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充满童真与童趣的画廊:
◆成绩斐然的儿童剧作
儿童广播剧以其斐然的佳绩,在“黑龙江广播剧”的剧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优秀儿童广播剧的代表作品有:《起飞的小鹤》、,《冬冬、雪雪和小猫咪》、《萨日娜》、《春雨蒙蒙》、《鸟儿鸣叫的时节》、《等待》等。欣赏这批优秀的儿童广播剧,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与洗涤。
《起飞的小鹤》通过残疾女孩菲菲救护受伤小鹤,和小鹤交“朋友”,为保护小鹤勇敢地向狼开枪,直至最后恋恋不舍地将小鹤放飞的一系列情节,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扎龙自然保护区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观和女孩菲菲那纯美无暇并充满活力与进取的童心世界。受伤的小鹤凄凄的叫声、女孩菲菲滴水般美妙的话语,仿佛带着历史负重感的缓缓的摇橹声,以及被善良老人的人生感悟所移情的优美动人的“鹤的故事”,都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颤与美的享受,令人在声音的意境中留连忘返。《起飞的小鹤》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充分调动声音手段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蕴集丰富的声音世界,还在于它通过孩子们愿意听的浅显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残疾女孩由弱变强的成长过程,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作为载体,它象一首蔚蓝色的诗;作为底蕴,它向我们阐释的则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剧本》月刊在刊发这部剧的“编者的话”中说:“《起飞的小鹤》优美感人,喻人生哲理而又不失童趣”。“编者的话”很准确地概括了《起飞的小鹤》所以成功之所在:作为表现手段和风格的追寻,它美得象一首诗;作为主题揭示,它将探寻的触角伸向了哲理的层面;而作为戏剧的主干情节与故事,它却充满了活泼、清灵、童趣与童真。以上三点,似乎就是一部好的儿童广播剧应具备的特点,而这三点,《起飞的小鹤》都出色地达到了。
儿童广播剧《春雨蒙蒙》是具有另一种风格的优秀儿童剧作。一位失去妈妈的幼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受到“种瓜长瓜,种豆长豆”的启示,天真地将妈妈的照片“种”到地下,期盼着春雨过后能见到妈妈……它不是一部童话,却充满了童话的色彩。它将童话式的立意置根于精心营造起来的充满童真与童趣的儿童世界里,从中找到了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使童话式的立意在儿童心灵的世界里不仅感到可信,更感到强烈。当蒙蒙的春雨落下来时,淌在孩子心里的是充满欢乐的期待,而滴在父亲心头的除了对孩子期待母爱的情感本能的震憾外,还有对已去人生的眷恋与苦涩。当然,这更深一层的人生感受或许不是小听众们能够领悟到的。
《冬冬、雪雪和小猫咪》与《春雨蒙蒙》在立意上可谓异曲同工,表现的是同一个“呼唤母爱”的主题。不同的是,《春雨蒙蒙》将自己的题旨栽种在童话式的期盼里,而《冬冬、雪雪和小猫咪》却将自己的主题植根在随处可见的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冬冬、雪雪和小猫咪》首先展现给听众的是一个令人欢快的场景——公园里,从不缺钱却唯独缺少母爱的冬冬遇见了本不富裕却深得母爱的雪雪,两个儿童很快交上了朋友。天晚了,雪雪被母亲领回家去过生日,孤独的冬冬却只有游荡在大街上与小花猫为伴。寻找小花猫的奶奶将冬冬带到了雪雪家中,在庆祝雪雪生日的喜宴中冬冬流泪了:因为今天也是他的生日。好心的家长为冬冬点燃了生日的蜡烛。冬冬在“许愿”时抑制不住心中的凄楚,爆发出发自心底的呼唤:“我要妈妈!……”剧的结尾曾使诸多听众为之动容,抑制不住的情感潮水与积郁在心的理性渴望一同倾泻出来……在这部剧里,情感的激荡和对主题的领悟在小听众的心中是同步的,即小听众在得到情感满足的同时得到了理性的满足。因此,对这部剧主题的领悟不仅对大人来说是不费力的,便是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不费力的——这便是《冬冬、雪雪和小猫咪》与《春雨蒙蒙》在主题阐释上的不同。我们似乎难论孰高孰低。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