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第十届广播剧专家点评——连续剧(孙以森)
中广网 2010-11-25
    

  说说连续剧,分三个部分说。一是说说概况;二是介绍几部有特色的戏;三是说说创作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戏,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先说说概况。 

  2010年参加第十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评析的广播剧总数是61部,其中连续剧19部,占参评剧目总数的三分之一弱一点。从数量上说,比去年略少一些。从质量方面说,合格作品占主导地位,也有一些精品,但数量不多。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三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去年下半年刚刚评选,新的一轮广播剧创作需要一个过程。一些剧目的创作还未完成,另外一些剧目需要进一步加工提高。要求短时间内涌现大量精品力作,是不实际的。我个人觉得,今年能有这么多剧目参评,而且达到一定水平,已属难能可贵。 

  二、介绍几部有特色的连续剧。 

  1、先介绍陕西电台的三集连续剧《回家》。 

  《回家》这出戏的女主角李竹英是四川人。她是个孤儿,从小没爹没妈,一个靠做扁担过日子的老汉——山爸爸收养了她并把她抚养成人。李竹英这个人命很苦,嫁了个丈夫,很凶,很恶。他自己没有生养能力,反到打老婆骂老婆,说老婆是不下崽的猪。竹英好不容易 

  离了婚,那个男的还是天天上门闹事。竹英在老家实在过不下去了,这才决定到陕西麟游县找老乡。山爸爸也支持她走,让她走出去,去给自己找一个家。——以上这些是戏里穿插交待的背景,戏是从李竹英到陕西麟游县写起的。 

  陕西麟游县是全国贫困县。竹英投奔的老乡,家在紫石崖,是麟游县最穷的一个小山村。竹英嫁给了当地农民福顺。福顺也是个孤儿,由于当地水质不好,从小就落下个拐拐腿,干不了重活走不了长路,但他心眼好,知道心疼女人。结婚不久,竹英怀孕了。于是她开始满山遍野地找水,说是一定要找到好水,不能让娃再像他爸那样生下来就喝“黄汤子”水,落下拐拐腿。村里人告诉她“紫石崖世世代代都喝这个黄汤子,要能不喝早就不喝了!”可竹英偏不信这个邪,她跑遍了紫石崖的山山洼洼,终于找到了优质水。并且从这儿开始,这个个性倔强,敢想敢干的女人,开始挣扎,开始奋斗,经过20多年的努力,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且和福顺、和老支书、和乡亲们一起,把一个十分穷困,十分落后的紫石崖,改造成为红火富裕的新农村!这就是《回家》这出戏的梗概。 

  《回家》这出戏有这么几个特点。 

  <1>人物形象丰满,有特点、有个性,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李竹英是一个底底道道的普通农村妇女,她没什么文化,也没有多么高的觉悟,但她敢想敢说敢闯敢干。她在极端贫穷困难的条件下开始闯荡,无非是想让自己生活得好一点,让自己的孩子喝上干净一点的水, 

  长大了不再是拐子、瘸子。往大了一点说,也就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的起步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挣扎,个人奋斗,就是想过上好一点的日子。她最初做的那些事,有的也是蛮打误撞办成的。比如说,挺着大肚子满山遍野找优质水;抱着一罐子山泉水闯进水利局,找局长要钱引水,居然一次成功!就在这种挣扎奋斗、蛮打误撞的过程中,李竹英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办成点事,光靠自己不行,要靠共产党,要靠政府帮助,要依靠组织,要有大伙的支持。在有了这样的认识以后,她才逐渐地真正找到了出路,逐渐成长为一名为大家谋福利的优秀党员干部。戏里有很多生动感人的小故事,竹英说话做事,有时候幼稚可笑,有时候不合常理,有时候蛮闯硬干,但更多的时候不仅通情达理,而且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委屈,一心一意为大家。从竹英的经历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人物逐步成长、逐步成熟的过程。这样的人物,真实可信,可学可做。 

  <2>这出戏的主线和辅线,位置放得恰当,处理比较成功。竹英是个很有作为的人,戏的主要篇幅当然是写她做事情,写她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这一部分是戏的主线。主线的矛盾冲突复杂一些,篇幅当然要大一些。但竹英又是一个有情有意的人。她对山爸爸的感情很深,这种感情实际上是她承受、战胜苦难,摆脱贫困的精神支柱。但这毕竟不是一出写父女情感的戏,感情线只能是辅线,篇幅不能太大,不能影响主线。作者采取了主线实写,辅线虚写的办法。主线写得很实在,矛盾冲突集中,发展合理,很生动,很有戏剧性,人物也 

