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媒体时代广播剧生态的建构 赵卫明
中广网 2010-01-15
    

·论文选载·

媒体时代广播剧生态的建构

诸暨台      赵卫明

〔摘要〕进入新世纪,中国广播剧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面临更多的勃兴机遇,也遭受着更多的困惑。本文着眼于文化生态的视角,在新兴传媒的语境中,提出了构建文本、创作、创意、受众、市场、考察机制等系统生存场域的理念,藉此提升中国广播剧的文化吸引力和价值召唤力。

〔关键词〕广播剧 传媒时代 文化生态 构建思考

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举世瞩目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一构想,不仅是怀抱理想广播人的一大愿景,更应成为业界广播剧壮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及有所作为的责任鞭策。

年复一年,中国广播剧仍然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姿态,踯躅在云遮雾罩中,而难以进入主流文化的法眼。

对于公众而言,“雾里看花”大概是他们对当下广播剧生态最为恰当的表述。

当广播总局高官宣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时,其实,我国的广播剧生产量已经连续两年稳坐全球头把交椅。只不过,这一重大文化事件,新鲜出炉、煌煌四十万言的《2007年广电蓝皮书》只字未提,业内也鲜为人知,更遑论外界了。

中国公众惊诧于广播剧爆发的“情感当量”,纯属一次意外。2007年,广播剧再度复出进入“五个一工程奖”评比之列。已获最高殊荣的《深山信使》,走上颁奖晚会的红氍毹,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剧当晚通过央视折服了亿万观众,不少人涕泪滂沱,不能自抑,成为整台颁奖晚会的“最亮点”。旋即,报纸报道,网路跟帖,其他媒体以极大的热情,释放着受众对这一传统艺术物种的新鲜好奇。

这一礼遇和厚待,足以让压抑和冷寂多时的广播人欣喜若狂,甚至放言广播剧的新时代又降临了。

其实,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沉淀,我们该冷静看到这一个案的本质,以及它所传达出的信号:一部作品也好,一个文艺物种也罢,它与其他媒体一起已经进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休戚相关、互相依存的共生环境状态。相互融合,和谐共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对于这样的一种理想的文化生存形态,就广播剧而言,我们姑且称之为它的生态环境,也就是文化生态。

在新媒体大视野下,既关注广播剧文化要素的内部关系,又注重文化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把不同要素及结构层次看成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把它置于整个传媒社会结构的有机生命体中进行省察。很显然,中国广播文艺工作者还很少涉足于此,也不谙此道。

如何尽快走出中国广播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僵局,在传媒时代再现荣光,加快建构广播剧文化生态,无疑具有战略意义。

系统:解构重构的维度节点

何谓系统?戢斗勇先生在其新著《文化生态学》一书中指出,文化的内部关系构成的系统称为“文化系统”,而将文化系统及系统外部的关系构成的系统称为“文化生态系统”。

在我们所处的传媒时代,各种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大众传媒,它们正在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之间的边界,消解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随着电视的大行其道、网络空间的拓展,新媒体的能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格局、经济模式,及至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

如果我们按时间为经线,可以轻而易举划出中国广播剧两个时代下文化生态系统的分野:上世纪80年代成了它们的分水岭。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以“你播我听”作为主要传播格局的广播剧,在旷日持久的文化饥馑时代,一直处于公众的中心位置。广播剧作品拥有大量的听众,并因此能够对社会生活以及国民的道德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个时候,广播剧以及它的创作生产者因为所担当的历史责任而备受大众的关注,一直能够在广大的人民中得到足够的尊重。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种情形开始产生剧变。各种文艺内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电视与因特网所代表的传媒时代,以其不容抗拒的巨大力量,对中国广播剧脆弱的文化生态系统,包括文本、作者、听众、机制等方方面面,进行无情的挑战,甚至残酷解构。

由此,中国广播剧一步步陷入了困境,传统的文化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具体表现为:一、广播剧的听众正在急遽减少,大批昔日的听众“移情别恋”于新媒体,而在“80年后”中不知广播剧为何物者数字惊人。二、即使仍在坚守欣赏广播剧传统的,收听方式和兴趣也发生大变,一部分听众甚至对广播剧产生了陌生感和欣赏障碍。三、广播剧的一些诸如承担指导生活,以及为社会思考的责任等重要功能正在丧失,以娱乐消遣、轻松搞笑的所谓“新兴广播剧”群起,正使它疏远了社会的主流文化生活而日益边缘化。

既然广播人无法选择时代,时代逼迫着我们在抵制、固守,还是随波逐流或融合求存中作出抉择。

“祸之福所倚”,世间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新传媒时代既是传统广播剧文化生态系统的终结者,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认定,它同样是新广播剧生态系统的“助产土”和“催生者”。

