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第一届广播剧编辑成就奖获得者——李健
中广网 2009-12-17
    

  李健            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心目中的广播剧编导李健

                                                                                                        王维

  好几年前,当我国很多人的环保意识还处于相当淡薄时期,我们就已欣赏到由李健编导、制作的广播剧《红河东去》(1996年作品)。就当时来讲,那是一部新颖的关于环保题材的广播剧。先不说该剧的剧情怎样扣人心弦、制作如何精良,单凭他对这一特殊题材的情有独钟和挖掘探索,就已十分明显地表现出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远见卓识。

  很快,又一部广播剧《情暖车厢》的播出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剧讲述的是公交汽车售票员李素丽的感人故事。剧中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朴实感人的情节,以及流动中的汽车音响,立刻就把听众带进了真实的现实生活中,一如自己日常生活中有过的点点滴滴。直到播报演职员名单时才知道,原来在剧中扮演李素丽的竟然就是李素丽自己!对一个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竟把握得如此恰如其分。这部广播剧的导演是谁呢?当我听到该剧导演仍是李健的时候,不禁暗自击掌,为他那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大胆的创造而喝采。

  那时候我并不认识李健,只是因为喜爱收听他导演的广播剧而对他的名字记忆犹深。此后,只要一有新的广播剧播出,就自然而然地关注起他的作品来了。一九九八年,李健导演的六集广播剧《千古流芳》在北京电台七个系列台连续播出后,迅即得到了听众乃至专家们的好评。该剧讲述的是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谈判故事。在这段特殊的外交史上,邓小平(卢奇扮演)数次与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张梦棣扮演)面对面地交锋、斡旋,最终使香港重回祖国怀抱。该剧把邓小平那种不卑不亢、举重若轻、幽默风趣、收放自如的民族精神和一代伟人的领袖风范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千古流芳》和他导演的另一部广播剧《电话里的妈妈》同时荣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其中《千古流芳》在广播剧排名中荣列第一。

  接着,他编导的另一部声势宏大的百集广播连续剧《东周列国》也诞生了。播出时,我更是准时收听,生怕给漏掉一集。直到一百集的戏全部收听完后,连平时不爱说话的老伴也不停地称赞起来。说一听剧里的声效合成和演播水平,就知道这是一部精心制作的广播剧。后来我得知这部百集广播剧创作历时三年之久,集创作演播人员高达三百多人,由李健独立导演整整一百集的大场面的群像戏,而且每一集都能如此精美、引人入胜,真是太不容易了。《东周列国》所表现出的深厚思想哲理、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加上强大的知名演员的阵容,实在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品佳作。

  此后,在电台组织的一次广播节目座谈会上我们相遇,我向他问及有关广播剧的一些创作情况,他耐心的一一答复,并向我介绍了许多幕后轶事和创作甘苦。就这样,我与李健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朋友。虽同在京城,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见面无多,但他的广播剧总是频频播出,得奖的报道也常常见诸报端。我自然一一收听阅读。感受着他在广播剧创作中的不断进步和飞跃,心里甚是欣慰。继尔描写我国航天事业中尖端科技人员的动人故事,四集

  广播连续剧《向天歌》,以及讲述现实生活里情感与道德冲突、真情和尊严交织的伦理故事,三集广播连续剧《妈妈,你说话》,这两部由李健编、导的作品录制播出后,又同时荣获第八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其中,《妈妈你说话》还荣获2001年度国家政府奖一等奖。

  反映天安门国旗班战士工作和生活的《升旗》,反映人与大象之间心灵对话的《最后一头战象》,讲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研究增产杂交水稻,曲折动人的故事《神农袁农平》,刻画首都各界群众为申办2008年奥运会而做出不懈努力的《心中的圣火》等等一批李健编、导的艺术作品不断问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赏和肯定。

  在一次广播节目听评会上,我写过一篇广播剧评论文章,其中谈到:“十几年里收听李健编导的广播剧作品,感到他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化。宏观上大气自然,从头至尾流溢着一种内在的情韵和诗意;微观上细腻感人,给人以沁人心脾、朴实真诚的艺术感受。无论是《千古流芳》《向天歌》《正气歌》这样的大题材作品,还是《电话里的妈妈》《为了母亲》《最后一头战象》这样的小题材作品,他都能制作的风格独特、动人心弦、感人至深”。

  后来,当我在报纸上看到他编导的广播剧又一次获奖时,我特意打电话向他祝贺,他在电话里对我说:“其实得不得奖并没有什么,只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肯定罢了。这些奖励也只是专家评委们对自己过去业务的一种鼓励和支持,是前辈艺术家们指导帮助的结果。面对明天或一生来说,要学习体会的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这是我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我很欣赏苏轼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也无风雨也无情”,这一种豁达与潇洒,这一份顺其自然与宠辱不惊,便是我心目中的广播剧编导李健。

  

责编:万华 来源:央广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研究会通信地址
邮编:100866
地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业务楼511室
电话:010—86096784
电邮:gbjyjh@sina.com
网址:http://www.cnr.cn/gbyj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