  很有作为,占据了戏的主要篇幅;感情线也是贯穿全剧的,听戏或读剧本,你都会感到竹英对山爸爸是时时刻刻都在牵挂,时时刻刻都在想念,情感很浓。但作者花的笔墨并不很多,因为他着重于写情,而不是写具体的事件。 

  <3>《回家》这出戏注意了典型环境的刻画,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主要人物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离不开生存的环境,先进人物、落后人物、反动人物莫不如此。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必须注意对环境的描写。这是因为,任何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并且从一定角度反映着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所以恩格斯主张: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作品应当努力“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可惜的是,我们现在的许多作品,特别是写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作品,完全不考虑环境的描写。英雄模范人物,个个都是天生先进,孤胆英雄,可以包打天下,他们取得成功,与外部环境、与社会、与父母、与他人毫无关系。《回家》这出戏,人物真实可信,环境也真实可信。比如,竹英抱着个水罐子,闯进水利局要钱,居然没费什么周折就成功了,看似偶然,但却合情合理。这就是因为大环境交待得清楚。正像水利局局长所说:“现在全县正在普查优质水源……你们却主动报上来了。”要是没有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央关注三农的政策,没有全县普查优质水源这个大环境,李竹英再怎么敢闯,也不一定能闯出那笔引水工程款来!再比如,竹英带着一帮妇女从山上引水进村,一干就是40多天,最后关头,水槽子过河,要下水打桩。竹英带头下水,妇女们纷纷跟着下河,这固然感人,而紧急时刻,还是老支书带人来解决了难题。竹英的敢闯敢干,虽然很重要,如果没有老支书和村民们的积极支持,引水入村是很难成功的。 

  <4>《回家》这出戏语言生动,乡土味儿很浓,这也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这出戏也还有可以进一步推敲的地方。 

  一是一些情节还可不够精细,应当继续打磨。 

  二是,有人提出,结尾过于悲了点,《回家》这个剧名也不一定很合适,还可以推敲。 

  有人提出:李竹英回到四川老家,山爸爸已经死了,哪还有家?到底是谁回家了?这个意见值得考虑。也有人认为作者这么写,是想把“家”的概念拓展、延伸,让竹英对“家”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一点体现在戏的结尾,山爸爸和竹英的那段心灵对话上。那段话是这样的: 

  山爸爸:幺妹,你回来了!你终于回家了! 

  竹  英:山爸爸,没得你,我就没得家了。 

  山爸爸:傻娃儿,你是竹子变的,种到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家。你的家大的很呢。 

  竹  英:但是我没有用扁担挑着你走。 

  山爸爸:(笑)我的幺妹啊,你不是一直在用扁担挑着爸爸走的 

  么…… 

  应该说,这个结尾的意境和情感都是好的,但弯子拐得似乎大 

  了一些,一下子不容易听明白,还可以再斟酌。 

  2、我要介绍的第二出戏叫《一诺千金》,是贵阳市电台录制的。 

  1993年,16岁的贵州农村姑娘李泽英到贵阳市一户人家当保姆,除了做家务以外,还要照料一对刚刚三个月的双胞胎女孩卓欢和卓欣。女主人卓遵琴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卓欢和卓欣是她捡回来的一对弃婴。李泽英和卓阿姨一家相处得很好。六年以后,卓遵琴的丈夫下岗,两口子离婚了。卓遵琴心情烦躁,被人拉去打牌,欠了赌债还不上,说是要到深圳、珠海找同学借钱、找工作。临走前她对李泽英说:可能十天半个月回不来,你帮我照顾一下两个孩子。李择英说:“不管碰到什么情况,我绝不会让两个妹妹挨饿受冻”。哪知道,卓遵琴从此再也没有音讯。李泽英就自己打工养活两个孩子,养活了十几年,结婚后还是带着卓欢、卓欣这对姐妹。现在两个孩子已经上了高中,李泽英被人们称作“保姆妈妈”! 

