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2003年第一期双月报
中广网 2009-12-17
    

  

  延伸意义上的改编是怎样发生的呢?

  当本体原作对改编者产生了某种效应、使改编者心有所得,而这“所得”又大大超出了本体在题材和主题表现上的范围限定,那么改编者在他的改编创作中,就必然要超出本体的束缚与制约,于是,延伸意义上的改编就发生了。改编者借本体的素材展开自己的创作,他可能会改变原本体的故事走向、戏剧结构、人物关系,同时按照自己的的设想增加一些新的因素。那么创作出来的客体实际上已经是一部新的艺术作品了,当然它会在整体上或仅在某些方面与本体有一定的联系。这,就是延伸意义上的改编创作的结果。

  以我改编执导的广播剧《老鞋匠》为例。

  该剧的本体是小说《鞋匠与市长》。讲的是一个在小巷中长大的市长因受贿而入狱,看着市长从小长大的老鞋匠来到了市长服刑的监狱外,一边修鞋一边等着市长刑满出狱。小说中不但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戏剧冲突,就连一般意义上的矛盾冲突也没有甚至主人公老鞋匠和市长连名字都没有。从戏剧冲突上来讲,这是一部平淡如水的小说,从表现方式上看,这篇小说对话极少,大量的是文字叙述。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篇不适宜改编成广播剧的小说呢?因为这篇小说的主题非常的好。这篇小说的思想主题是反腐倡廉,但它表现思想主题的角度非常独特。时下反腐倡廉题材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十分兴盛,但相当一段时间来,这类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却出现了一些有失偏颇的现象:为追求轰动效应而去猎奇。如:犯罪官员的职位越来越高,贪污的钱款越来越巨大,腐败的程度越来越深,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有评论指出:这些小说、影视作品本身似乎就是一本犯罪指南、腐败指南。该小说虽为反腐倡廉题材的作品,但它没有去正面描写犯罪的过程,而是将其推远作为一个大背景;犯罪的市长也不是小说中的主角,主角是一位看着市长从小长大的老鞋匠。小说通过这个社会最底层的最普通寻常的老百姓的眼光去展示情节,通过他的思维去表现主题思想。这个思想的表现不是简单的痛骂和不负责任的发泄,而是通过淡淡的叙述让人们感觉到:腐败可以把一个多么优秀的好人变成罪犯。小说的结尾更是时下众多反腐倡廉作品所不具备的神来之笔。时下反腐倡廉作品的结尾大多是: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人民群众出了一口恶气般的欢欣鼓舞。该小说的结尾却是:老鞋匠收起了修了一辈子的鞋摊,远远地来到了关押犯罪市长的监狱门口,他要在这里一边修鞋一边陪着市长改造,他相信市长一定会改造好的,等到那时他再和市长一起走。这个结尾好在它不仅符合小说中的亲如父子的特定的人物关系,因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更在于它有着某种象征性:人民群众对干部队伍、对政府的信任,即使他们有时会犯错误。

  这样好的思想主题,这样好的主题表现角度,现在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实在是太少了,实在是应该把它录制成广播剧。可是偏偏这又是一篇不适宜改编成广播剧的小说,如之奈何?只有将原小说(本体)当作最基本的素材,借原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的框架,进行一定程度的新的创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延伸意义上的改编创作”。

  既然是戏剧,就要有矛盾冲突,就要有冲突的起、承、转、合。而原作的风格恰恰是不求戏剧冲突,就只好要求改编者去增加戏剧冲突。有意思的是,在剧本论证过程中,论证者一再要求强化戏剧冲突,如此,改编后的广播剧就与原作的风格越走越远。这就是现在我们听到的《老鞋匠》。

  应该说《鞋匠与市长》是一篇优秀的小说,自它发表以后,有多家刊物转载;而改编后的广播剧《老鞋匠》同样是一部成功的广播剧,这已为它获得了2002年度的“政府奖”单本剧一等奖而证实。由此也可说明,这部广播剧的改编也是成功的。本文以《老鞋匠》的改编为例是想说明,延伸意义上的改编创作同样可以创作出上乘的佳作。

  至于我是如何在《老鞋匠》一剧的戏剧冲突上进行“延伸意义上的改编创作”,限于篇幅不在这里繁述,读者可参读原小说,并对比收听改编后的广播剧(或看剧本),两相对照,不论自明。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