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勇闯新路(2006)
中广网 2011-02-14
    

  ——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06年年会上的工作报告 

  安景林 

各位代表: 

  大家好,金秋时节,我们齐集古城合肥,群英聚会,共同总结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本年度工作,商讨新形势下广播剧发展繁荣的方针大计。为此,我代表研究会向各位到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承办本次年会的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表示诚挚的谢意。 

  2006年对于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来说是形势逐渐好转,工作紧张忙碌的一年。在全国广播剧同仁的努力下,全国五个一工程评奖恢复了广播剧奖项,广播剧界的有识之士,及时总结经验,更新广播剧创作观念,以创新促发展。一手抓精品,一手抓市场,多方面满足群众的娱乐需求,把广播剧产品引入千家万户。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开展工作,不仅按计划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且已经着手研究新的工作计划。 

  下面,我代表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向各位代表作2006年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工作回顾 

  2006年研究会主要完成了六项工作任务。 

  (一)完成了第六届广播剧专家奖和第五届广播剧论文奖的评奖工作。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主办的第六届广播剧专家奖暨第五届广播剧论文奖评选7月16日在深圳举行。会议由深圳宝安广播电视台承办。 

  大家一致同意本次评选要坚持雅俗共赏、精品和市场标准都要兼顾的原则,评选不仅要评估广播剧发展过程中的达到水平,总结成功经验,还要引导广播剧的健康发展走向,促进广播剧的繁荣发展。 

  评委在事先分头认真审听的基础上,对34个电台选送的52部广播剧和17篇论文进行了严格的审议,共评出了连续剧、单本剧、儿童剧、短剧、长篇连续剧、系列剧5种类型获一等奖的剧目13部,获二等奖的剧目22部,获三等奖的剧目13部,获特别奖的连续剧一部。 

  论文评选共评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7篇。 

  评委们普遍认为,本次评选,连续剧和儿童剧质量较高,从鼓励创作和参评节目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致同意这两项一、二等奖获奖比例相对可以高一些。长篇连续剧、系列剧一直是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为引导广播剧进入市场而特设的评选类型,此次参评作品数量也比往年有所增加,浙江台已播出的八百集的《阿亮的烦恼生活》和佛山台已播出的一千集的粤语系列剧《佛山一家人》,首次打破了参评长篇系列剧的最高长度,这两部堪称超长的系列剧,在播出时反应良好,已成品牌。因此这两部超长系列剧都进入了二等奖行列。 

  论文部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论述广播剧的生存与发展,一类是研究探讨广播剧业务。比较突出的是围绕广播剧生存与发展主题撰写的论文,很有见地,发人深醒,给人启迪,说明广播剧界的有识之士,已经在深层次思考广播剧的生存发展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和尝试。 

  评选会结束后,评委会对此次评选工作进行了小结。中广协会自律维权部主任兼评奖办主任赵德全评委认为:广播剧的功能和审美价值都是独特的,是有生命力的,但创新势在必行,要努力寻找精品和市场的契合点。中广协会评奖办今后的工作也将积极推动评奖和市场的协调与嫁接。 

  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孟祥林评委在发言中肯定了评估的重要意义,并且认为参加这次评估是一次难得的了解情况,调查研究的好机会。中宣部文艺局一直非常重视广播剧的发展。广播剧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相结合,创新不忘责任,通俗不能媚俗,评估促进发展。 

  (二)按期出版《双月报》,不断丰富内容,为会员台服务。 

  目前,《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双月报》已经出版了21期。今年出版的4期《双月报》,继续加大力度,宣传会员台广播剧制作的新成果。除了在信息平台和新戏介绍栏目中,介绍各会员台广播剧生产的最新动态,新剧目概况等,还开办了《广播剧故事》等新栏目,目的是将一些篇幅较长的优秀广播剧提炼缩编成广播剧“故事”讲述给读者,既节省了篇幅,又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剧作内容的捷径。这些信息的传递,促进了情况交流,鼓舞了广播剧人的士气。 

  为了加强理论学述交流,《双月报》还及时在《专家论坛》和《论文选载》栏目中陆续选载了几位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央戏剧学院领导和专家的相关专论,特别是根据原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谭霈生教授八十年代在《全国广播剧导演工作讨论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的论文《广播剧与其他戏剧的共同规律》,对今天广播剧艺术的研究与实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大家认真阅读。 