  这出戏写的也是真人真事,李泽英是真名实姓。作者说,他们在艺术表现上遵循“大事不虚构,小事不拘呢”的原则,力求使作品具有广播剧的特色。这出戏是有特点的。 

  <1>李择英的故事很有传奇色彩,但她的故事又是那么朴素,那么自然。一句承诺,李择英坚守了十年;一句承诺,让这个从山里来的小保姆,又当保姆又当妈妈,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重任。不论多么难、多么苦,她都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照料孩子生活,供养她们上学,抚养她们成人。这几千个日日夜夜,李择英要忍 

  受多少煎熬,要付出多少代价,常人是很难想象的。但是李择英做起来又是那么平常,那么自然。在她看来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因为自己答应了。答应了的事就应该做到。作者抓住了李择英的这个特点,主要是通过日常的、看似平淡的生动细节塑造人物形象。仔细读一读这出戏第二集到第四集你会发现,这出戏实际上就是一个接一个平实、生动、感人的小故事组成的。 

  <2>这出戏和陕西台的《回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注意大环境的描写。 

  李择英是艰难的,但她并不是孤军奋斗,也不是孤立无援。 

  刚开始,靠打工养活自己和两个孩子,生活实在困难,她回老家向阿妈求助。阿妈说:“乖女呀!答应了的事,就得办到底……”“你阿爸和你姐姐打工挣了些钱,你随时可以用!”李择英当然不会花爸爸、姐姐的血汗钱,妈妈就经常托人往贵阳给她和两个孩子送大米; 

  孩子该上学了,李择英正发愁呢,派出所李所长已经把事情办好了,说:“经过区里领导协调,贵乌小学愿意接受卓欢卓欣,免除全部学杂费,提供所有的课本……”派出所的干警还给两个孩子买了书包、文具盒和纸笔。 

  李择英打工的那家饭店老板,听说她的事以后,主动给她长了工资,让她每个月多休息4天,好照顾两个娃娃。 

  你看,李择英用自己的心温暖孩子、温暖社会,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在温暖李择英。 

  <3>这出戏的音乐音效,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浓郁。贯穿全剧的那首主题歌,歌词是这样的:她说她是山里人,不老的青山不变的情,只因一句承诺,她无怨无悔历尽艰辛,啊……一诺千金  一诺千金!歌词都是大实话,却有很强的概括力。 

  《一诺千金》这出戏的毛病也比较明显。 

  一是铺垫过长,皮太厚。 

  我个人的看法是,第一集完全可以删去。理由是:这个戏是写李择英“一诺千金”的,而第一集的主要内容是写卓遵琴怎么收养两个弃婴,六年后丈夫下岗,夫妻产生矛盾离婚;卓遵琴被张老幺拉去赌钱,欠下赌债,离家出走。这一集主要写的是卓遵琴并不是李择英,是交待背景,并未进入主题,完全没有必要写一集戏。我们写戏应当善于根据戏剧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以及刻画主要人物形象的需要,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不必从头写起。第一集里某些有用的背景材料,完全可以在戏剧的主要情节展开以后,穿插交待。 

  二是,戏的结尾过于拖沓。 

  李择英的事迹传开以后,媒体宣传不断,好事接连不断,这很正常,这也许就是中国特色吧。我们的戏,未能免俗。戏里先写了她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去北京领奖;紧接着,中央文明办安排她进北京参加国庆60周年庆典,她结识了一位老军人,两个人在观礼台上 

  互相称赞;接着作者让李择英发表了一通有关“祖国强大”和“做一个中国人”很自豪的感叹;2010年春节,一群记者簇拥着省文明办的杨主任到李择英家里,赞扬、慰问、送钱,还通知她去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会;最后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现场,作者又通过“自述”让李择英再发表一通感慨,表达继续实现诺言的决心!我相信作者写的都是事实,李择英得到那么多赞誉和奖赏也是应该的,但这些都没有戏,一笔带过就可以了,不必罗罗嗦嗦写这么多。我看设计一个平实、简洁、有意境的结尾,可能比现在这样冗长的大尾巴更有味道! 

