术规律,该到哪个环节就是哪个环节,你得懂,要尊重艺术的规律,不能乱说话,乱发言。因为制作人,比如说电视剧的制片人那都是爷爷啊,钱都在他的手里掌握着,哪些人给多少钱,都是有潜规则的,很多导演都很怕他,所以说有些制片人他随便换导演,我经常接触电视剧,拍一半把导演换了,另外一个导演接,对前面都不了解,这个戏怎么拍啊?制作人不能指手划脚,他要懂得艺术创作的规律。

    广播剧是综合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形式,这就需要制作人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我刚才谈到了制作人要学一点录音技术,去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很好啊!要不然人家唬你啊,很多配音演员我经常会遇到,他们想快点,北京配音演员一天三个活,他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屁股兜里还揣一个本,这边还揣着,下午还要参加那个,准备开始录,刚一录完,他们演员自己说“哎呀,这个戏真好!”我说好个屁好!他们想快点,快点整完了赶紧干别的去,你别听他的,不行,咱们得再来一遍,怎么来一遍?你得跟他讲道理。

    那么还要学一些科技的知识,现在网络很多制作人不懂网络,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做完广播剧着急,有的时候用MP3格式发过来了,实际上MP3格式在音频上是质量很低的,可以用WAV格式,用什么格式发过来,它的音域更宽,这个你要懂,怎么传输,传输完了怎么刻盘,后期制作用什么手段你都要了解,一个制作人还要懂一点电脑、科技、录音,现代化的艺术手段。

    制作人对数码技术、迷迪音乐制作要懂一点,现在有数字效果库,数字传输,这些新技术掌握好了,广播剧制作如虎添翼,作为站在广播剧前沿的制作人应该掌握和运用大量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站在高起点去挖掘表现艺术的资源。

    沟通能力。制作人的沟通能力太重要了!我看到很多制作人真是缺乏沟通能力。人家说你这是什么剧呀?“我这个剧是话说三千年前……”,20分钟人家没听明白你这个剧讲的什么,你说领导多忙啊,哪有时间听你?你要跟评委沟通,跟台长沟通,有的制作人为什么台长重视他呢?他的沟通能力好,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汇报了,什么时候该怎么样了,沟通能力太重要了,很多人懒于沟通,那么你负有责任啊,你不沟通,这个事做不下去,比如说预算是一万,一算一万不够,一急,两万,两万还不够,台长脸就变了,说好两万,你怎么两万五了?怎么搞的,原来怎么不说好?为什么?现在萝卜白菜都涨价了,这个能不涨吗?我们要请大腕儿,要沟通一下,要善于交流,沟通能力成了制作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要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有效的进行,并创造预期的目标。

    制作人的沟通还表现在如何处理好编剧、导演、演职人员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台领导,宣传部领导,以及横向联系合作者的各种关系,如何处理好竞争者的关系等。都要处理好,处理不好可能你忙活了半天,因为一方沟通不好,就失败了。

    制作人还要具备融资的能力,组织剧组的能力,通过制作人的沟通,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一种互相支持,紧密配合的外部环境,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内部环境。一个制作人的沟通能力太重要了。

    资金运作能力。在广播剧的录制过程中,制作人需要运作好和管理好经费的使用,制作人的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获得经济效益,对于广播剧制作人来说,对资金的管理能力是一个必备的条件。要懂得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要做到节约开支,否则你不是一个称职的制作人,给你批了那么多钱,你老超支能行吗?提前做好预算,按照预算严格执行,需要超预算的时候及时向台里打报告,及时追加经费,要懂得省钱,要学会讲价,不要人家说多少,开价多少你就多少,讲得要有道理。

    广播剧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流程既包括剧本的创作,录制还有研讨和评奖,制作人是广播剧创作流程的组织者,策划者,这要求制作人精心组织好每一个环节,各个环节都不能脱节,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一环扣一环的完成广播剧制作的整个过程,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你的剧本开始选材,你选什么样的题材呢?什么样的故事呢?恐怕要有一个题群,我拿出来推荐给领导,完了之后要请编剧,这个剧本适合哪个编剧写呢?比如说张三他擅长写农村题材的,你让他写80后恐怕很困难,有些人擅长写军旅题材的,你找他,这是很关键的,这些环节实际上一件一件你能够认真细致的做好,我觉得就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制作人的流程,实际上是四个环节,刚才谈到了,一个是创意策划,一个剧本的形成要先从制作人开始,我选什么样的题材,制作人要和台长,要和领导经常沟通,确定了我选这么一个题材,选这么一个故事,然后找编剧,剧本的形成有环节的,你要让我们的编剧先写一个故事的梗概,故事的梗概完成了,故事梗概请专家和领导看一看,可以了,不可以再改,完了再形成剧本,形成剧本再修改,它是一个过程,剧本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创作过程,这个环节相当重要,你请编剧创作剧本方方面面的流程要知道,你约请一个编剧写剧本,你什么时候给他多少钱这是很重要的,你写一个梗概,谈好了一万,我先付你10%,你写梗概,梗概通过了,写初稿,再付你60%,初稿写完了再继续修改,你不能说一次性全给他,你一次性全给他,你再找他办事不好办,你必须能约制他,但是金钱不是万能的,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但是这个手段是必要的,有的人特别大方,“台长说了一笔钱给你”,写吧,写完了再怎么找他改,不好意思了,再追加经费吧,排练录制一定要跟,这个环节一定要跟,制作人要跟,很多制作人不跟着排练,不跟着制作,跑哪儿玩去了,录完了再回来,恐怕你就掌握不了这个环节,很可能就要失误。

    最后一个环节是最重要的,就像百米冲刺,跑完了一万五千米,到最后冲刺了,做了那么多的事,花了那么多的钱为什么?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个地方要倾全身之力,为你的作品去奔波,去宣传、去沟通,这很重要!非常重要!那么这些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要制作人科学运作,在时间上,在质量上,在成本上都要严格把关,包括各个环节符合你当初确定的要求,每个环节都要把握好。

制作人是一部广播剧的负责人,编剧的选择,导演的选择,演员的选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发表意见的,不能台长说是谁就是谁,你要发表意见,要处理好领导之间,演播人员,音乐效果,录制人员的关系,搞好优化组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提高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整体素质,创造优异成绩,并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运作程序,才是成功的保证。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