  在此,我代表研究会向这些在百忙之中关心与支持广播剧事业的各级领导、专家和为《双月报》积极投稿的广播剧人表示感谢!我希望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大力支持《双月报》的工作,使《双月报》更好的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继续积极筹备出版《中国广播剧精品集》。 

  为了使《中国广播剧精品集》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播剧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若干问题。 

  3月28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在京召开座谈会,就《中国广播剧精品集》的初选目录征求意见。 

  与会人员就孙以森等起草的初选目录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具体的修改意见,并重新拟定了剧目入选的原则和剧本出版的标准体例。为保证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议建议由孙以森、丛林、何善昭、熊生民、高坦组成编辑小组完成选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6月2日,《中国广播剧精品集》编辑组召开会议,对编辑出版《中国广播剧精品集》的若干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会议在3月份召开的《中国广播剧精品集》征求意见会的基础上,对《中国广播剧精品集》进入二选的剧目,在思想性、艺术性、代表性等各方面逐一认真研究、审定,最后确定了入选剧目共174部。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广播剧界最大规模的一次剧本收集出版工作。编辑组本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多方听取意见,以确保精品集的权威性和代表性。 

  在编辑组的努力下,所选剧目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中国广播剧的最高水平。《中国广播剧精品集》预计出版八卷,出版工作工程浩大,征集剧本工作比较繁重。感谢各相关电台对征集工作的支持,征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现已到稿三分之二。还有一部分剧本因年代较远,剧本流失、主创人员退休等原因未及时交稿。我在这里呼吁这些电台的有关领导和广播剧人,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了给广播剧事业留下这份宝贵资料,给广播剧的后人留下这笔精神财富,一定要拿出一点奉献精神,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本台或本省广播剧在《精品集》中的空白。 

  另外,由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和中广协会广播文艺委员会主编的《中国广播文艺精品集》之一——广播剧论文卷现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本卷收入历届获广播剧论文奖一等奖的论文共20篇,论文集共分五部分:本体篇、创作篇、作家评析篇、经验与史实篇、环境与生存发展篇。该书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06年年会上举行了首发式。 

  (四)继续发展扩大研究会队伍。 

  虽然今年广播剧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但是还是有一些电台知难而进,积极申请加入研究会。今年申请加入研究会的会员台有佛山台、石狮台、茂名台、张家港台、贵阳台。一部份市地州盟台也提出了要集体加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申请。特别是贵阳、佛山、石狮、茂名、张家港这几个新加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的电台,当年就拿出了作品参评,显示了这些电台的实力和积极性。 

  (五)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网址变更, 网站空间增大。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网站今年申请了独立的空间,有了自己的域名,网址变更为:www.zggbj.com。变更后的网站空间增大、访问方便快捷。内容将不断充实,页面不断改进,水平将比以前有较大提高。 

  (六)筹备召开2006年年会。 

  为了把本次年会开好,研究会较早地作了筹备工作,事先召开了有承办台代表参加的预备会议,逐项研究了会议内容。本次年会除了常规内容外,我们还准备拿出时间,请各位代表发表高见,在去年年会研讨“广播剧生存与发展”内容的基础上,讨论广播剧在恢复了“五个一”评奖之后,如何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勇创新路。共同为广播剧的生存、发展出谋划策。召开这次年会,应该感谢主动申请承办此次年会的安徽台。安徽台办会一向以细致、周到著称。这是因为他们工作认真负责,不辞辛苦,一丝不苟。我提议,再次对安徽台出色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形势分析 

  去年中宣部对于文艺评奖进行了整顿,“五个一工程”奖取消了广播剧,全国广播剧评奖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广播剧有些冲击和影响。有些台已经基本放弃了广播剧的制作,播出广播剧的时段和栏目也改作他用。但是,我们也看到,还有不少电台对广播剧情有独钟,知难而进、坚持制作。今年“五个一工程”奖恢复了广播剧奖项,更加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除了中央台、黑龙江台、北京台、上海台、广东台、广西台、福建台、河南台、河北台、安徽台、江西台、浙江台、江苏台、山东台、长沙音乐台、深圳宝安台等一批坚守阵地的电台在不断生产好作品之外,尤为可喜的是,新疆、贵州、贵阳、成都这些地处西北、西南边远地区的电台也势头不弱,华东、东北、珠三角一带已逐渐形成区域性的强势群体。 