  三是,这个戏有些细节比较粗糙,一些说法也不是很准确,虽不是大问题,还是应当继续打磨。 

  3、《传奇拧老太》。 

  这是北京电台录制的连续剧,也是一个真实故事。拧老太并不姓拧,她姓张,叫张书英。因为她有股拧劲儿,拧得特别,拧得可爱,人们就叫她拧老太。张书英出生在北京郊区平谷农村,家里很穷。她不干心贫穷,不甘心不读书不识字,当一辈子睁眼瞎子。但那时候就是那么穷,她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只上了两年半小学。因为穷,她不能升初中,因为穷,她得嫁人……正像张书英自己说的:“那时候的家,就是个烂泥塘。我拧,我斗,我狠,可是在这个烂泥塘里,我扑腾不出去啊……”!后来,改革开放了,扑腾出烂泥塘的机会终于来了,但是张书英已经40多岁了。在农村,40多岁的妇女,已经准备抱孙子了,张书英还能扑腾吗?她真的能从烂泥塘里的小泥鳅变成鱼、变成龙吗?张书英不愧是个拧老太,1987年,41岁的张书英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用炼钢厂的废弃钢渣做原料,建起了一个小型的保温材料厂。没有钱,她挨家挨户借;不懂技术,自己学;丈夫不支持,就和他拧、和他斗;产品出来了没销路,就骑着个破自行车,到处推销,把产品送上门。凭着不服输、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人笑话的拧劲儿,张书英终于闯出了烂泥塘,摆脱了贫困,成了一位有知识、有文化、有成就的企业家。63岁那年,张书英完成了硕士学业,领到了北京大学硕士毕业证书;她的那个小作坊式的工厂,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包括新型墙体建筑材料、天然果蔬汁饮料、山泉水、餐饮旅游娱乐等多种产业的集团公司。她并不满足,她还想再多做一点事儿。她说:“山外永远有山,天外永远有天,只要我能看见,我就去爬,就去够!”她说:“如果我是一只老鹰,飞得越高,我的翅膀才能罩得越宽;如果我是一棵大树,长得越壮,树冠才能挡住更多的风雨。”63岁的拧老太太,还是那么拧,那么倔! 

  这出戏有几个比较突出的优点。 

  一是,写出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作为。拧老太的所谓拧,其实就是不安于现状,一种不甘心就那么一辈子贫穷落后决心,一种不摆脱贫困决不罢休的劲头! 

  二是,作品通过青年张书英无论怎么挣扎,也扑腾不出她生活的那个烂泥塘,到一个40多岁的半大老太太起步创业,20年后居然办了一个拥有3800多位员工的集团公司的鲜活事实,形象地写出了改革开放是人心所向,是中国老百姓获得温饱、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从一个小角度、小切口显现了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 

  三是,语言生动、鲜活,生活气息比较浓。 

  这出戏的缺点是,稍嫌罗嗦,稍嫌零碎,不够精炼,戏有点散。戏从1959年张书英13岁写起,写到她63岁,事件多了点,过程多了点。我觉得还应当再提炼、再集中,重点写好一两件、两三件事就够了。 

  当前,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作品相当多,创作中的问题也相当多。《回家》、《一诺千金》、《拧老太传奇》是这类原创作品中的佼佼者。在艺术表现上,他们都遵循了一个原则,叫做“大事不虚构,小事不拘泥”。这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这三部戏尽管也还有不少毛病,但主体部分是写得好的。因此,我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关注这类作品,研究如何写好这类作品。 

  4、说一说四会电台的《彭泽民与孙中山》。 

  这也是一出原创作品。彭泽民是广东四会人,著名爱国华侨。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支持辛亥革命;后来坚定地支持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左派,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他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隐居香港,虽然身处逆境,还是想方设法参加抗日斗争,反对内战,并积极帮助共产党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全国政协和华侨委员会都做过领导工作。 

  这个戏的初稿叫《我的祖父彭泽民》,是以他的孙女回忆的形式展开的,题目太大,过程太多,不够精彩。四会电台在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后,对这出戏做了认真修改,改名《彭泽民与孙中山》,集中写了早年彭泽民与孙中山在马来亚的一段故事。当时,孙中山在华侨中间宣传发动群众、筹集资金,彭泽民受他的影响,逐步走向了革命,并和孙先生一起组建马来西亚同盟会组织;彭泽民竭尽全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并保护他的安全,两位革命家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修改稿简洁了,集中了,也有戏了。 

