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年会致辞
中广网 2013-01-07
    

  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12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贵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建国

  

    全国广播剧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正值农历秋分时节,全国广播界的广播剧精英相聚贵阳,参加2012全国广播剧研究会贵州年会,我代表贵州省委宣传部,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首先,我要向在座的各位中国广播剧的编创人员简要介绍一下贵州的历史。战国、秦汉时期,夜郎国崛起于中国西南部,贵州成为夜郎的中心。宋代,“贵州”作为地名始见于文献。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明年是贵州建省600年。1935年1月,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召开的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转折。抗战时期,贵州成为支持全国抗日的大后方,大量机关、工厂、学校内迁,也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解放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明朝建省至今600年来,生活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祖先们在神奇的崇山峻岭间繁衍生息,留下了风情浓郁、资源富集、生态多样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尽管全省1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山地面积占据了90%以上,但是,49个民族、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四千多万各族同胞在这个山水秀美、气候宜人的众山之国里和谐相处,相亲相爱。一年中1000多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使贵州成为我国民族地区民间节日活动最多的省份,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加之茅台酒、黄果树、红色旅游、侗族大歌这些享誉海内外的品牌,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文化的浸润让贵州散发着古朴醇厚的历史幽香:西南汉文化教育的开拓者尹珍,明清时期的“六千举人,七百进士”,著名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以奢香夫人为代表的彝族文化,还有屯堡文化、长征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三线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文艺创作的一块沃土。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道德模范人物,如背兜干部、残疾乡村教师陆永康、乡村医生李春燕、钟晶,保姆妈妈李泽英等感动贵州 、感动中国的朴实善良的平民典范,他们也都成为广播剧中的主角。

  近两年,贵州省委明确“加快转型,加速发展,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大幅前移,去年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国前十位。今年1月1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并从财税、投资、金融等7个方面给予贵州政策支持。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在贵州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工业增速位列全国第五位,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高于西部3.3个百分点,白酒、煤炭、烟草等7个行业增长速度超过20%。

  明代宰相刘伯温有诗云: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虽然五百年后的贵州距离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较大,但跨越追赶的号角已经吹响,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不甘垫底、奋力攀高的誓言和斗志,成为贵州全省上下后发赶超的强劲动力,贵州将借助多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和“精神高地”构筑这个历史大背景,深挖贵州多彩文化资源,抓好精品广播剧创作生产,推进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民族题材、以道德模范为原型的现实题材创作生产,力争每年制作多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为一体的广播剧,凝聚“贵州力量”,书写“贵州速度”,锻造“贵州精神”,展示贵州形象,提升贵州的影响力和荣誉度,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贵州全省各族人民正意气风发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推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密切与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联系,在研究会的指导下,在兄弟电台的帮助下,努力推动我省广播剧的发展,提升广播剧的创作水平,制作更多更好的作品,谱写出新时代的华章!

  著名艺术家刘海粟先生曾经咏叹道:“贵州山水在孕育着交响乐的情绪,当文化积累到一定高峰时,一定会出震古烁今的大天才,来吟唱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大悲欢。”

  最后,祝各位来宾、朋友们在贵州期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12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会长 安景林

  

    各位同仁,各位代表:

  大家好!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我们又一次欢聚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贵阳,共同研究和探讨广播剧的发展与创新,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和值得珍惜的时刻。

  这次年会,得到了贵州省委宣传部及贵州广播电视局(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他们亲临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为开好这次会议作了周密安排,会务组的同仁们为会议代表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此,我代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和所有与会代表,向为承办这次会议付出巨大心血的东道主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把这次会议安排在中秋,国庆和十八大召开之前,既为两节增添一抹重彩,也为喜迎十八大增加一份欢乐气氛。因为广播剧不仅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而且正值鲜花盛开,硕果显著的时刻。大家知道,今年是广播剧大年,参加了五个一工程奖,专家奖和微广播剧大赛,有不少优秀节目获得大奖。会上我们将为获奖的单位和个人颁奖,并对获奖剧目和论文做出精彩、中肯的讲评,对这些获奖单位和个人,让我们致以热烈祝贺!

  当然,广播剧发展到今天,有喜也有忧。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喜,因为广播剧已出现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一)生产制作广播剧的单位扩大了。以往主要是中央台、部分省和直辖市台,现在除省市电台外,还有部分区、县台,而且有些大专院校,影视公司,部队等也时常有作品问世。(二)涌现一批年轻的制作人、编剧、导演、音乐、音响、演播等专业人才。其中不乏60后,甚至80后的年轻同志,他们是广播剧发展繁荣的保证和希望。(三)广播剧人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随着交通频道的出现,网络广播的普及,先后产生了汽车短剧和网络微广播剧,这一形式深受听众喜爱,有人已提出建议,希望能在近期内,开发手机微广播剧,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在不久的将来,广播剧人定会实现这一愿望。(四)生产制作广播剧的技术和手段与以往相比,大有提高,音效更来丰富,节目更加好听了。(五)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广播剧的认可度有所提高。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及各级广电局(台)主要领导关注并大力支持广播剧的制作。有些领导亲自参与策划、修改、审听,对广播剧工作人员给以热情有效的鼓励和支持。为广播剧的发展繁荣开拓出一条金光大道。

  总之,目前广播剧的发展形势令人欣喜,但也还存在一些隐忧。例如广播剧的生产目的单一化,数量也少,节目还不能进入正常的流通渠道,理论研究滞后等,我希望并相信在今后的实践中,大家会注意克服或解决这些问题。以更加扎实的行动开拓创新,打造出新的繁荣局面!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12年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贵州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贵州广电传媒集团总经理 晏世忠

  

    全国广播剧界的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参加2012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贵州年会的代表欢聚在林城贵阳,共商广播剧发展的大计,交流广播剧生产制作的经验,探讨广播剧业务,我谨代表贵州广播电影电视局、贵州广播电视台热烈地欢迎安景林老台长和各位专家、学者和代表的到来!

  广播剧是语言、音响、音乐为一体的声音戏剧艺术,是艺术百花园里的奇葩,深受广大广播听众的喜爱,也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为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贡献。2012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年会在贵阳召开,是对贵州台的高度信任和支持。多年来,贵州台在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广电局的领导下,在全国广播剧研究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广播剧的生产播出取得了一些成绩。全国广播剧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名导演、名编剧、名演员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向广播剧同仁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希望广播剧界的精英为广播剧,特别是贵州广播剧的繁荣发展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腹地一个承启东西、连接南北的陆上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少数民族聚集、发展潜力很大的省份。

  贵州是旅游者的天堂。贵州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少数民族文化和以遵义为代表的红色遗址闻名遐迩,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

  国发2号文件的颁布和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既为贵州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把贵州文化再一次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贵州将借助多民族文化品牌建设和构筑“精神高地”这个历史大背景,解放思想,推动跨越,打造出贵州多民族文化高地,展示“贵州速度”,凝聚“贵州力量”,提升贵州整体形象。希望全国广播剧研究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一如既往地关心贵州,支持贵州,共同打造广播剧精品力作,共创辉煌。

  贵州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以坚定扎实的步伐,向着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贵州各族人民高举“开放创新 团结奋进”的旗帜,“冲出经济洼地,构筑精神高地”,奋力爬高,后发赶超。

  贵州,一个美丽的地方,一见钟情的地方,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让我们同心协力,携手共进,努力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衷心祝愿各位代表在贵州期间,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