  中央台为促进广播剧精品生产,发挥国家电台在广播剧制作上的优势,去年高稿酬在台内外征集广播剧精品剧本。目前共收到剧本25部(共74集),不仅广播剧界一些知名的剧作家参与了投稿,台内投稿也较踊跃,有些作者是第一次写广播剧,对中央台的精品征集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征集的剧本在请有关专家领导进行两轮严格的筛选之后,确定了5 部基础比较好的剧本进入最后修改阶段,年底将全部制作完成。 

  中央台今年还完成了2006年亚广联奖参评广播剧的制作工作。 

  亚广联广播节目奖是亚太地区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广播节目奖项,它代表着参评国家的广播节目制作水平,竞争比较激烈。2006年亚广联奖广播类评选共设6个项目,广播剧是其中之一。今年送评的广播剧是中央台制作的《天路使者》。中央台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要求制作人员要高度重视,精益求精、团结一心、精诚合作,制作出能代表中国国家电台水平的节目,为中国争光。 

  与此同时,中央台《文艺之声》制作了14集广播小说剧——作家张品成的长征三部曲之一《出征在即》,在日常节目中播出,此举得到了台领导的肯定。这种低成本,介乎于小说和广播剧之间的广播文艺节目样式,如能大量生产并得到听众的欢迎,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黑龙江广播艺术中心是应当前广播市场的需求而组建的单位,他们集广播剧的制作和市场运营于一身,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生产广播剧基地,每年生产广播剧二百部集,能够出色地完成各类体裁和各类大型剧目的剧本创作和剧目制作。 

  今年的广播剧社会市场仍然呈现多元化的状态。网络广播剧继续发展;一些根据热播电视剧改编成的广播剧也闪亮登场。例如热播的电视剧《亮剑》被改编成广播剧,该剧全长54集,是对小说原作者都梁先生作品的再度创作。其中,保留了电视剧《亮剑》中主要演员的原始声音。主讲则由王刚担任。王刚认为,广播剧现在仍旧有着自己的市场。除了《亮剑》之外,另一部海润剧《血色浪漫》也将开始录制,该剧将由王志文主讲。 

  这都是广播剧业内外人士服务听众、面向市场、创新拼搏的新举措。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广播剧人会抓住新的机遇,广播剧会很快出现新的面貌。 

  三、明年工作思路 

  对于广播剧界来说,明年是评奖比较集中的一年。“五个一工程”广播剧奖,广播剧“政府奖”、“专家奖”、两个“成就奖”,都将开评。我们广播剧研究会一方面要协助中宣部、中广协会圆满完成评奖任务,一方面仍然要围绕促进广播剧的生存与发展这个工作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一手抓精品,一手抓市场,大力促进广播剧的发展与繁荣。通过两手抓,达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的目标。为此,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是: 

  1、努力完成日常工作。精心抓好广播剧“专家奖”节目评析和两个“成就奖”评选工作。进一步精心办好《中国广播剧双月报》。充实网站内容,丰富栏目形式。 

  2、力争全部完成《中国广播剧精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并积极申请经费,争取出《中国广播剧精集》的配套光盘。 

  3、充分利用评奖、评析活动给全国广播剧发展带来的机遇,逐步引导广播剧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在制作精品的同时,也要尽量多生产听众欢迎、市场需要的娱乐性广播剧,更新创作理念,大胆创新,走市场化运作之路,要努力生产足够数量的广播剧,以确保不间断的播出,尽可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 

  4、大力加强广播剧理论研究。今年的广播剧论文评奖围绕“广播剧生存与发展的”命题,写出了一些很有理论水平的好文章,《月报》将陆续登载,希望大家认真阅读,都来研究问题,探讨广播剧生存与发展的对策,并踊跃投稿。《月报》将为此开辟专栏。 

  5、积极开拓广播剧市场。继续扶持广播剧协作体,大力推动广播剧节目交换与交易。协助有要求并具备条件的电台,申请建立广播剧生产基地,逐渐培育广播剧市场,实现以精品促市场,以通俗娱乐性广播剧闯市场,两条腿走路的目标。 

  同志们!明年是广播剧充满机遇的一年,研究会的工作仍然十分 

  艰巨,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广播剧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勇创新路,推动广播剧不断发展,步入新的天地。 

  

责编:李奕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