  明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据我所知,有一些电台有这方面的选题。辛亥革命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确具有开创意义,这一点毫无疑问。但辛亥革命毕竟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步阶段,各种思潮、主义、学说、流派,纷纭复杂,创作和把握这类题材的广播剧,有一定的难度,也有自己的特点。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认真地研究史资料,准确把握历史。100年前,革命先辈们大多数也是处于摸索当中,中国革命应当走哪条路,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他们之中一些人的主张,也是常常变换的。100年后纪念他们,应当正确的审视历史,宣扬正确的历史观。 

  二是,切忌罗列历史、罗列史料。我们是搞艺术创作,不是写历史教材。要善于在大量的史料和众多的人物中,找到最适合用戏剧艺术,特别是广播剧艺术表现的素材。要善于寻找切入口,精心设置矛盾冲突,巧妙地编织情节和故事,塑造有血有肉有、情感丰富的人物。 

  三是,历史剧绝不是重现历史的某个段落,不是重述某个重要历史人物做过的事情。“历史剧是现代人通过历史的眼睛审视自己、启迪自己、鞭策自己的一种方法。” 

  5、再介绍一出戏,叫《带我回家》。 

  这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是安徽电台改编录制的。 

  《带我回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在美国生活了十五年的中国妇女含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从养老院逃出来的美国老人杰瑞和康妮,并且热心地帮助了他们,哪知道,从此以后麻烦不断。     

  杰瑞是旧金山的一位退休高级工程师,妻子已经去世,儿子迈克在波士顿做生意,很少回来。三年前,杰瑞患了老年痴呆症,主要症状是智能衰退,常常出现近期记忆障碍,但人格和自知能力完好。这类老人在别人帮助照看下,是完全可以在家里生活的。但儿子迈克担心老爸的遗产外流,把他送入了一家养老院。根据合同,养老院成了杰瑞的监护机构,负责保护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没有亲属的陪同,杰瑞一步也不能离开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十分凄凉,十分孤独。在养老院里,杰瑞认识了退休护士长康妮,两位老人很快成为亲密的朋友,康妮也能够全心全意的照料杰瑞。两位老人,偶尔也想出去走走。第一次,是因为电影院放映《金色池塘》,这是杰瑞最喜欢的影片。他们请假,院方表示,只有亲属或朋友陪同才准假。两位举目无亲的老人只好擅自外出。结果是电影还没看完,就被警察押送了回去。杰瑞发了脾气。医生认为这是老年痴呆症的狂躁,强制注射镇定药物,老人昏睡了一天一夜。第二次出走是杰瑞的生日,他希望能收到儿子的贺卡或者是电话,但什么也没等到。晚上,康妮决定带杰瑞出去吃晚餐。养老院又报了警,他们又被警察带了回去。含笑遇见两位老人,是他们第三次出走。这一次是杰瑞要回家拿一件礼物送给康妮。想到养老院的那种孤独凄凉,杰瑞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回去。当杰瑞被警察架上汽车的那一刻,他突然转过身来朝着曾经帮过他、送他回家的中国妇女含笑,发出大声呼叫:“带我回家!求你了,带我回家——!”两位老人最终还是被四名警察送回养老院。 

  杰瑞这次出走以后,他的儿子把养老院和康妮告上了法庭。康妮的罪名是侵害杰瑞生命安全,养老院的过错是没有尽到监护的责任。最后法院判处康妮必须与杰瑞保持15米远的距离,“禁令终生有效!”已经在美国生活了15年的含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经常对别的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无理指责,宣称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不可剥夺,宣称自己最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的国家,却以保护生命安全为借口,用法律的棍棒,剥夺了老人的自由,剥夺了他们追求幸福的权利!就在法庭判决一个月后,杰瑞过世了。 

  《带我回家》这出戏里,康妮温存、慈祥、亲切,她像关爱一个大男孩那样,照料着稍嫌迟钝的杰瑞;杰瑞像个听话的孩子,对康妮百依百顺。他们既是一对相濡以沫的老人,又是一对在一起玩得十分融洽的老顽童。但他们最终还是被拆散了! 

