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锐意创新,共谋发展--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2015年会上的工作报告
中广网 2015-11-17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会长 刘晓龙  

    各位代表、来宾、同志们:

  上午好!   

  我代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广播剧研究会2015年的工作,研究规划2016年任务。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各会员台和全国广播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广播剧事业稳步发展;为不断提升广播艺术质量,繁荣广播剧创作,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们不辞辛苦,很好地完成了创优评优工作;为有序推进研究会各项日常工作,研究会秘书处做了大量、有效的基础性工作;为不断完善研究会新媒体平台建设,拓展广播剧传播路径,研究会的志愿者们无偿地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代表研究会向各位表达真诚的敬意和感谢!

  1.借助媒体融合之势,拓展广播剧传播路径

  今年年初,为做好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广播剧的宣传,研究会首推广播剧微剧版春节贺岁展播,微剧的形式,精品剧的内容,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五,每日推一剧。

  几十年来,我们生产的多部优秀广播剧作品,虽已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随着人们收听习惯和收听方式的改变,已不适于当下的收听模式,把广播剧微化、碎片化,对宣传推广传统广播剧大有好处。即有利于手机用户收听,又可通过数据和评论评估市场需求,对广播剧创作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中宣部主办的“五个一工程”评选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代表了近两年我国广播剧创作的最高成就。由研究会发起,相关会员台制作的获奖广播剧微剧版,以原剧中最精彩的一个情节或一个小故事为一集,用微剧的形式,通过融媒体渠道,让听众在手机终端上听到精品广播剧,进而分享精品,喜爱精品。

  继微剧版展播后,研究会集思广益,着手开办研究会微信公众号。在人力不足,没有专职公号编辑的情况下,万州台潘海琳团队,和余姚台凌宏、秘书处万华联手合作把研究会公众号办得有模有样。6月到8月研究会微信公众号集中展示了第十五届中国广播剧专家奖的近50件送评作品,在“7·1”、“9·3”等纪念日又相继推出了相关剧目。研究会公众号自3月上线以来,已推出120多条高质量微信,这些集美文美图和音频为一体的微信,吸引了众多网友和粉丝的关注。同时,又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成为了广播剧的集中展示平台和广播剧人的互动交流平台。目前正在展播“欢乐余姚杯第四届微剧大赛”参赛作品。                 

  2.成立微剧分会,助力微剧发展

  为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会成立了微剧分会、在余姚建立了微剧研发基地;微剧正式列入“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奖序列。“欢乐余姚杯”第四届微剧大赛如期举行,参赛作品数量超过第三届36.7%,作品质量大大提高,题材广泛多样。国内目前唯一的微剧公众号《微剧传播公益联盟》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关注人数已经突破10万,得到广泛好评。在微剧分会的大力支持下,宁夏交通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先后成功主办了面向全国、全省的微广播剧演播制作培训班。《第三届微剧大赛获奖作品集》一书正式出版,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微剧样式和融媒体特征得到了各地党委宣传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已经联合制作播出了百部微剧《最美浙江人》,在浙江电台交通之声的公众号上的一个月的平均点听量为8.4万人次;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建广播电视集团已经启动了百部微剧《最美福建人、追寻中国梦》的制播工程;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明办、安徽广播电视台已经开始制作百部微剧《安徽好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正在筹备百部微剧《内蒙古英雄人物谱》;湖北广播电视台正在筹备百部微剧《感动湖北人物》;新疆电台正在策划百部微剧《最美新疆人》;今年正在策划制作“最美”系列微剧集电台还有:贵阳台、万州台、蚌埠台和通辽台等等。

  3.有序开展创优评优工作

  731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第十五届广播剧专家评析终评会在京结束。本届参评作品50件。评析依然采用初评和终评相结合的方法。终评之前,研究会将全部参评作品在研究会公益网站展播,同时陆续把参评作品在研究会微信公众号推介,极大缩小了精品剧与听众、网民的距离,效果很好。

  终评会上,专家评委对参评作品进行了认真、激烈的讨论,一致认为本届参评作品好剧比例不小,尤其以连续剧最为突出,题材广泛、水平上乘,制作精良。更让评委欣慰的是,多部作品出自新人之手,且出手不凡,可见近年来,专家点评、业务培训与评奖创优相结合取得的成效。本次评析,共评出42部作品分获金银铜奖,12位广播剧人获个人单项奖。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协办的农村题材微广播剧剧本征集活动,是广播剧史上第一次面向全国征集农村题材广播剧剧本。近500件参评作品中有很多是来自农民作者,虽然很稚嫩,简单,但这是农民参与创作广播剧的一个良好开端。研究会会员单位的广播剧人在研究会的发动下,投稿近50部,有近30部作品入围、获奖。

  4.研究会日常工作高效运行

  在会员台和广播剧同仁的大力支持、热心参与下,大家集思广义、群策群力,出点子、想办法,有效地保障了研究会日常工作顺利开展。手机QQ群和微信群给广播剧人的日常联络、信息发布创造了更加便利的平台。去年研究会在网上建立了每周一小时的秘书长办公会议制度,今年又采取了灵活的网上办公机制。

  去年年底,研究会在京召开了秘书长办公会,秘书长高坦总结了2014年研究会的工作,并提出2015年工作思路:在融媒体形势下,研究会的工作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工作中贯彻三个意识:融媒体意识、用户意识和产品意识。会上,蜻蜓FM的副总裁介绍了对微剧的合作意向。秘书长工作会议,为2015年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有效地保障了研究会工作顺利开展。研究会秘书处克服了人手少、头绪多等诸多困难,在一批热心的志愿者鼎力支持下,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会的各项任务。

  每年的年会,是秘书处工作的重头戏。为了把年会办成聚人气、促交流、谋发展的,即简朴又红火的会议,秘书处和承办台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我提议,让我们用掌声向本次年会的承办单位广西北海台的各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2016年的工作

  今年7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群众组织联合会会长张海涛等领导同志到中国广播研究会调研,对研究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海涛会长指出:中国广播剧发展凝聚了几代广播剧人的心血和智慧。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肩负着引领、引导、示范、推动广播剧发展繁荣的神圣使命。他强调: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声音是广播的核心资源,声音要有灵魂、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广播不仅仅是一种传输手段,更重要的是一个平台,听众是永远的上帝,需求是不变的方向,要让受众生成内容。我们要加强对广播本源的研究,把广播剧放在更大的平台上,转化为社会公共服务,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使广播剧的艺术感染力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同志们,锐意创新,共谋发展。如何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最具广播艺术特征的广播剧,可持续地发展?值得我们广播剧工作者认真深入地思考。

  借融媒体之势,走市场化的道路。融媒体的到来为广播剧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怎样抓住机遇把广播剧事业做大做强?机遇、挑战并存,形势喜人、形势逼人。

  适者生存,就广播剧而言,培养壮大创作队伍,使其有能力,生产出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良、数量可观的广播剧作品;搭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互的传播平台;培育稳定且有高粘合度的受众群体,可持续地不断壮大。有了受众,就有了市场,有了市场,投入才会有产出的可能。

  广播剧研究会是大家的组织,我们走到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广播剧事业。衷心地希望,在座谈讨论的环节里,各位广播剧同仁,能够就广播剧的发展、研究会明年的工作,直抒胸臆,建言献策。从中梳理出研究会远、中、近期的工作目标,通过我们不懈努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为中国广播剧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同志们,广播剧研究会的工作,取得的点滴成绩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进步都是我们一起迈进,做好研究会的工作,时刻离不开广播剧同事们的支持和努力。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不断发展、繁荣广播剧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