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还有两出戏得了二等奖,一出是河北台的《雪孩子的平安夜》,一出是济南台的《水孩子》。
《雪孩子的平安夜》讲的是,平安夜,雪孩子化作一朵美丽的小雪花,在世界各地飘啊,飘啊,去找“我也喜欢、大家也喜欢的小朋友们”,于是引出了发生在中国、美国的伊拉克的三个小故事。三个小故事都很动人,比较好的展现了孩子们的纯真、善良,以及孩子们对亲人、社会和人类和平的爱。河北台在推荐意见里,引用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在儿童眼里我们可以发现天堂”,我想,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创作追求,应该说,他俐比较好的体现了他们的追求,写出了孩子们的美好情感和心灵。戏的可听性也很强。但是评委们认为作为儿童剧,显得稍稍沉重了些,苦难多了些欢乐少了些。作者主意了作品内涵的深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多种追求似乎过于刻意了一点,评委们觉得,儿童剧如何做到既有深刻的内涵,又能带给孩子们欢乐,让孩子们听了以后有一种好心情,值得继续探讨。
《水孩子》这出戏的主人公水孩子,是麻公公收养的一个孤儿,5岁时得了一场大病。靠挑水卖水为生的麻公公拿出所有积蓄为他治病,保住了命,但却成了哑吧。他只能喊出一个字:“水”。水孩子十二、三岁时,麻公公中风了,水孩子接过扁担,继续挑水卖水,养活麻公公。戏的另人主角小雨,是铁路职工寄养在云婆婆家的小孩这个戏的成功之处是写出了水孩子的勤劳,诚实、善良和爱心,也写出了两个孩子之间的纯真友谊。戏写得很有味道。不是之处写得稍嫌嗄苦;水孩子的生存环境——湘西的一个山村小镇,缺少了一点纯朴与温馨,不干分典型。我的结尾,当自来水流进了这个湘西山区小镇,再也没有人需要水孩子的水了,而麻公公又突然去世,水孩子也要走了,要离开这个小镇,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看得出,作者是在努力营造一种意境,并且通过小雨的独自完成了这个意境;“水孩子走了,我,我也不再是那个寂寞的小女孩了。天上下着小雨,水孩子还是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了……他边走边唱着:“水——水——”,好像很快乐,又好像很坚决……我知道了,只要心里有个太阳,小雨可以是彩色的……。意境很美,也很浪漫,但这毕竟是一出真实的儿童剧。全剧到有为这个结尾作铺垫,这种浪漫和前面的戏及有多少联系,听戏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小雨为什么坚决要离开这个小镇,太阳升起的地方是哪儿,他为什么要到那儿去?
还有三个儿童剧获得了三等奖,三个戏也都不错,但比较起来,缺点多一些,稍嫌粗糙,稍嫌平淡,缺少一些新意。
二、再说说长篇连续剧、系列剧
所谓长篇连续剧、系列剧,指的是十集以上的通谷的连续剧或系列剧。这是近几年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设的一个奖项。目的是鼓励大家多生产一些通俗、好懂、好听 ,制作简便快捷的长篇连续剧和系列剧,据了解,这类超长戏,有一定生产点,他参加评奖的不多。去年只有三部,今年增加到六部。为什么参痞的戏为多。原因不清楚,需要进一步了解。从广播剧研究会的角度说,我们希望大家多造送节目参评,这样才能了解这类戏的生产状况,才便才交流,便于提高。一些台不参评,有什么疑虑,有什么苦衷,希望告诉我们。我们会改进评送办法,尽量化解矛盾,打消顾虑。
今年参评的六部戏,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传统意义上的长篇广播剧,如上海台的新版《刑警803》之一《致命快感》,深圳宝安广电中心的十集连续剧《好人丛飞》。他们的共同点是通谷、好听、可以连续听好多天,但在剧本创作和糸剧方面还是很下功夫的,不一定那么简便。这是长篇连续剧的一种类型,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台多生产。这类戏大家比较熟悉,我就不啰嗦了。
第二类是两部近似通谷小说的戏——佛山台的《金色浪漫》和新缰台的《养文》。两部戏都是写爱情纠葛的。我是健康的,但在情感方面花费的笔墨多了些,而且过于复杂。人物形象的刻划,功夫下得不够,居于让人听故事一类的戏,故事的头绪不嫌多了些,不仔细琢磨,说不定还理不太清楚。好处是通谷,听起来不累。我也不评细介绍了。总之,是两部当代的爱情故事戏吧,尽管《养文》这部戏的推荐意见,强调了主人公爱人之托,投入一生精力,历尽艰辛把一个私生女养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但戏的笔墨,主要还是花在了情感纠葛方面。
我着重讲讲第三类:两个栏目的情景剧。
一个是浙江台城市之声的原创系列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这个节目播于2003年1月,周一到周五每天一集,每集25分钟,独立成章。到节目送评前已经播出800集,听众反响强烈。
《阿亮的烦恼生活》展开情节有一个固定场所,那就是“107酒吧”107就是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调频频率。系列剧的固定人物是酒吧总裁阿亮、酒吧副总裁蜢子。不固定的人物是根据每集故事的需要设置,包含了当今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节目希望营造出一个虚拟的生活空间,通过电波传达给听众,让它真实地存在于听众的听觉想象当中。
《阿亮的烦恼生活》这次评选的三集作品是《听证会》《多一点爱心》和《我不是没有钱》。三集节目都还不错,但要达到他们在推荐理由里说的好种程度,还有差距。
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的推荐意见是这么说的:
《阿亮的烦恼生活》特点在选送几期节目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理:嬉笑怒骂中针砭时弊、漫画式的无厘头搞笑风格,始终如一的保持原创和充满奇思妙想的节目包装。节目听起来幽默搞笑,笑完后又留有余味,严肃地搞笑,又在搞笑地严肃,烦恼生活的背后是积极向上的人生,烦恼并幸福着。
应该说,希望节目具有这样的特色,是很好的,作为一种追求是很积极的,三集作品,有些方面做得不错,比如在“嬉笑怒骂中针砭时弊”“漫画式的,无厘头搞笑风格”等等;有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听起来幽默搞笑,笑完后又留有余味”。其中《我不是没有钱》这一集,还是有一点余味的,另外两集则未必能品出什么味儿来。《我不是没有钱》这一集的前半段,说的是阿亮欠人家50元钱。10年了,就是赖着不还。为了不还钱,他躲着人家,不见面,不接他的电话;他撒谎,明明在杭州,却说自己在非洲,他欠钱不还,还说人家“什么玩意儿,这小子是不是钻到钱眼里去了!”蜢子帮他还了钱,他反倒对蜢子说,“我跟你讲,蜢子,我很看不起你!”这一集戏的后半段,大意是说 ,要过年了,他不许职工回家,谁要回家,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就不发了。职工们找他说理,他就说生意亏了,他就把四川泡椒往眼睛里抹,假哭。骗得好心的职工谁说不回家过年,继续干活,为酒吧赚钱。这一回,阿亮真的哭了。他让大家都回家过年,工资照发,每人还有年终奖,外带红色,蜢子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阿亮说,“我不是没有钱,我就是喜欢赖嘛!”
仍然是一种“漫画式的,无厘头搞笑风格”。但是写出了小市民,小商人的一种心念,勾画了一个可以触摸到的小市民的形象。这样,在搞笑之余,笑完之后,能够给人留下一点可以咀嚼,可以回味的东西。
另外两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听完之后,很难品出多少余味来。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