  《带我回家》这出戏,并没有指责谁、批判谁,只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美国发生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一些美国人的生存状况。老人的精神需求与社会现实的冷酷,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人性的尖锐冲突,貌似公正实则无情无义的法律,令人叹息!我们也许可以把这出戏看作是对美国人权状况的一种艺术性注解。 

  当前,广播剧的创作,原创占据主导地位,我赞成。但我以为,改编也是不可或缺的。原创,很见功力,在精品评选中,有它的优势;但原创难度太大,很难有大量佳作产生。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当前广播剧原创作品的选材面相当狭窄,适当鼓励改编,把优秀的小说、故事、报告文学引入广播剧,使广播剧更加丰富多彩也是必要的。 

  还有几出连续剧也很有特点,如广西电台的《给世界留一条最美的河》,黑龙江电台的《80后变奏曲》等,不展开介绍了。 

  三、如何看待写真人真事的戏?创作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戏,应当注意什么? 

  今年参评剧目,还是集中在当代题材,偏重于真人真事,偏重于英雄模范、先进人物。19部连续剧,写真人真事的13部,占了将近百分之七十。这13部写真人真事的戏中,有10部是写当代先进人物的。我个人认为,这个选材取向,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原因是,一般都认为,参加全国性精品评奖,写重大事件、英模人物的戏应该是首选,而且这类题材也比较容易得到当地党委宣传部门的支持。既然写真人真事的戏占那么大的比重,我觉得我们需要研究一下, 如何看待写真人真事的戏,创作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戏,应当注意什么?对此,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戏可以写,应该写。广播剧所写的真人真事,大都是当前的知名人物、先进人物,当然可以写。 

  第二、与电视剧、电影、舞台剧相比较,广播剧更擅长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选材中当代题材多一点,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戏,适当多一点,很正常,也有利于发挥广播剧的优势。 

  第三、对于以真人真事为原型作品的局限性和创作难度,应当有个清醒的认识。 

  <1>首先要明确,先进人物、英雄模范,也要有选择的写。英雄模范有先进性,但不一定都有戏剧性,不一定都能写出戏来。因此,一定要选择有矛盾冲突,有好听的故事,有好的情节细节的人和事来写。我们常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写先进人物,也要认真选择,选择不好,写不出好戏来。这里我想提醒大家,在选材时千万不要猎奇,不要选择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特例。生活中的某些特例,不是典型,没有普遍性,艺术创作应当回避。 

  去年我就举过一个例子。一位盲人,妻子生育后去世了。婴儿本来是他姐姐帮助照看的,满月后,这位盲人一定要自己养育孩子,最终千辛万苦把孩子养育成人。这是一个真实故事,这位盲人很值得我们尊敬。但这是生活中的特例,并不具有典型意义。我们的社会应当想到盲人和婴儿的安全,因为这是两个鲜活的生命啊!盲人的意愿应当得到尊重,但要有安全措施,不能听之任之!这种事不要宣传,不要提倡! 

  <2>不能把写真人真事的广播剧,写成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不能是好事堆砌。广播剧是艺术作品,所谓写真人真事的广播剧,准确一点说,应该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广播剧”。这种类型的戏,只是艺术家对生活原型的一种处理方法,也要按戏剧艺术规律办事,必须设置矛盾冲突,也必须对素材精心选择、提炼、移植、集中、虚构,进行一系列艺术加工,也就是必须有一个典型化过程。完全拘泥于真事,把先进人物做的好事原样照搬的写法,不是艺术创作,是写不出好戏的。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关系时说过: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3>尽量避免材料、事迹相同或者相似;要尽量让我们的作品有点新意,有点新鲜感。这一点很重要。在我们国家,党和政府提倡的事,社会舆论宣扬的事,会有许多人去做,一个时期可能涌现出若干个同一类型的先进的、有影响的人物。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先进人物出现。但艺术贵在创新,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相同的、相似的东西多了,重复了,很难写出新意。比如,近几年写诚信守诺的作品就比较多,主人公的主要事迹是诚实守信、说到做到,其中有三位是欠债还钱。有还清自己债务的,也有替丈夫还债的,替哥哥还债的。事情是好的,主人公诚实善良,吃了很多苦,克服了很多困难,也比较感人。但情节、主题类似,很难写出新意。又比如,写为烈士寻找亲属,送烈士回家,为老班长、老战友修坟、守墓的,近几年也有好几部。相似的甚至相同的题材,不是绝对不能写,关键是能不能超越前面的作品,写出新意。今年参评的还有这样一部作品:人还是那个人,事还是那些事,十几年前人家就写过,你的作品既没有新的材料也没有新的境界,很难出彩! 

