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第十三届广播剧专家评析单本剧点评——孙以森
中广网 2014-01-30
    

  

  说一说今年参评的单本剧。

  单本剧点评,本来是传媒大学关玲教授的任务。最近,她父亲、母亲身体欠安,关玲教授要照顾老人,无法参加这次会议了。高坦秘书长让我说一说。我是仓促上阵,准备不足,能说多少算多少吧,说错了的请大家谅解。

  第一、 还是先说说概况。

  今年参评的单本剧共18部,30集,去年是16部,30集,

  数量差不多。

  从题材上看,18部戏都是当代和现代题材,涉及了科研、教育、医疗、交通、农村、城乡关系等等诸多领域,视野还是开阔的。其中大多数是宣扬这些领域先进思想和先进人物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积极向上。

  最近几年,广播剧对近期发生的、重大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能够迅速作出反映。去年涌现出杭州台的《最美妈妈》,徐州台的《护航》,无锡台的《蛟龙入海》和温州台的《克里特大撤离》等迅速反映生活的佳作,今年则有沈阳台的《照片中的回忆》,无锡音乐频率的《生死76秒》和温州交通频率的《大爱无言,情暖伊伊》。这也许可以算作是单本剧的一个亮点吧。

  熊生民老师去年点评时曾经指出:这类作品“充分发挥了广播剧快捷反映生活的优长,同时也表现了广播剧人对国人关注事件的敏锐、高度责任感和创作的热情”。我完全赞同熊老师的观点,衷心希望广播剧人保持这份纯真,发扬这种激情!

  18部单本剧,原创占多数,人物和事件有原型的占多数,这是当前广播剧创作总的趋势。这很正常。因为广播电台生产广播剧的第一要务还是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服务。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点是应当注意的:

  一是,广播剧毕竟是艺术作品,取材于先进人物和真实事件的戏,也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讲究艺术质量,不能停留在好人好事的层面;

  二是,可以以原创为主,但不要排斥改编。

  概况就说这些。

  第二、介绍几出戏

  好戏不少,不可能一一介绍。我介绍几出有特点的好戏。

  1、先介绍深圳广播影视集团和深圳宝安广电中心联合制作的《信人》。

  《信人》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小县城的故事。“文革”期间,县中学蔡向阳等一群初中生,分成了几派,经常闹点小糾纷,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正确。孩子们想找一个能为他们“评理”的人。最终选定了在邮局门口摆摊代人写信的人。大家呌他“信人”。对于孩子们之间的分歧、争执乃至一些无聊的纠纷,“信人”都能用睿智风趣的语言化解。交往中,“信人”以自己诚实厚道的品格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引领着孩子们,让他们长了知识,得到了乐趣,学习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信人”逐渐成为孩子们心目中最尊敬、最信赖的人。

  对于大是大非,“信人”也可以举重若轻,用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说得孩子们心服口服。文革后期,出了一个张铁生,学生们为学习这位白卷“英雄”写了三十多张大字报,贴出去以前,还特意拿给“信人”看一看。“信人”看了以后哈哈大笑,说:“这种大字报我举双手赞成,不过,应该由我来写”,“张铁生交白卷,好啊!你们交白卷我也高兴”!“我巴不得天下人都交白卷,都不识字,这样我的桌前不就排起长队了吗?”“不过我可给你们说清楚,等我写不动了,你们十几个屁孩可得坐在这儿写信,否则,不识字的人家里出事谁管!”“你们都当英雄了,都革命了,谁来为不识字的大爷写信?”

  孩子们无话可说,于是“把剩下的大字报拿到北街废品收购站卖了四毛钱,买了八根冰棒,两个人一支分着吃了。” 

  故事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但作者没有写文革中那些残酷斗争,也没有什么大人物、大事件,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小县城的一个小老头儿和几个小孩子身上。通过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折射了“文化大革命”的荒唐、荒诞,以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迷茫与无奈!

  戏写得很有味道,听后让人回味,让人警醒,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信人》这出戏是根据张新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很佩服主创单位的胆识,因为小说是写文革的,我们又是改编,是有风险的。值得称赞的是,作品选得好,改编和录制都好,是下了功夫的。

  2、沈阳台的《照片中的回忆》

  这也是一部很有特色的作品。

  去年,也就是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试航以及11月23日、24日,歼15舰载机在航母上着舰成功,引起了国人乃至世界的高度关注。但是紧接着11月25日却传来了中国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不幸因公殉职的消息。

