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章内容
广播剧发展的可喜态势——扫描2005、2006广播剧剧政府奖评优作品 何善昭
中广网 2010-01-15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何善昭 

从参加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广播剧节目奖提名评选的40部剧作中,可以看出,广播剧在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推动下,呈现出逐步上升、积极发展的态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广播剧在题材开掘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有所提高,一大批充满时代精神,关注现实生活,风格多样,节目形态上有所探索的精品佳作涌现出来。例如,本届获奖的优秀作品,宁波镇海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连续剧《静静的胡杨》,表现了中国航天科技英雄们终身默默奉献的胡杨树精神。安徽台的连续剧《母亲的童谣》,以新疆建设兵团拓荒建设为背景,塑造了一位坚忍宽厚、正直善良的母亲形象和一批忠诚勇敢、艰苦创业的兵团官兵群像。黑龙江台的单本剧《逍遥津》,通过满清没落贵族钮七爷和青雨这对父子的经历,放射出北京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抗战时期的特殊景况。爷俩被日本人的子弹逼得趴在地上,研究的依然是捉蛐蛐,但在国破家亡、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时候,抗争的力量就轰然而发。通过对一段近代史人性化地思考,刻画出一种由逍遥到悲壮的生存状态,剧中老北京文化的浓烈气息与京剧的意蕴,弥漫着一种有亲近感的深刻。深圳广播电视集团宝安广播电视中心的儿童剧《旺旺你好》,通过英国小女孩心爱的小狗失散,到中国小学生救狗、医狗、养狗、寻找狗主,保护小狗等充满童趣的戏剧情节,表现了儿童的爱心、美德与成长。中央台的广播单本剧《深山信使》取材于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我国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山村邮递员王顺友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一名普通乡邮员非凡的奉献精神。尤其要指出的是,《深山信使》因为故事感人、特色突出、立意深刻、制作精良而赢得了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本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欧广联的第十一届麦鲁利奇国际广播节评委会大奖和第六届伊朗国际广播节评委会大奖,获得在广播剧领域罕见的、聚四奖于一剧的殊荣。

、产量上升、队伍逐步壮大、原创作品增多。

全年各类广播剧产量总计近万部(集)。

在从事广播剧的一线队伍中,安徽台的吕卉、深圳宝安台的牛金瓶等一些年轻有为的创作骨干,日渐成熟,他们创作的广播剧已在评优中屡屡获奖。

本届评奖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获奖的五部优秀作品,有3部是原创作品,另2部也是广播剧人根据文学作品改编创作的。可以说,原创作品的日益增多,广播剧自身创作人才的逐步壮大,既显示了广播剧自身造血功能日趋活跃,也是广播剧进入一个上升阶段的可喜标志。

三、广播剧已初步形成以主旋律精品力作为主导,多风格、多品种通俗剧共同发展的走向。

在“五个一工程”推动下,广播剧以“三贴近”的主旋律精品力作为主导,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显示了广播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与此同时,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以弘扬中华美德、鞭挞丑恶现象、演绎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出现了多种形态的新型通俗广播剧。例如,十分钟短剧、小说剧、轻广播剧、情景剧、警探类系列剧以及与网络结合的实验型广播剧。有的都市情景剧(深圳广电集团交通频率创作的都市情景剧《发发士多》,1992年开播,共播出3300多集,是深圳广播播出时间最长的节目),甚至历时15年而不衰,这都是广播剧在继承中发展;在与其它新媒体融合、共赢中发展;在类型化、专业化电台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所具有的收听特点和需要而发展的可喜现象。

四、较发达地区的地市县级电台初步形成了一支广播剧的新兴力量,他们有闯劲、有热情,肯钻研,是广播剧发展中大有希望的又一支生力军。有的台还在开掘附加效益和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比较成功的初步尝试。广播剧艺术,从老台、大台,欢乐地走向地市台、甚至县级台,让更多的台从喜闻乐听广播剧走向喜闻乐做广播剧,这正是广播剧逐步走向兴旺的一个可贵表征。

五、优势互补,联手双赢,已形成一种广播剧的创优特色。

广播剧在创优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一些大台的生产基地优势和兄弟台的人才优势、策划优势,凝聚、结合成一股劲儿,共同为广播剧艺术创新、创优而努力的趋势。本届获奖的一些剧作,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六、进一步强化自身,积极扩大外延的开拓性态势

黑龙江台的广播剧人,在进一步强化自身,发挥生产基地作用的同时,还开始了电视剧《文化站长》的初步尝试。除此之外,他们又兵分两路,在坚守原有阵地的同时,又开始了公司化、跨媒体经营的探索,展现出颇有意义的开拓性态势。

总的来讲,本届评优中成绩多多。但也有一些必须指出的不足:戏剧矛盾设置不当、人物形象苍白、演播艺术欠佳、音响使用失当等问题,都值得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我们相信,广播剧艺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广播影视大奖颁奖会上的发言节选)

责编:万华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简介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它是全国广播系统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多年来,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工作,组织业务交流和理论研究活动,扶植各台进行剧目创作。从1984年开始,组织创办了全国广播剧评奖活动,对中国广播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研究会会员台80余家,每年定期搞评奖、业务研讨、节目交易活动,并出版专刊、开办独立网站。

联系我们

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系地址
邮编:100045
地址:北京西城区真武庙二条真武家园二号楼三单元107室
电话、传真:010-86096439
电邮:xiaochen007@vip.sina.com
网址:www.zggbj.com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86093114 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