  <4>写先进人物,写他们苦,他们难,他们累,是可以的;写他们事事带头、无私奉献,也是对的,但要写得合情合理。主要的还是要写出他们的智慧、能力、才干,写出他们的思想境界。 

  最近听过一出戏,主人公的确事事带头,舍己为公,吃苦受累,20多年如一日,很不容易,某些细节也可以打动人,但他的那些做法不能提倡。戏的主人公是位复员军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大家致富。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修路。会计和妇女主任跑了三天,全村800多人,只有十几户肯出钱,其余的村民连出义工都不愿意。于是支书把自己家准备盖房子的钱拿了出来;紧接着他又让弟弟把自己开的小商店让给另外一户农民,理由就是:“你的日子不济,总比他家强吧。”村里修路刚开工几天就没钱了,施工队要停工,我们的支书又偷偷地把自家的牛拉出去卖了1350块钱。到了第三集,又让干部群众贷款修柏油路,理由是每修一公里柏 

  油路,国家补助两万元,路铺好了给钱。但补助款还了群众贷款就付 

  不清施工队的钱。支书没办法,只好卖掉自己给爸爸妈妈准备的棺材板。路总算是修好了。村里庆功会刚开完,支书就跑到一个煤窑里挖煤去了,因为他们还欠着工程队的修路款呢!这位支书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干起,一直奋斗了20多年,村里账上只有13块钱。村里自来水管坏了,买水管子还得自己垫钱,那点钱是他应当马上寄女儿的生活费。听完这出戏,让人心酸。这样的书记,没人敢学,没人敢做! 

  <5>不要在先进人物生病、有病不医、带病工作上做文章。我讲过,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先进人物一心扑在工作上,忽略了身体健康;也有一些人物得了重病,知道来日不多了,于是不管不顾,带着重病工作。这些人物的精神可贵,但我们写戏不要在这方面做文章!这类事不要提倡!人物是不是先进,不在于他是否带病工作!今年参评剧目里,带病工作的也还是有好几部。其中有一出戏的主人公身患血癌,做过三次大手术,带病到人民大会堂参加“贫困地区如何建设新农村研讨会”。开会之前还在输液,拔了针头上去发言,刚说几句话就晕倒了,醒过来以后,马上接着发言。会议主持人建议请人代读发言稿,他不干。于是他从20年前突然发病讲起,讲了20年来他带领一个小山村由穷变富的奋斗过程。这是一位好党员、好干部,也的确做出了成绩。但是写这么个人为什么要在白血病上做那么多文章呢?!作者让他在人民大会堂刚发言就晕倒,起来后又接着做那么长的报告,合乎情理吗?可信吗?能为人物形象增添光彩吗!据戏里介绍,这个会议,还有高层领导出席。主持人会议的人能这么做吗?敢这么做吗?我衷心希望今后写戏,不要再在身患绝症、带病工作上做文章! 

  <6>不要让先进人物孤军作战,注意写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我在介绍《回家》和《一诺千金》这两出戏时,都特别谈到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很注意把握人物生存、成长的大环境,注意写好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当前,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作品,特别是写英雄模范人物的作品,不注意人物的生存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一定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是促使人物思想性格形成、发展的条件和基本因素,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离不开典型环境的描绘。只有准确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活动,才能具有令人信服的内在逻辑和依据。 

  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作品,评委们十分关注,也十分担心。评委们希望大家都能真正认识到,这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是一个典型化过程,千万不可用这类作品图解先进人物的事迹,还原英雄模范人物的原始状态! 

  熊生民老师对此尤为关切。他特意写了一段话,要我在讲这个问题时,向大家转达。熊生民老师的话是这样的: 

  “由真人真事上升成为一部广播剧作品,是一个从始至终都充满痛苦、挑战及喜悦的过程。它的真正成功是严格区分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诚然,后者源于前者,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等同。广播剧作品图解化、还原原始状态的功能,应该结束了,否则,广播剧的审美、可听的魅力将丧失殆尽!” 

  熊老师的话,语重心长,希望各位认真体味。 

  就讲这些,讲得不对的,请指出。谢谢。 

责编:李奕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