  罗阳是舰载机研制成功、顺利着舰的关键人物,宣传罗阳的事迹,学习他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各个媒体的责任。但罗阳为人低调,在此以前并不出名,加之,他所从事的工作许多细节不宜公开,如何以艺术形式塑造罗阳的形象,诠释和讴歌罗阳“航空报国”精神,是一个很大难题。沈阳台知难而进,经过深入采访和细致研究,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角度,成功地塑造了罗阳的艺术形象、展现出沈飞人的“航空报国”精神。

  《照片中的回忆》这出戏,以徐闯浏览罗阳生前的照片、为他制做遗像作线索,再现了罗阳生前许多动人的事迹。徐闯是沈飞的专职摄影师,罗阳的老战友,他有条件目击罗阳的所作所为,亲见亲历他的先进事迹;徐闯又是和罗阳一起在部队大院从小玩到大儿的好兄弟,有条件熟悉和了解罗阳的品格和内心世界,熟悉罗阳的家庭和亲人,能够很投入又很自然地为听众讲述一个真实的、感人的罗阳。戏写得朴实自然、生动感人。

  可以说,找到了徐闯,确定了这么一个好的叙事角度,这出戏就成功了一半。但这并不容易。一是,必须契而不舍,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徐闯就在眼前也可能被轻易放过;二是,必须深入采访。戏里,徐闯翻阅罗阳生前照片,呈现出的一幕又一幕的打动人心的事迹,应该都是主创人员细致访问的成果。艺术创作需要才能,需要灵感,需要丰富的想像力,但更需要扎扎实实深入生活、积累素材的笨功夫。其实,突发的奇想、闪光的灵感,往往是来源于这种笨功夫、苦功夫。

  近几年,沈阳台从《国歌响起》开始,每年都有好戏,每部戏都很扎实。他们的戏都是自编、自导,既出好戏,又培养了人才。这条路走得很艰难,可贵的是但他们坚定的走了下来,并且决心坚定的走下去。

  3、安徽台的《六点钟的电话铃》

  这部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寡居的母亲有了黄昏恋,子女们发现了。一贯很孝顺的子女,情感上难以接受。母亲顾念子女的感受,默默地结束了恋情,只在每天傍晚六点钟听对方老人打来的电话铃声。两位老人约定,电话铃只响两声,第一声报平安,第二声是表思念。终于有一天,六点钟的电话铃声一直在响,女儿接听了电话,却是对方老人的儿子打来的。他说,父亲病危,弥留之际,很想见一面思念的恋人。而这时,本该接听电话的母亲已经去世两个月。愧疚的子女们开始反省:自己对年老的父母,是不是少了些情感的理解,少了些心灵的慰藉与体贴?

  这是一部家建庭情感剧,反映了老年人的感情生活以及儿女们对父母黄昏的恋微妙心理。可贵的是编剧把这种生活中常见矛盾作了很好的艺术处理,使得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悬念迭起。这出戏,优雅、哀婉,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这出戏里,母亲的形象十分感人。也许可以说,《六点钟的电话铃》就是一部献给母亲的广播剧。

  一位中年女士在一篇文章里谈到了她参与录制工作的几点感受。她是这样说的:在录制这出戏的三天里,“那位为了顾及子女心底感受而心甘情愿埋藏自己情感的母情,一直拷打着我们每个做子女的心”……“当大厅里竖起了5.12汶川地震五周年宣传版,我们不约而同地又想起了地震时把婴儿护在自己身体下的母亲。”“天下母亲的心,似乎都是一样的。为了子女的幸福快乐,她们可以吃尽所有的苦,可以委曲求全、可以牺牲自己的情感乃至生命而绝无一丝埋怨。”

  文章里还有这样一段话:“母亲的爱,是那么不同又那么相似。人到中年的我们,谁没有年老的父母需要我们去关爱?”剧的结尾,“女儿不仅知道了母亲的付出并为之愧疚和懊悔,而且这时她自己也当了母亲。她对那个新生的婴儿,也是对自己说:‘越是对你深爱的人,越要付出你的理解和宽容’。”

  “我们做到了吗?”

  这位女士的拷问和思考,真挚、动情,是对这出戏的很好的评价。她说出了我想说的话,而且比我说得好!

  《六点钟的电话铃》这出戏,从题材上说,并不占优势。如今,有关老年婚恋的信息和故事到处都是,但人们看到的常常是无休无止的争吵和无情无义的争夺,要以这个题材写出老年人细腻的情感,写出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写好子女内心深处微妙的感受和矛盾以及他们对老人的理解体贴,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六点钟的电话铃》取材于巩高峰的一篇1000多字的短文。两年前吕卉把它改编成容量约20分钟的短剧。后来觉得这个题材还可以深入开掘,提升品位。于是便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十易其稿才投入录制。据可靠人士透露,编剧吕卉为改好这出戏,吃了很多苦头,受了许多折磨。她的一位同事戏称:为了这出戏,我们的编剧成了“孤独的、受尽折磨人”!