如果我们能放大视野,就会欣喜看到,广播剧的书写文本、受众诉求、技术依托等多层面上,并不与媒体时代冰火难容,恰恰是利益攸关。倘若除弊趋利,就能为我所用,逢“凶”化吉。从解构处构建广播剧在传媒时代文化的生态系统,天地为之豁然开朗——

数字技术给广播带来与电视同样的新机遇。它可以充分利用高速移动环境下可靠接收信号的技术优势,在功能上将传输单一的音频信息扩展为数据、文字、图形与视频等多种信息,为广播大众传播、小众传播的多元化服务创造了一个优良平台。

与第四媒体联姻,使广播剧文化的传播如虎添翼。已经有大量的事实证明,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的先进技术为已所用,是新传媒的时代广播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唯一出路。

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结盟,如今成为电视剧、出版物“双赢”的法宝。而广播剧与电视、图书、报刊多边结盟,以互利为“粘合剂”,衍生广播剧文化产品,构建广播剧文化生态环,这已经在深圳宝安、浙江诸暨、黑龙江等地的广播媒体屡屡试水,逐渐培育出新的生态模式。

如何从报纸上找到延展的节点,可让广播剧受益颇丰。由于广播剧是一种低度切入生活、快速反映生活的“热写作”,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态,蕴藏着公众诸多诉求的资讯,这是纸质媒体求之不得的信息资源。最重要的是,以传播为天职的媒体时代,可以让中国广播剧从目前“信息孤岛”的失语状态中走出,走向信息时代公众的面前,进而产生广泛的集体认知和社会认同。

资源:你中有我的要素整合

作为文化生态的一个关键要素,资源对于广播剧而言,通常包括内容资源、客户资源、品牌资源、受众资源等。

我国广播剧至今还未形成产业经营格局。从总体上说,目前主流的运作模式仍然是“单点式”的,即以传统的自产自销式而开展内容相关生产的简单环节,虽然也偶有广播机构开发若干产品,但是数量少、市场份额小,难以吸引社会及公众的更多关注。新出炉的《2007年广电蓝皮书》对此未置一词,即是佐证。

这种运作弊端显而易见,至少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它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开发层次较为浅表,类似于“广种薄收”的小农模式;二是“单点式”经营的开发存在着“透明的天花板”式的发展限制,即单点式的内容开发具有某种“饱和点”,成为广播剧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约束。

除此之外,资源利用及开发“低浅模式”,还有一个不易觉察的严重后果是,它正在消解社会的注意力和受众的忠诚度。“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可以这样通俗概括传媒时代受众的接受心理。显然,广播剧目前还不足以达到这样令人目眩的程度。这些年来中国广播剧在公众中渐行渐远,以及原有受众的溃淡散和新生代难以为继,这些事实都成为其不容量疑的注脚。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资源的枯竭意味着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资源的低浅利用开发,又无异于对天物的暴殄。

那么,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呢?对文化生态的广泛考察后,不少学者提出了一种资源价值链建构设想。对广播剧而言,即是要以它的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受众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

这一概念,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广播剧的资源价值链是一种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资源配置与组合;

其二,这种配置与组合并不是一种随意的或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是围绕着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来优化与整合的;

其三,这种配置与组合是否优化的判别标准是,能否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资源的全部潜在价值。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广播剧资源价值链的发展空间也许可以沿着下列两个方向开掘:

一个方向是跨媒体的资源链条的建构。

内容为王。这就是广播剧在传媒扩张中的“一体化”模式,彻底摒弃传统的单一产品层次的生产,通过其他媒体,以核心文化广播剧内容作为“同心圆”,形成报纸、电视、网络、图书出版,以及零售、旅游等多层次、波浪型向外扩散,创造巨大的附加值,营造独特的文化生态圈。

作为成功的案例,深圳宝安台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以近年间创作的《小米》、《小天使》等儿童广播剧作为核心内容,该台与其他媒体或商家联手,相继开发了动画片、连环画、玩具、文化衫等文化商品。

紧随其后的浙江诸暨台,也将以传奇广播剧《走进千柱屋》为母体,吸引旅游、企业等投资,培育出风光电视片、广播剧图书、有声出版物等种类,实现广播剧不仅能听,而且能读、能看,拓展出欣赏新天地。

所有这些努力和探索,广播人目的在于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极大降低运作成本,有助于形成和提升广播剧的社会影响力。

另一个方向是跨媒体的新兴受众群体培育。

受众为主。受众是市场的主体,更是广播剧文化生态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广播剧在扩张中,能否龙出生天,说白了就看它在其他传媒中罗致受众的本领有多大。

