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在第十五届中国广播剧年会上关于专家奖连续剧的评析 阚平
中广网 2015-11-17
    
      

    受此次专家奖评委会的委托,由我就本届评奖中连续剧的情况跟大家做一个通报。我在听了大部分作品,准备参加评奖会时因为被临时安排出差没有能够到场参评,但是承蒙研究会评委专家们还是把讲评连续剧的重任交给我,这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的考验。

  万桦把评委们在评奖时的讲话录音都整理成文字发给了我,我认真看了并结合我听节目时做的记录来跟大家做个汇报!从记录上看,评委们对每一部作品的优点和不足都明确指出,不仅是编导演播制作方面,甚至于很多细节,比如史实的出入、比如逻辑的不通、比如情节的合理性、比如对白与人物的对位等等。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热爱广播剧并且参与制作广播剧的同行来说,都是值得研究借鉴的,即使是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即使是之前专家论证的作品,在最终呈现之后、在众多作品一起审听评议之时,每位评委们依然负责任地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有鉴于此,我建议研究会适时的把专家们的意见一一

  反馈给制作单位,这样子针对性强,有的放矢,比我在这里泛泛而谈更好。接下来我们也会利用年会时间分组召开小型研讨会,大家认认真真听一部好作品,请评委和制作方共同讲评、交流。

  就我个人而言,今年在我聆听每一部作品的时候,最直接的感觉是不错、不错、真不错,每一部都不错!今年的整体水平相当高,可以说出品方在选材和组织生产上是又稳又准、编导在业务流程上是娴熟又到位、演播配乐录音制作大都是专业大师级别。所以,我也由衷感叹全国的广播剧都已经真正提升到了一个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相统一的高水准上,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认识,也是评委和专家的共同感受,我们应该为自己贺彩鼓掌,因为这是我们在座同仁多年来一起努力、共同协作的结果,更是各会员台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投入的结果!

  虽然如此,我们诸多优秀的作品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的也难免存在瑕疵,因为艺术对完美的追求总在路上。

  下面,我在这里想跟大家就此次获奖作品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分析,同时对具体业务环节当前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最后呢再分享一点个人业务上的思考和拙见。不对具体一部作品进行点评。

  一、 从参赛作品相关数据看题材的视野

  续剧今年一共有26部作品进入终评,最终21部作品获奖,获奖率为80%,一、二、三等奖各7部。中央台和福建台报送的广播剧内容一样,属于同一题材,一个九集,一个四集,因此联合获奖。较之去年共有34部作品参评,今年减少8部,但是作品的整体质量不错,水平比较平均。编剧、导演、制作、演播、音乐的呈现都相对稳定成熟,总体可听性强,上乘之作不少。

  首先,要谈一谈选题。此次获奖的21部作品从题材上看,共两大类:

  一类是现实题材,共15部,其中有人物原型的占11部,比如获得一等奖的《守望敦煌》、《贾大山和他的朋友》、《白方礼》、《迟开的野山菊》等等。

  现实题材作品中,有4部是纯虚构的故事性广播剧。如获得一等奖的《今生有缘》、《14度起飞》、获得三等奖的《断肠草》、《我们也有太阳》。

  而另一类历史题材的6部广播剧全是以战争为背景,其中获得二等奖的《日本八路宫川英男》和《山本的日记》是从日本战犯的角度描写抗日战争。另外四部

  解构这21部获奖作品的题材,可以看出全国优秀的广播剧作品继续发扬了其主旋律宣传的重要功能,以反映当代生活,讴歌时代楷模为己任,着重讲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塑造了一批坚守梦想、不懈奋斗、既有真善美的人格力量,又有独特个性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表明我们的取材视野不够广阔,受评奖导向和年度重大主题宣传的影响束缚较大。

  从获得一等奖的8部作品看,只有一部是没有原型人物的虚构故事,5部为时代楷模式人物原型,另外中央台和福建如联合获奖的是同一个原型故事。多年来在五个一的导向下,我们以时代楷模为原型的获奖作品不仅个个是精品,而且故事吸引人,可听性都很强。比如天津台的《白方礼》可以说是此类题材的典型代表。评委认为原本是一个好人好事的主人公,成品之后在立意上也提升到了带动一群人做好事。这个剧故事短小生动,节奏紧凑,语言鲜活朴实相当接地气,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关系也自然真实,在平实中打动人,感人又不苦情。值得倾听和学习。

  二、从作品风格看,作品体裁比较单一,没有体现出广播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体裁多样性。

    从体裁上看都是正剧没有一部喜剧和超现实的科幻、魔幻剧。从内容上看,没有浪漫爱情剧、婚姻生活剧,更没有火爆荧屏的谍战剧、经典改编剧等。

  唯一独特一点的是上海台的《今生有缘》,这是一个文学性相当强的音乐散文体剧作,讲述了个人心灵的回归和相互救赎,用独白串联全剧评委一致认为是一个文学性的作品,音乐好,很精致感人。这并不影响它叙事和抒情的铺陈,这种讲述故事的体裁与草原与长调相谐成趣。特别是在抒情和音乐的运用上值得欣赏和借鉴。

  三、从演员队伍看,演播相当专业投入,同时也出现了录制快餐化的倾向。

    多年来广播剧使用也培养了一批相当专业的演员队伍,他们带给了我们的作品鲜活的角色生命,也使得广播剧在专业演员中获得很高的业务认同。这也使得我们更愿意反复多次使用这些演员来确保剧中人的演播质量,因为这关系到整部作品的水准。但是现在也存在着同一拔演员多次录制同类作品、出演同类型角色,在角色的演绎方面有人物雷同、似曾相识,听多了使得角色个性不鲜明、辨识度不高。广播剧制作的链条较长、环节较多,这对于制作方,特别是导演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时候对于专业演员容易过于信赖和放松,而忽视了对于不同角色演绎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从文学剧本看,剧本整体日臻成熟,思想性艺术性都在比较稳定的高阶水准。

    但是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程式化的东西。比如家人之间的对白为什么总是我亏欠了你和孩子我对不住你,无论是丈夫对妻子还是妻子对丈夫说,抑或是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说;为什么从3岁至十几岁的孩子,无论在哪部戏里,同一个演员都演播得那么儿话,听听我们身边十岁左右的孩子是怎么说话的吧。

  重庆潼南县台《父亲的承诺》中人物语言就比较生活,有个性,那对夫妻对话就像夫妻。(摘录)

  虽然我刚才指出了一些我们存在的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优质优秀可以说是今年连续剧的共性。有讲得不当之处仅是一家之言,请大家批评。

  前不久,我在英国听BBC的节目才知道BBC4每天有广播剧播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拥有大批忠实听众。有故事性强的广播剧、有情景剧、也有简奥斯丁的系列小说改编剧。当地朋友问为什么回国却很难听到广播剧呢?我也不知怎么回答。

  连续剧的难度大,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我们来看看另外一组数字。15部一、二等奖作品出自9位导演之手,这一方面确保了整体连续剧作品的质量处于较高较稳定的水准,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水准的职业化制作团队已经集中形成。

  我们已经拥有了相当专业的连续剧编导制作团队,是不是可以尝试更加多元的主题更加多样化的体裁,未来还会有五个一、政府奖等的评奖,我们期待能够听到更为丰富多样的故事。广播剧的未来在于创新,策划思维的创新、编导理念的创新、制播手段的创新、传播渠道的创新。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和咱们这么多专业的同仁共同思考和探索。

  谢谢大家!

责编:万华 来源: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