  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忍受得住孤独,坐得住冷板凳,经得起折磨。相信在座的不少有成就的创作人员都会有这种感受。我们应当倡导这种耐得了寂寞,经得起折磨的精神!

  4、还有两部戏是应该提到的。一部是上海台的《星期二门诊》,另一部是无锡音乐频率的《生死76秒》。

  两出戏都是写先进人物的。

  《星期二门诊》这出戏的主人公吴孟超,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又是“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老的一生有许多事可写,但编剧没有泛泛地去写。这出戏,以为弱势群体开设“星期二门诊”为切入点,以为甜甜做手术为中心事件,写出了吴老和“星期二门诊”人的无私无畏,写出了他们对生命的崇敬。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唤起了弱势群体重症患者追求新生活的希望和勇气!全剧只有20分钟,很简洁,也很感人。

  这出戏也许还可以再舒展些、丰富些,也许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都不重要,上海台也会妥善处理。我想说的是,这出戏可贵之处在于,它为如何写先进人物,提供了经验、给出了启示:写先进人物,完全可以选取最有代表性的闪光点,抓住重点,深入开掘,写出人物的先进和崇高。研究这出戏的创作思路,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摆脱一写先进人物就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好事罗列的老套路。

  《生死76秒》的主人公是2012年的“最美司机”吴斌。他用自己生命的最后76秒,强忍着剧烈疼痛,把高速行驶的客车平稳地停在了路边,保证了全车乘客的安全。广播剧对这个震撼人心的“生死76秒”,进行了艺术的诠释和解读,写出了吴斌的强烈责任心、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写出了这位平民英雄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使最美司机的美产生了很強的艺术张力。

  吴斌的车上有个乘客叫保罗,看得出编剧在这个人物形像上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保罗是个富家子弟,出过车祸,被撞的女孩一直没有甦醒,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保罗的父亲花钱让自己的司机承担了肇事罪过,并安排儿子出国。保罗去杭州就是为出国做准备。一路上目睹了吴斌的所作所为,亲历了生死76秒后,保罗的灵魂受到了深深的撞击,经过激烈地内心冲突,这个年轻人决定自首。他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做一有担当的男人!

  应该说,保罗这个形像还不是十分理想,还有继续加工和提升的余地,可贵的是,无锡台敢于对写真人真事作的品进行大胆艺术处理,塑造了这么一个有一定典型性的艺术形象。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第三、几点建议。

  我的几点建议都是针对一些剧目的。有几出戏总体上说很不错,但都缺了那么一口气,没能进入一等奖。因此,想分别给每出戏提一些建议,主要是写戏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其中有些问题,各位创作中也可能碰到,可以参考。

  1、《大爱无言 情暖伊伊》

  这出戏取材于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

  这出戏的剧名和推荐意见明确告诉我们,戏的主题是写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写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关爱,对受伤害者的关怀与温暖。既然如此,戏的主要笔墨似乎应该放在救援、治疗、心理抚慰和关怀方面。但是编剧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够,没有写出多少感人的东西。枝蔓太多,杈头太多,防碍了主题的深入开掘。

  比如,戏里用了将近1/3的篇幅写伊伊一家人幸福美满:丈夫事业成功,妻子贤淑温柔,伊伊聪明可爱。一切都那么美好。但动车事故发生了,霎那间,一家人生死两岸,一个完整的家庭惨遭破坏!----这段戏写的很动情,但它的作用是让人铭记动车事故造成的伤害和苦难,对于深化“大爱无言”这个主题,表现救援中的“情暖伊伊”,作用不大。稍作铺垫是可以的,不能花那么多笔墨!

  又比如,伊伊的叔叔项余遇,责备救援人员动作迟缓、搜救不力,消防队指导员向他解释“生命探测仪”共分四种,每种都有局限,等等,显然是扯得太远了,完全可以不写!

  我的建议是:我们写戏,要精当选择素材,深入开掘主题,把气力放在完满表达主题思想方面,那些对于深化主题没有帮助的枝蔓,应当尽量减少。创作中的所谓“立主脑,减枝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重庆万州台的《进城》

  这个题材是当前社会生活的一个热点,很有现实意义。戏写得很生动,但也有明显的毛病。

  一是,把事情简单化了。农民和城市居民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中,为人处事、生活习惯各各不同,住进同一座楼里产生一定的冲突、碰撞不可避免。这需要在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逐步解决。我们的戏里,仅仅用了一个月,退休局长老王和农民工老吴两家人,就从吵得不可开交,变成和谐相处、亲如一家了。这样写,不可信。