当广播剧的触角伸向其他传媒时,生态环境顿然海阔天空。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网民人数为2亿人,手机用户也接近2亿人,另外,报刊的读者达到3.5亿人,电视观众拥有量为4.8亿人……这支蔚为壮观的人群,都可以成为广播剧生态中潜在的受众。只要有的放矢精心培育,千方百计满足诉求,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是未来的广播剧的新兴受众。

只不过随着媒体“战国”时代的降临,内容、受众等要素资源表现出一种“亦分亦聚”、“你中有我”的共生性,处于游离不稳定状态中。在大变局中博弈,广播剧若能主动出击,占到可观的份额,也就占得了先机。影响力凭实力说话,份额就是实力。

环境:文化生态的考量尺度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单独存在的,它总依托于特定的土壤,汲取于固定的养料,成长于稳定的空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文化亦然。

这些年来,中国广播剧沿袭的是对单一作品、作者的考察机制。因此,作品孤立单独游离于生态之外,广播剧也不可能从有机联系中自觉孕育成为一种文化生态。于是,时到如今,中国广播剧仍然以“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受到文化界诟病。

一种文化要获取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上,多种要素有机配合、相互平衡、协调发展。

所以,传媒时代中国广播剧的转型,首先是环境评价标准的转型和变革。建构与考察,由传统的浅表层面的作品单体指标,代之以更加深刻、更加系统、更加细化的指标体系的转型和变革。换而言之,即是要把其放置在文化生态环境中考量广播剧的综合表现。

面对如此纷繁庞杂的复杂文化形态系统,考察工作的落脚点该落在何处,或者环境构建的“发力点”在哪里呢?高占祥先生在其论著《文化力》一书中曾提及文化所拥有的吸引力、竞争力、孵化力、影响等要素,不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参照体系。

坚持不懈常设节目栏目,培育吸引力。节目与栏目是广播剧展示自身魅力的T型舞台。广播本身应该在不同频律设置细分的专有栏目,常年累月,坚持不懈地播出广播剧作品,吸引更多的受众来欣赏作品,关注作品。而目前令人扼腕的状况是,不少电台原有的广播剧节目与栏目,相继让位于广告及其他内容的播出。在这些地方,广播剧的创作生产的最大功能在于获取奖项,蜕变为一种另类“政绩工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方面,国家舞台精品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现成借鉴的经验:入围的剧目必须要达到固定的演出场次与票房收入。受众与收入,向来构成艺术作品品质的价值两面。

持之以恒挺进其他媒体,壮大竞争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日渐突出。在实力的较量中,有力则胜,无力则败,有力则存,无力则亡。竞争力决定着中国广播剧的兴衰成败。广播剧要有大发展,就一定要大力提倡积极挺进其他媒体,深度锲入,与其他种类的艺术在融合中竞争,并在机制设计上鼓励融合,保护竞争。

不遗余力打造产业之链,孕育孵化力。可以说,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最稳定也是最重要的资源。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文化产品有望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资源的全部潜在价值。广播剧的内容同样具有这种神奇的孵化力。跨媒体延伸,它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争夺更多受众;跨行业延伸,它可以打破“单点支撑”的经营格局,争夺更多的消费者。

殚精竭虑铸造文化品牌,扩张影响力。品牌的质量是生命力。品牌的产品是影响的第一力。在这品牌争锋时代,文化品牌则是在文化市场决战中的制胜法宝。当下文化品牌建设中,节目、活动、产品等是一组热门流行的关键词。就节日而言,中国广播剧有从上到下的“五个一工程”和中国广播剧专家颁奖等大典,但其影响力远不及电影的“金鸡”、“百花”,电视剧“飞天”、戏剧的“梅花”;就活动而言,中国广播剧也有交易会、首播式等,影响力也不逮影视戏剧有媒体的连篇累牍轰炸报道;就产品而言,中国广播剧在全国“五个一工程”、中广影视大奖,甚至可以在亚广联中摘金夺银,但很少有作品能轰动一时,形成洛阳纸贵的追捧热潮。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业界还缺乏品牌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层症结在于广播剧品牌本质的缺失。

文化要大繁荣,中国广播剧面临着许多机遇,也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困惑。这些困惑,说到底是文化生态的困惑。如何找准我国广播剧文化发展的方位,构建其自有的生态环境,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这已成为急待我们给出答案的命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国广播剧要走出一隅之地,必须营造大文化,构建大生态,自觉驱除急动近利和浮躁心态,运筹媒体时代应对之策,筚路蓝缕去打拼,这才会迎来和其他艺术种类并驾齐驱的新纪元。

(该论文获第六届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论文专家评析银奖)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