  二是,夸大了农民工的作用。我们不妨看看这一个月里,农民工老吴一家做了多少好事:

  (1)清理了堆积多年的拉圾;

  (2)粉刷了从一楼到六楼的墙壁,使得这座老旧昏暗的居民楼,层层雪白,层层亮堂;

  (3)在一楼到六楼的楼道里安装了声控灯,居民们从此再也用不着手电筒了。

  退休局长老王的妻子是这样评价老吴一家人的:“别看他们是乡下人,是他们用行动改变了咱楼院多年的陋习,乡下人不简单啊!”“我感到这楼院被人一带,人人都在变,变得越来越像一家人了。楼道脏了有人扫,水管爆了有人修,灯泡坏了有人安”,“偷水偷电的自然销声匿迹”。王老太太还指着老伴说:“连你,也像换了个人似的”。

  如此等等,显然是太夸张了。

  三是,清理拉圾、粉刷墙壁、安装声控灯等等,都是好事,但都不是老吴自己干的。老吴说:“我儿子发财致富当上了建筑老板。我指挥我儿子,我儿子动动嘴皮子,就这么简单。”这种做法未必值得提倡。

  农民工进城后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主要应当依靠相互理解、相互适应、取长补短、相互包容。作品中如果要强调农民工的作用,我看还是要着重写好他们的勤劳、诚信、朴实等等优良品质,写好他们如何自觉地克服自身弱点,自觉适应并融入新的生存环境。靠着发了财的儿子花钱做善事促进和谐,没有典型意义!

  3、《大榕树下》

  温州市区东门有一棵300多年的大榕树,从“文革”开始,就有一群长者自陶腰包在大榕树下“红日亭”送夏伏茶。善事一做就是40年。改革开放后,外来民工涌入温州,其中不少人生活窘迫。这群耄耋长者加上他们的后代,又增添了冬施热粥的义举,一干又是六年。2012年,“红日亭”老人荣获“最美浙江人(集体)”称号。《大榕树下》这出戏写的就是这群“最美老人。”

  戏写得很感人,许多情节很可能是真实场景的再现。但一些真实的事儿,写到戏里,反倒让人不好理解,让人觉得不怎么可信。

  比如,事情是“文革”期间做起来的,戏里出场主要人物,两位80多岁,两位70多岁,一位60多岁,最年轻的娟子也已经59岁,只有阿康是个壮劳力。阿康是“红日亭”从坏人手里挽救回来的智障青年。老人们精神可佳,但在大榕树下送茶、舍粥,是力气活儿,是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已经干了40多年的老人们还干得动吗?我们还应该鼓励他们继续干下去吗?!

  戏里有这么一个情节:2008年冬,南方发生冰雪灾害,交通受阻,一批旅客滞留温州火车站。“红日亭”参加救援,阿康每天骑着三轮车往返20多公里往火车站送粥。一次,三轮车与宝马车碰撞,开宝马的年轻女司机不依不饶。当知道阿康是“红日亭”的人后,马上热情地叫来几辆出租车,开上自己的宝马车一起帮阿康往火车站送粥。从这天开始,这位女士每天开着宝马车,再雇上几辆出租车,一趟又一趟的帮助“红日亭”往火车站送粥,直到最后一批滞留旅客离开温州……

  这段戏写得很感人,但感动之余,总觉得不大好理解。----粥既然是送给火车站滞留旅客喝的,干嘛非要在“红日亭”熬好了送过去?在车站附近找个地方熬粥,不是更方便、更节省吗?宝马车再加出租车,每天好几趟往返20公里送粥,汽油钱、出租车钱大约远远超过粥钱,这真是名符其实的“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了!

  事实很可能就是这样。这个粥就得在“红日亭”熬,就得从“红日亭”送,要的就是“红日亭”这块牌子。给人的感觉是在有意识的“树”这个典型。当地这么做,也许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但不能支持。我们写戏,我们搞艺术创作不能拘泥于生活,要集中,要提炼,要典型化,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4、四会台的《“临时”校长》

  教学研究工作者陈育德,被派到一个十分偏远的乡镇中学当“临时”校长。事情来得很突然。这出戏写了他从“赶鸭子上架”,到热爱学校、自愿留在学校的历程。戏写得很生动,很感人。

  这出戏有一些枝蔓,似乎可以不写。比如,陈育德搞的那个“快乐学习”训练法,可以不提。陈育德只不过是使得某些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一些,并没有完整的学习和训练方法。反复强调他要试验、推广“快乐学习”训练法,反倒冲淡了本剧“展现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著坚守、甘于奉献高尚情操”的主题。

  以上所说,说得对的,供参考;说错了的,请指出,并请原谅。

  2013年9月12日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